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3938|回复: 4

[diy发烧] 发烧音响之耳朵训练与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6万

积分

5

听众

5085

音贝

音频应用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4365
发表于 2009-12-17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耳朵训练与基础知识


首先,说明一下,凡是耳朵都可以打磨成金耳朵,只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练习即刻,当然有高人指导可缩短练习时间,但其中的一些必要过程还是要勤加练习,方可达到木耳变金耳的目标。葵花宝典有说,欲练奇功,必先自宫,你就照着办好了,呵呵~~
本文耳朵训练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分不同的篇章来说明,无耐心者切勿看下去,否则练到上不到顶下不到底的地步就会走火入魔,为害人世间的HIFI界,轻者害死不少HIFI小鸟,重者被HIFI老鸟打击得体无完肤、内脏俱伤、精神恍惚,更严重者会成为严重的精神病患者或者自残其身心。所以严重敬告欲练此功者,必须具备过硬的体格和心理,要有受得起别人打击、耻笑、辱骂的坚韧,受得起长期单身的孤寂,受得起精神被日夜摧残的磨练。凡通过体检和心理医生确定具备以上条件者,请继续往下看!


第一篇 基础理论知识

首先,刚接触音响这一领域者,必先学会一些此领域的基本术语及其所包含的意义,以下为一些基本的术语解释及其理解的方式。不要求完全会背,只须紧记其精髓意义,做到随口能说出其精髓的地步。一般我们所说的音质,通常指的是音域、音调、音色等的集合,而从这几个部分里面还包括一些细的部分,下面简单说明一下。

音域:也叫音量,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乐器或人声所能达到最高声压与最低声压之间的范围。通俗说就是声音的强度,也可理解为声音响亮的程度,也就是平常大家所说的大声和小声的概念,物理解释就是声波震动的振幅大小,振幅越大强度就越大,也就是耳朵觉得越响,反之就越小。这个大家都好理解,不多做解释。
音调: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二,物理上解释就是声波震动的频率大小,对耳朵来说就是平常所谓的高低音的概念,声波震动频率越高出来的音调就越高,反之就越低。举个例子说,大家都知道小提琴属于高音乐器,鼓是低音乐器,从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比从鼓出来声音的音调要高,也就是小提琴出来的声波的频率比鼓出来的高。从频响曲线图上,频率表现在横轴上,数值大的一端表示高频(也叫高音),数值小的就表示低频(低音)。通常用数字说明频段没多大意义,对小鸟来说,这个概念太模糊了,所以省略。一般人耳多可听声波接受的范围时20Hz~22KHz这个范围,每个人都在两端极限值的范围不同,但大体都在这个范围。这里解释一个误区,一般我们听音乐,所说的什么女高音男低音的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低音,所有正常人的人声都属于中频范围,人声中最低的是男低音歌手的声音,最多也就达到中低音的范围;同样,最BT的女声的高音也就只达到中高音的范围。小提琴的声音就比女高音的音调高不少,但乐器中能达到最高频的就只有好的钢琴这个乐器(下有说明)。而男低音的音调就怎么也没有鼓声的低频低,同样,更低的也就只有钢琴这乐器。所以,修炼本功者要多听钢琴的曲子,有条件的多听真实钢琴出来的声音。

音色:又称音品,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三。就是声音的趋向,比如高频清亮或低频雄浑或声音跃动感强。在一定程度下,音色是不分好坏的,完全看个人喜好。这个不好解释,举例说明吧,每种乐器

的声音都有各自的特点,例如钢琴声的清脆,二胡的沙哑,大提琴的低沉等,出来的声音都有各自乐器的特点,换了另一种乐器是绝对出不了同样特点的声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音色。
音质基本上就是综合上面三点的好坏和差别来评价的,通常评价音响器材最基础的也是基于上面三点展开讨论的,而讨论过程中又出现了以下的名词,喝口水我们再来上课!!

音染:音乐自然中性的对立面,即声音染上了节目本身没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对着一个罐子讲话得到的那种声音就是典型的音染。音染表明重放的信号中多出了(或者是减少了)某些成分,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失真。那什么叫失真呢?

