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076|回复: 0

[耳机] 关于声音记忆SW2,价格上调200元的新旗舰测评

[复制链接]

1091

积分

12

听众

578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091
发表于 2023-8-5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测评界Gou主编的声音记忆耳机品牌,继2021年8月推出高口碑的旗舰动圈耳塞SM2之后,又历经N个月研发,带来了基于SM2外形的全新升级版,1599元的SW2。
此次上市价格比初代贵了200元。从外在来看,似乎主要贵在了木材、花样繁多的声学套件和标配的美国线材品牌kimber kable上了。

5 I) V* [+ l* T5 `
包装一如既往内敛。

: |$ N/ d5 ~" V; y6 T2 q! F* C
内部依旧是业界只此一家的饭盒(食品级)包装。
表面竹板这么一开,里面的小物件就会哗哗如雨下……
7 r- b# t1 ]! Y+ [. M
纸、金属、木、塑料,各种材质的东西,比上一代SM2更丰富了,你会有这钱花得真值的感受。

, D" I' @. l- v% @, P2 v) Z5 _" ]
头次见胡桃木质的导管,很是新鲜!这么小,也不知加工难度咋样。挺不可思议的。
至于对声音的影响,我认为它提升了中、下盘的丰厚感。
黄铜导音管算是较常见的,它最大特色大概就是利于乐器的音色还原,同时也会强化通透性,背景会更黑。
与常规可换导管设计不同,声音记忆的导管不止可拆卸,其顶端滤嘴也可旋下来,方便更换别的套件(甜筒导管)或单纯得清理维护。
% z" w; W: h: p: m5 k( `5 [3 C
所有配件如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收纳包,质感和色泽比上一代SM2那个更好,尺寸也更宽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小物件,但遗憾的是要想全部容纳,还是难。
3 f. {7 ?' m4 p( [5 _; Q# x* Q- H
这线身好眼熟……是的,美国金宝线。索尼很多高端(1000元以上)有线耳机都用它作为零售的升级配件,通常四五百元起步。很多发烧友都迷它。然而SW2(1599元)直接就是标配……
其实这条线不止适配SW2,换到其他耳机上,也会有很不错的,积极的音质。
我简单试了下搭配水月雨星野2,与其原装线比较,声音记忆这条金宝线的音色更平滑,细腻。不那么冲。基于这个小对比,我认为厂商选它作为标配线材,并不是个噱头。
, r) _7 b* e; I/ s
底壳内外看着做工都很好。
导音管拆卸后,可见耳机腔体内还有一层镀金防护网。一来防尘防污,二来也有声学层面的考虑。

: f: d. f/ T/ T
面板据悉是源自非洲的黑酸枝木,质料和色泽都很特别。摸着大体是比较光滑,隐隐有细微纹理。
它这个面板不是纯平的,侧面看,会发现它带有个性的弯曲,这估计又需要专门加工。
SW2腔体装配工艺和各种组件的加工品质都很好,至少比售价不到300元的入门级型号SM1好。具备高档耳机的品质。推测不会有什么幺蛾子售后……
缺点:耳机线的粗度、硬度都较大,致使耳挂部位形态粗壮,如需微调耳挂形状或角度,需要比较久的时间。
另外,SW2的腔体比上一代SM2要小一圈,也更轻,按说这会有利于“舒适性”,然而,还是因为配线偏粗的缘故,它整体像是“小头”配“牛身”。耳挂部位(牛身)如若调整不当,就会很快牵扯到腔体,继而影响佩戴舒适性和密闭性。总之,腔体与耳挂之间争夺控制权的问题,在SW2身上还是存在的。当然,这个感受也因人而异。
反观上一代SM2,虽说腔体较大,但实际稳定性和密闭性都是很好的,只要戴上,几乎无需二次微调。不论随意走动,还是晃动也都不出问题。
下面谈谈使用:
参考对比机型:索尼EX1000、TFZ KING RS、声音记忆SM2(上一代旗舰)
前端:山灵M9 PLUS、IPAD、索尼ZX706
易推性:阻抗16欧,灵敏度113dB/Vrms@1kHz,低阻低敏。不太易推,实际听感声压比预期的低。是这两年我遇到的最难推的耳塞。实际感知响度低于前不久听过的水月雨Blessing 3,与参考对比型号EX1000和自家上代旗舰SM2比,也要略低,比KING RS低很多。单纯看灵敏度数据,也比森海IE200/600/900都低。
搭配IPAD,听录音电平本就偏低的音乐(如交响、歌剧),要想充分发挥水平,音量至少要开至80%,插索尼ZX706单端口,面对不同音乐,通常要开至80到110格音量。若是用山灵旗舰M9 PLUS的大耳模式,倒是50%音量左右就ok。
不过也别愁,日常简单聆听(听个响的标准)常规录音作品,不苛求动态和低音,那么以上各前端音量可适当缩减20%左右。
小问题需注意:用SW2听歌时,距你三四米远的旁人也知道你在听,需谨慎音量。另外,它的被动降噪较普通,推测跟它腔体和导管上的3个“孔”,还有木面板有关。
所以,SW2是非常纯粹的HIFI耳机,甚至在设计上有点“头戴耳机”的意思

9 F8 m. @2 E6 J( I  S
和2021年发布的SM2一样,SW2在耳套的选择上,也是费了我一些时间,上次SM2的情况是蘑菇套不好听,换为茶杯套中号,听感满意。
这次是折腾很久,最终发现“大号茶杯套”是真正适合我的。
“大号茶杯套”完美填充耳洞,获得了理想的听感,各频段都像是支棱了起来,声音强得(搭配山灵M9 PLUS)令人感叹……
具体表现:

