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9203|回复: 4

[资讯] 音频教程四 录音的基本常识

[复制链接]

36

积分

5

听众

13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36
发表于 2017-5-23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录音的基本常识        
                 本文所提到的音频处理,特指以电脑为主要工具的数字化音频的制作与处理(数码音频),关于它的基本概念及原理,请参阅相关资料。            
      
第一节           声音的录制
       1、音频卡(声卡)的播放属性设置                                
                    正确安装好音频卡(声卡)的驱动程序后,Windows的状态栏右边将出现一个小喇叭的图标,双击即打开“播放(录音)控制”窗口。也可以通过“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声音及多媒体”-“音频”标签窗口里的播放(录音)“音量”按钮来打开。如果Windows的状态栏上没出现小喇叭图标,可以在“声音”标签窗口的下面,复选“在任务栏上显示音量控制”来显示(Windows              ME操作系统中,WIN 95/98/NT/2000与之大同小异)。                          
             要使音频卡(声卡)能正常回放声音,还需取消某选项的“静音”复选,注意,被“静音”的选项将无法正常回放声音,一般声卡的回放选项根据你的声卡型号、品牌的不同,可能略有出入。(图1-4-02)设置好回放属性后,此时,你播放WAVE、MP3、WMA、REAL、ASF、MIDI等多媒体文件、看VCD、听CD都应该有声音出来。(注:某些专业音频卡上没有加载MIDI音源,这些卡是不能处理、回放MIDI文件的,要通过连接外部MIDI音源来播放才有声音,另外,要正确播放各种格式的压缩音频文件,你还必须要安装相应的播放程序。比如ASF和WMA文件,就需要高版本的Windows              media player才能播放,而RA、RM格式的媒体流则需要Real              Player来播放。)在属性设置的音频标签窗口里,还可以对回放、录音的硬件设备进行选择和设置。               
                                 
       2、音频卡(声卡)的录音属性设置                          
       在“播放设置”窗口中,点击菜单“选项”-“属性”,首先选择好录音的硬件设备(如果你只装了一块音频卡或声卡,只无须选择的),而后选择“录音”项,复选下面的相关设备选项,确定,就切换成了“录音控制”窗口。根据声音源的不同,复选相关选项。注意,同一时间,你只能选择一个要录音的设备(声音源)。            
                          要录制电脑播放的MIDI音乐,就复选“MIDI”设备,要录制MIC(电脑专用小MIC)的声音,就选择“话筒”设备,等等。如果想把所有正在播放的声音统统录下来(比如:CD、MIC、线性输入的声音等),就必须选择“耳朵所听到的声音”选项。图1-4-03窗口中显示的就是经常在录音中用的相关待选设备。
       注意:有些音频卡(声卡)本身就带有专门的播放、录音控制,也可以使用其自带的控制器进行录音(播放)设置。图1-4-04是Sound              Blaster LIVE!声卡自带的“混音器”。                          
                                 
       3、音频卡(声卡)的内部录音                          
       我们这里说的内部录音,指的是录制电脑本身播放出来的各种声音(MIDI、WAVE、MP3等音频文件,VCD电影光盘里的配音、CD音频等等)。内部录音经常要用到,比如:将已做好的MIDI音轨转为音频、抓取在制作时需要的各种媒体文件里的声音源等。录制CD音频和MIDI音乐,选择对应的录音选项即可,录制WAVE、MP3、VCD配音时,选择“波形”选项。            
      对应的设备选择好,就可以打开录音软件进行声音源的录制了。需要注意的是,在录音前,要合理设置好录音的音量(电平控制),用鼠标上下拖动音量滑钮至合适位置,避免出现录出来的声音因过大或过小而出现失真的情况。不是十分必要的情况下,在录制过程中,尽量不要调整录音音量。            
      4、录制外部的声音源                          
       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电脑专用小插口MIC录制外部声音源,选择录音设备里的“MIC(话筒)”即可,若录出的声音过小,还可以点击该设备的“高级”按钮,复选“话筒增强20dB”。因这种话筒的做工和质量均不佳,所以,录制出来的效果很差,不建议使用。            
      第二种情况是我们在音频录制时最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即使用声卡的“线性输入”录音功能(图1-4-05),使用这种方式录音,最好配合调音台一起工作。                  
                                       