失真:设备的输出不能完全复现其输入,产生了波形的畸变或者信号成分的增减。诚然,失真就是对原来电平信号的扭曲,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波形变形,但失真并非不好,平常我们说的同一个音源的声音暖还是冷等就是一种失真,对耳朵而言,这种失真是良好的。但也有恶性的失真,例如平时我们所谓的交流声,就是信号受内部电路或者外界电场、磁场变化影响而造成的严重刺激耳朵的信号通过音频单元出来的声音,这种失真我们应该想办法阻止。相对来说电子管(灯泡)处理的速度慢,出来的声音就感觉比较暖和,分离IC元件(石头)处理的速度相对比较快,出来的声音就叫冷,这个比喻不完全正确,但可以作为参考。
瞬态:瞬间动态,声音突然增大或减小的能力,如果增大 / 减小到某一个声压需要的时间越少说明瞬态越好,实际表现为声音收得住而不混的能力。

瞬态响应:器材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瞬态响应好的器材应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响应,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典型乐器:钢琴)~反映在器材上特别是低频就是常说的收放快慢,好的器材收放很快,不过如果直接能听出来快慢的话需要达到最低铁耳朵才能感觉出来,而且每个人的对这个感觉没一个限定的标准。小鸟搞几对箱子的AB对比就容易听出来了,特别是听低频放《渡口》就容易感觉出来。

信噪比:又称为讯噪比,信号的有用成份与杂音的强弱对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这个了解就好,一般主观感觉不出,都要器材来测试,或者标注的作为参考。
空气感:用于表示高音的开阔,或是声场中在乐器之间有空间间隔的声学术语。此时,高频响应可延伸到15kHz-20kHz。反义词有“灰暗(dull)”和“厚重(thick)”。我也不明白该怎么用平常的话表达,耳朵升级到铜耳朵就能感觉出来了,不好说明,只可意会不能言全。

低频延伸:指音响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频率。系用于测定在重放低音时音响系统或音箱所能下潜到什么程度的尺度。比方说,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频延伸可以到40Hz,而大型超低音音箱则下潜到16Hz。只要是听了低级箱子的低频,再听高级数点的箱子的低音就容易感觉出来了,主要感觉是低频的声音更沉,就是说下潜的更深的意思。但低频我说的低频分质和量,这里低频延伸说的是质,没量的含义。量指的是出来低频的震撼程度,例如一声鼓声能否很好的感觉到撼动人心的感觉。如果有这样的感觉就表示量大了,呵呵。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6万

积分

5

听众

5085

音贝

音频应用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436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
明亮:指突出4kHz-8kHz的高频段,此时谐波相对强于基波。明亮本身并没什么问题,现场演奏的音乐会皆有明亮的声音,问题是明亮得掌握好分寸,过于明亮(甚至啸叫)便让人讨厌。
声音丰满:指重放声的高、中、低音的比例适当,高音适度、中音充足、听起来有一定的弹性。 有层次:声音有层次是指重放声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乐队的整体感。

清晰:是指语言的可懂度高,音乐层次分明。也就是各频段不含糊,例如人声和乐器声感觉出明显的层次感,不混在一起。

平衡:是指音乐各声部的比例协调、左、右声道的一致性好。
力度:是指声音坚实有力,能有呼之欲出感,同时能反映出音源的动态范围。

园润:是指声音优美动听,有光泽而不尖噪。

柔和:是指声音松弛不紧,高音不刺耳,听感悦耳、舒服。
融合:是指声音能整个交融在一起,整体感、群感好。

真实感:是指声音能保持原声音的特点,就是失真小。

临场感:重放声音时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立体感:指声音有空间感,声象方位基本准确,并有宽度感和纵深感。

总印象:是指对声音的总体感觉,一般评测文章写在最后一部分的就是总感觉了,呵~~

我们在试听歌的时候主要分为低频为主的打击乐器,例如大鼓、定音鼓,还有钢琴、大提琴、大号等少数存在极低频率的乐器,这一部分如果有则好,没有对音乐欣赏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在 100 - 600Hz 频段的声音主要是表现人声基音的(唱歌、朗诵),这个频段上可以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好则人声明亮、清晰,否则单薄、混浊。 2kHz ~ 12kHz 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例如:系统(声卡、音源)的噪声会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还有我们一般都说英国声,美国声什么的,下面解释一下:

英国声:突出中频和高频的一种音色风格,人声很淳厚,听着能让人中毒,高频表现也比较华丽,缺点是低频很匮乏,质和量都不着重表现。英国绅士以品位著称,而英国声,就代表了某种特定的品位。其中频偏厚,注重人声的回放效果和音乐整体的“韵味”。一般英国厂商的监听,中频上都是特殊的魅力。比如大名鼎鼎的LS3/5A,和PMC、ATC等监听音箱。而英国声的速度相对偏慢,是它们普遍的缺点。