3 v0 h! m5 k, ^3 ]4 c& R' u
由于SW2具备两个导音管,腔体结构和组件的设计也都比较特别,使得行文过程中难免需要反复试错和实验。
所以这次创新写法,也就是“()”里写的都是木导管,括号外的就是黄铜导管不特别说明的话,都是基于“黄铜导管+大号茶杯套”。
音色:坚实、略干、空灵感中高频稍锐略暗,清晰度高,分离度适中,大体上自然稳健,有着监听级的中性克制和高密度。
这一次SW2与初代SM2比较(基于同样的茶杯套),声音更凸显紧致感,各声音元素的力度相当,没有谁的结像更突出的情况,全景还原性相对更好。但音乐性也随着线条的清瘦,显得不太足,忽然想起雅马哈EPH-200了。
(木导管下的它,有初代SM2的那种松弛性,人声和低频也更突出,整体听感更符合传统意义上的流行乐。高频表现相对滞后,不易明显感知。中高频偏锐略冲,音量开大时,不自然。改为蘑菇套后有改善。)
1 Z3 g" d& E8 r+ ]
音质:
1、比初代SM2:SW2解析要再好一些,低频量感控制更老道,相对初代更注重下潜,泛音浮起包裹人声的情况不再有,这使得SW2的人声比初代更为独立,就像是毫无沾染那般,而且也更精巧。另外,中高频乐器的清晰度以及高频泛音量感也稍好于初代,会有横向空间拓展更多的感觉。
不过,这似乎付出了一些代价,比如它人声的丰润感、结像尺寸以及情感释放都比初代有所降低,表现人声流行乐,会比较清冷或偏硬(也得看前端),相对初代那种低频和人声交织出的清晰且饱满的感染力,从听感的角度上讲,我觉得会有所不如。但某些音乐,比如意境为先,人声为辅,或是女声类音乐、北欧电子……它这种风格可能会更理想。
(木导管下的SW2与初代SM2的风格会更接近,但中高频部分的强度与亮度有些过激,原本整体较好的松弛感,在该频段会有些不适。更换蘑菇套后有改善)
小结:与初代SM2对比,SW2通透性进一步提升,三频结像形态轻微变化,这让它更接近某种意义上的监听耳机。而由于低频和高频素质双双适度的提升,这让它的潜力相对初代也变得更大些。我个人真正满意的,是它在搭配山灵M9 PLUS时的效果。其余便携播放器,或多或少会有力道不够,或是松弛感不太好的感觉。我暂时比较倾向于把它当做“大耳机”来看,弄个耳放伺候按说会更合适。
2、与索尼EX1000对比:其实初代SM2是有一些EX1000的感觉,只是这一代旗舰SW2的控制力,各频域的层次感,水准更高。
论整体音色,SW2会更锐,凝聚性十足,形体相当结实,有某种偏执般的“力求中正”。不过,垂直空间和整体线条的蓬松感相对不如EX1000。两者透明度近乎同一级别(SW2似乎更好),没想到的是EX1000的低频量感还略多于SW2,人声结像位置和尺寸,EX1000更近,更贴面,有着更爽朗大气的呈现,且声音包围头部的感觉会更明显。而SW2则有些近似索尼XBA-Z5,呈现出相对更精巧和远景化的听觉效果。
(木导管下的SW2雨EX1000更近似些,不过,音色的松弛感和整体空间感表现不太如EX1000)
通常情况下,SW2人声(木导管更甚)会比EX1000悦耳一些,EX1000更中性,悦耳与否完全随机,同时也受前端或录音质量的影响而不同。
两者在山灵M9 PLUS大耳模式下的听感都令我很满意(贼BJ好听),但难以说谁更优秀,我只隐约察觉在某些频段的细节上,SW2有更精进的部分。
3、对比TFZ KING RS:黄铜腔体助力了KING RS的分离度和高频素质,令它的通透性非常卓越,不过,这似乎也是把双刃剑,因为它中高音时不时透出的轻微刺激或撕裂音,在SW2面前,会显得不自然,也不够润与滑。以终极的调音完成度来说,SW2还是会更稳,更耐听。
总结:声音记忆SW2在商品设计上有不少巧思和高明的想法,这些都会增强它的价值和吸引力。调音方面,这次强化了透明度,带来了更“锐”(褒义)一些的线条,我个人很欣赏它黄铜导管下的纯净,也更享受它“木导管”下的人声和低频。但千人千耳。耳套、导管、滤网等组件的选择,以及前端的素质都会影响它的听感。所以,面对SW2,你可能需要一定的耐心。
另外,考虑到SW2有中高频偏锐的情况,我最终试下来,发现大号茶杯套并不适合与人声、低频为主的木导管搭配,换成蘑菇套会有改善。同理,如果觉得黄铜导管太清冷,那也可以用蘑菇套适度提升温情。

/ J3 p- P1 q( v- \
最后,这款耳机我是折腾了N小时,最后感慨初代SM2还是更好伺候,与不同前端的搭配更简单,对初烧也更友好。设计升级的SW2潜力确实更大,但灵敏度偏低,以及整体音色更“监听”化的特征,也让它变得更适合“老烧”。
以上。

/ x& j! p) g& S% c. O
6 x! x7 f1 Z/ p) }4 Z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