       选购合适的连线,将电吉他、电BASS、合成器或高质量的专业录音话筒接调音台的输入插口;而后,调音台的输出接声卡的“线性输入”。用这种方式,可以较完美的录制出一首音乐作品中除MIDI音轨外,几乎所有的声部,如果各项硬件设备都不错,那么录制出的原始音频的质量是很高的。需要注意和摸索的是,要合理设置好调音台的输入、输出电平控制、其他效果控制、频段均衡等(也可以后期用软件来进行修饰和处理),尤其在录制人的歌唱时。            
      一首音乐作品中,乐器声部通常要占很大的比例,直接发声的不插电乐器,要用专门的乐器话筒来录制。插电乐器,如:电吉他、电BASS等常用有两种录音方式,一种是乐器直接接入调音台进行演奏、录制,这种叫“线路录音”;另一种是乐器接入音箱(有专门的吉他音箱和BASS音箱,经常玩乐队和演出的朋友一般都很熟悉这些),而后使用一到数只专业录音话筒,对着音箱录音,这种叫“MIC拾音”。如果硬件设备(包括乐器音箱)质量过硬、操作者的经验丰富、录音环境良好,那么,“MIC拾音”要明显优于“线路录音”的效果。(注,电吉他和电BASS在演奏中,大多要使用专门的效果器,完整的连接方式一般为:乐器-效果器-调音台或音箱。)            
      用“MIC拾音”方式对插电乐器录音时,话筒的摆放位置对最终的录制效果有较大影响,有一个小常识用来确定MIC的位置:静止一切声音,把乐器音箱的音量开大(再好的音箱也会有一些细微的设备电流噪声),戴上监听耳机,不断调整MIC的位置,直到你在耳机里听到音量最大、最饱满的设备电流声为止,此时的MIC位置就可以确定了。            
      我们可以把“线路录音”和“MIC拾音”做个简单的比较和小结:            
      线路录音:与空气振动无丝毫关联。电信号通过媒质传输给接受装置(录音软件),这是无声传输的录制。优点:真实还原的性能最佳,录制过程中的设备噪音低,对录音环境几乎没有任何要求。缺点:电子味道太重,缺乏感情,后期要添加各种修饰效果(或前期预置)。MIC拾音:记录空气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录制。优点不说了,缺点是受设备质量的影响很大,对录音环境的要求高。            
                        5、录制所有正在播放的声音                          
       我在前面提到过,选择录音设备里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可以把一切正在播放的声音录制下来(图1-4-06)。你可以一边放着各种格式的卡拉OK伴奏,一边演奏乐器或歌唱,这样,伴奏声音和你的演奏、歌唱声音就一同被录了下来。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在音乐制作软件里做好了各个声部(音轨),其中有人声、乐器的音频轨、有MIDI音轨等等,也可以一次性用这种录音方式来完成成品。不过,这么做几乎没有给后期处理留下余地,所以不建议采用这种办法来“混缩”成品。                  

                  6、音频格式及转换                          
       理论上讲,采用“Windows           PCM 44100Hz 16Bit 立体声”的录音格式(音频文件扩展名为*.wav),录出来的声音就很接近声音源了(事实上,有些声部的录制完全没必要录成立体声)。当然,也可以采用更高的音频格式,格式越高,真实再现的程度就越高,也越接近声音源,前提是你的音频卡(声卡)必须能胜任这件事,硬盘也要有足够的自由空间(wav格式的音频文件,体积非常巨大,没有一块高容量、转速快的硬盘,搞录音?想都不要去想)。
        所有的音频处理软件,都有“格式转换”的功能,顾名可以思义,不多谈。(格式低,文件小,音质差;格式高,音质好,文件大。)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6

积分

5

听众

13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3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
第二节 常用的录制方式  

从音乐作品各声部的录制方法上来划分,录音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1、一次性、同期录音

在音乐制作中,这种方式多用于声部较少、结构简单的作品录制,也就是一次性录音就把成品全部搞定。比如录制一首自弹自唱的歌,或在很有把握的前提下,一边播放做好的伴奏,一边把歌唱同时录下来。

还有一种情况是同期录制乐队的现场演奏(演出)(具体的录制方法和过程我将在后面讲到),我们听到的某某歌星现场演唱会实况,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录制出来的。用这种方式来完成音乐作品,对演奏者、演唱者、调音师、录音师、(软)硬件设备的要求非常高,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作品中就会留下深深遗憾和“污点”。 (注意,这种录制,只是把所有声部一次性录制完,但很多情况下,每个声部还是分轨保留的,后期还要做技术上的处理和混缩。)

当然,一次性、同期录制的优势也不容忽视,它对各声音源、现场气氛、乐队(乐手)的整体配合性、默契性和临场的即兴发挥都能较好的予以真实再现。

2、分轨录音  

即一首音乐作品的分期、分步录制,每个声部都要录一到数轨,而后对每一轨进行各种调节和处理,最后混缩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这种录制方式的优点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非常适合个人音乐工作室采用。

比如一首五个声部的音乐作品,我们首先录制从头走到尾的吉他伴奏,这一声部(音轨)录完后,开始录合成器的弦乐铺垫和BASS声部,然后录制打击乐器(鼓),最后录制歌声。我们还可以用MIDI做出鼓、吉他、BASS、弦乐等各个声部,而后使用声卡的MIDI内录功能,分期录到不同的音轨上(也可以几个声部录到一个轨里,比如同时把鼓和BASS录成一轨)。

当然,声部的录制是没有特定顺序的,你想先录哪个就可以录哪个先,呵呵。一般,先录编配上填的比较满的声部或节奏声部(鼓、BASS),而后录制比较疏的声部和乐器的“插花”(视乐手的专业水平、对该乐曲演奏的熟悉程度和情绪把握而定,可以一次性搞定,也可以分段录制),最后录制和声、主唱和大段的乐器SOLO(华彩演奏、独奏),全部音轨录完后,还可以根据需要做各声部的修饰性、细节处的补录。

很多时候,在录某个声部时都不是“一气呵成”、“一帆风顺”的,我们可以反复录制、一段一段、一个音一个音的录制(演奏、演唱),直到满意为止。(音频处理软件对音频的复制、删除、粘贴、剪切、合并、分割等基本操作就象你使用WORD编排文档一样方便、简单。)

注意:在进行各声部分轨录音时,要最大限度的保证“所听即所得”,录出来的声音越“原汁原味”、越“干净”越好,尤其是人声。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6

积分

5

听众

13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3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
第三节 各类音频效果

满意的录完一首音乐作品的所有声部,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还不到松口气的时候,后面的事情还多的很。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音频效果的添加与处理(我们这里提到的,是对音频的原始录制之后的修饰与处理。很多效果也可以在录音时用前置的办法来完成,比如可以在录音的同时使用均衡、混响等硬件效果器,或使用调音台的某些效果处理)。

这一步,就好象是烧汤时的佐料,放的太少,清淡无味;放多了,过犹不及,只有放的适当,才会鲜美可口。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音乐制作软件在处理音频时,都有非破坏性的音频编辑功能(比如临时加载一到多种效果,回放或混缩时,这些效果产生作用,而不改变原始录制的音频波形,最有代表性的当属Samplitude 2496),要尽量多多使用这一功能,以免处理不当,后悔莫及。下面,我将常用的音频处理效果作一简要介绍,具体运用,还请朋友们在实践中多多摸索。

1、音量(Volume):这个不用多说了吧?软件处理音量大小时,一般有三种常见方式,一是滑钮(旋钮);二是百分比,三是增减分贝(dB)数值,还有一种是在保证不出现削波失真的前提下,将音量调整到最大。

2、降噪(Noise Reduction):降低或消除设备噪音、环境噪音、喷音、爆音等不应有的杂音。一般有FFT采样降噪、使用噪音门、调整均衡等方法。

3、均衡(Equalizer):提升或衰减某些频段的音量。我们知道,每一种我们听的见、听不见的声音,都有它的振动频率,频率越小,音调越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低音类乐器(大提琴、BASS等)的主体频率一般在30-300Hz之间,人声的主体频率在60-2000Hz(2KHz,1KHz=1000Hz)之间等等。

往往,某一声音,并不完全由一个特定的频率构成,也就是说,我们录入的某段音频,由很多频率段组成(基音的频率段和泛音的频率段)。比如,女声的基音频率在200Hz-2KHz之间,而泛音则可扩展到8-10KHz,乐器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做必要的均衡处理,比如:为了突出小提琴音色的亮丽,需要提升它的高频区;而BASS、底鼓则需要适当提升低频,衰减高频。尤其在声部(乐器)众多的时候,均衡就更为重要,它可以使整个作品各声部层次分明,清晰而不混浊。

均衡的另两个重要用途是:(1)、减少噪音,常用于录音时的效果前置(使用调音台的均衡);(2)、创造新的音色。

下面,我简单给出一些常见乐器和人声的EQ增益、衰减范围,供参考:

●吉他和人声的频率段主体差不多,大约在200HZ-2KHZ之间。

●军鼓音头:5K-7K,腔共鸣:160-400HZ;吊镲则在10KHZ以上。

●主唱:增益范围:200-500HZ;2K-5KHZ;衰减范围:50HZ以下,12KHZ以上。

●弦乐:+:同主唱;-:无。

●木吉他:+:10K-12KHZ;-:100HZ以下。

●电吉他:+:150-300HZ;2K-5K;-:150HZ以下。

●踩镲:+:10KHZ以上;-:100HZ以下。

●通鼓:+:100-300HZ;2K-6KHZ;-:60HZ以下。

4、压限(Compress):可以按照“均衡”的概念去理解这个效果的作用和意义,所不同的是:均衡是增减声音某些频率段的音量,而压限则是针对声音不同部分的音量进行增减。也就是说,可以对某段音频中音量低于某一限度的部分进行平滑的音量提升(其余部分不变);对音量高于某一限度的部分进行平滑的音量衰减(其余部分不变),或二者同时作用,简单说,就是平衡音量。

5、混响(Reverb):简单说就是声音余韵,音源在空间反射出来的声音。适当设置混响,可以更真实、更有现场感的再现声音源,也可以起到修饰、美化的作用。

6、合唱(Chorus):这里说的合唱效果非很多人的合唱,而是指声音的重叠。它可以使原声音加宽、加厚。

7、延迟(Delay):增加音源的延续。它不同于混响,是原声音的直接反复,而非余韵音,也不同于合唱,合唱是单纯的声音重叠,而延迟给人一种错位、延绵的感觉。

8、变调(Pitch):改变一段音频的音高,使音调升高或降低。

9、变速(Stretch):改变一段音频的时长(波形长度),使音乐速度发生变化。

10、声像(Pan):声音在二维空间里的定位(立体声左右定位)。

11、环绕(Surround):也叫立体声游弋,使声音的二维空间定位不断发生改变。

12、淡入、淡出(Fade In/Out):使声音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即声音的音量渐变)。

13、静音(Silence):即无声,使波形的振幅为零。

14、回声(Echo):声音的反射。

15、数字回旋(Convolution):电子味道很浓的混响加回声。

16、声场扩展(Expand):即立体声增强,扩大声场范围。

17、限制(Limit):将音频中音量超过某一设置值的部分限制为设置值。

18、还有很多音频效果,比如:激励(Inspirit)、镶边(Flanger)、失真(Distortion)、哇音(Wahwah)等等,具体的应用和操作我将在第二部分里讲到。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6

积分

5

听众

13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3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
  第四节空间定位

  合理的设置好各个声部(乐器)的空间定位(声场位置),可以极大的渲染音乐氛围、深化乐曲情绪。声部的定位由声像(左右)和纵深(远近)来确定,声音宽度可以由点、线、面来直观描述。

  声像(左右)定位比较简单,很多音乐制作软件里都可以直接设置(Pan),比如Cakewalk中,Pan的值为127,该声部(音轨)出现在最右边,值为0,在最左边,值为64,居中,还有些软件用更直观的滑杆(旋钮)来确定。在处理立体声(双声道)的音频时,还可以采用调整左、右声道以不同的音量来完成声像的定位。

  纵深(远近)定位就很需要经验和技巧了,可以用调节混响与合唱的深度和宽度的办法来完成(通常还要进行必要的均衡),用这种方法,还能调整声音的宽度(点、线、面)。音频插件TCNative的混响器在这方面可谓“独领风骚”,图1-4-05中,箭头所指的MIX,就是设置声音纵深的,滑钮越靠右,百分比数值越大,声音就越远,反之,声音就越近。

   1405_BeZrIi5Cy3rM.jpg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6

积分

5

听众

13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36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
下图(图1-4-06)是流行音乐中各声部(乐器)最常听到的二维空间定位排列(X轴:声像定位、左右,Y轴:空间深度、远近):            
                     Y                                 
                      ↑             人---------声---------和------------声                    
                      ↑  键-----盘-----或------衬-----底------弦-----乐                    
                      ↑                分-------解-------吉--------他                    
                      ↑                          军-------鼓                    
                      ↑                      节---奏---吉---他                    
                      ↑                   B------A------S--------S                    
                      ↑                         底----------鼓                    
                      ↑                           主------唱      
       0←←←←←←←←←←←正中→→→→→→→→→→→X                                
       图1-4-06            
      事实上,同一声部或同一件乐器,在整个音乐的进行中,也不完全都是处于某一特定的空间位置上,要根据需要和乐曲的情绪不断做调整。            
      还有一种空间定位方式是随时变化、非固定的,即动态的环绕效果,简单说就是声部(乐器、音效)突然从左到右、或从右至左、忽前忽后、前后左右的“游弋”起来了,给人以飘乎、运动的感觉,在一些流行音乐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种效果。它还大量运用于电影、动画的配音中,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第五节              监 听                     
       监听的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在录音、混缩时的作用举足轻重,它直接影响到你对声音质量的判断,特别在后期处理和混缩时,更为关键。在监听设备上多投点资,尽量使用专业的监听设备很有必要。在对细节的感觉和判断上,耳机的效果明显要优于音箱,所以,一副高质量的专业监听耳机也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在录制歌手的演唱时,为避免同时把伴奏音乐录上,也要给歌手配戴耳机。            
      监听音箱的摆放位置也很有讲究,要充分考虑到房间大小、墙壁、地板的声音吸收、反射性能对操作者带来的影响,一般,左右分开放置,每个音箱与墙壁、地板和操作者之间都要留出一定的距离。不建议使用环绕式的四音箱来进行录音和混缩时的监听。            
      刚开始接触音乐制作、音频处理的入门级朋友,经验和技巧都相对欠缺,总会感到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和专业成品(出版发行的音乐CD等)有很大差距,有一个办法可以使自己的制作水准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那就是找一首和你的作品风格、编曲很接近的专业成品,反复听,仔细听,用心体会和把握专业作品在整体均衡、音量、声场、空间定位、层次等方面是如何处理的,然后作为最直接的参照尽力去摹仿。这个办法很有用,你还可以学到比如歌唱(演奏)技巧、编曲配器、细节处理等很多方面的东西。                    
      
第六节              混缩音频               
       也叫多轨合成,将所有已处理完毕的各声部(各音频片段、各个音频轨)混合输出(叠加)为一个独立的音频,也就是合成出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在整个音乐制作的过程中,这一步大概是最令人激动的了。在很多音频混缩软件中,你可以把作品混缩输出为独立的、标准格式的WAV文件,也可以直接混缩成WMA、MP3、ASF、REAL等格式的压缩音频文件。如果成品的混缩质量不错,自己觉得很满意,那么,一首音乐作品至此就大功告成,下一步,你要做的就是刻制CD或发布作品了。            
      很多情况下,混缩出独立的音频文件(成品)后,我们还需要对这个文件(成品)再做些小小的修饰和处理,比如整体音量(电平)的调整、整体的均衡、压限、声场扩展、激励等等。软件T-RackS就是处理成品WAV文件的一个“利器”。(该软件的操作及说明,我将在第二部分里介绍。)            
      音频混缩还有一个用途,就是把一首作品中的任意几个音轨进行混缩输出,可以导出为独立的音频文件(比如把主唱声部排除掉,混缩的成品就是卡拉OK伴奏音乐),也可以混缩成一个新的音轨。这么做,一是大大节省硬盘空间,二是减少一个作品里的音轨(声部)数。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