美国声:这却好是和英国声完全相反的一种音色风格,突出低频的质和量,声音表现出一种豪放粗旷的风格,这也和美国的传统文化想挂钩的,缺点就是中频和高频听起来很糟糕。与今天的美国一样,美国声充满了力量和粗犷。美国声追求强横的动态,听起来非常有能量、有劲。但要是细细品味,就缺乏味道。比如用来回放交响,美国声可能会把交响的层次感抹杀,更像是乐器独奏一般。大名鼎鼎的JBL,就是美国声的杰出代表。
德国声:和德国人的严谨和一丝不苟的作风一样闻名,声音真实还原度最高,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监听风格,声音听起来很干涩,但这却好是声音最真实的还原,一般监听的东西都是高端的器材,都用在录音棚上,所以一般德国声并不讨人喜欢,却在录音棚得到最尊贵的崇拜。德国声,代表着一种理性的声音。他们追求解析力,但是不张扬。你也许会觉得缺乏韵味,所以在试听不久就可能被否定掉。

日本声:以Yamaha为代表的一类日系监听厂商,声音风格往往倾向于冷冰冰。日系厂商偏爱追求数据上的完美,而有些忽略音乐中的味道。因此日系监听往往以解析力见长。但是日系的声音有时候过于尖薄,易于导致听觉疲劳。

数字声还是模拟声?
这是目前争论最多的风格。一般将非常清冷、解析力高的声音归为数字声。而将温暖柔和的声音说成为模拟声。欧美人倾向于温暖柔和的模拟声,亚洲人则比较偏爱数字声。而实际上,单独说某某声音是数字声还是模拟声无太大的必要。因为真正到了最高端(High-end)级别,两者几乎没有很大的差距。而传统的论点认为模拟声好,大多是因为顶级的Mastering Engineer很多设备都是模拟的。而在这之中,有很深的历史原因和其他因素所左右。因此,套用伟人的一句经典改编:不管数字还是模拟,真实好听就是王道!

这几种声音风格可以说是主宰音响界的声音取向,新冒出的还有什么中国声等的名词,其实都是这三种声音的综合来说的,这里不多做解释,因为不起代表性。

以上理论都理解了那训练耳朵的基础条件就具备了,没好好掌握者切勿往下看,一面走火入魔,轻则„„(参考前面说的,不重复罗索了)掌握好了就开始下一篇的修炼。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6万

积分

5

听众

5085

音贝

音频应用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436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
第二篇 器材篇

传统音响器材按物理连接,分为音源设备(就是常说的转盘),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平信号的解码(DAC)部分,对音质进行运算放大的前级运算放大部分,和对运算放大的信号进行忠实(就是理论无失真)的后级功率放大部分,最后就是负责发出声音的发音部分(就是音箱)。

音源部分

现在高级的CD台机音源设备都只有一个读取CD碟片数字信号的装置,通过同轴或者光纤输出纯粹的数字信号,信号上就是0和1的高低电平。而中高端的CD台机一般都包含有运算放大电路和独立的数字输出电路,别以为功能多了东西就高级了,相反,在音响HI-END界崇尚的简约主义,越简单的电路对音质的影响越少,反之,电路集成度越高就产生越多的干扰信号,所以一般卖的最贵的CD台机都只有同轴数字输出。不过此话倒过来说就不一定成立了,这是小鸟必修的内容。
当然,上面一段是针对传统HIFI界的,PC-HIFI中我们的音源设备(也叫音源硬件)就是电脑,而负责声音信号输出的就是声卡了。声卡当中现在流行的就是在PC上最广泛的AC97系列的各种各样的声卡。AC97系列一向被好乐之人视为鸡肋,主要是存在一个44.1K信号转换为48K二次采样的SRC问题,因为AC97要求处理的信号为48K,而一般CD的格式是44.1K,要进行二次采样转换为48K信号的过程中对信号失真的问题,而这对音乐回放是严重不利的。

创新著名的SB LIVE、AUDIGY系列声卡因为同样遵循AC97规格,因此也存在SRC的问题,虽然SB LIVE刚出来的时候的确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成功点并不是在音乐上,而是成功在EAX的音效和MIDI的处理上,而且可编程的DSP在当初也是民用声卡的佼佼者,然而随着众多的金耳朵的诞生,LIVE和AUDIGY系列的SRC产生的问题已经表露无遗,甚至发展到今天的X-FI依然存在SRC的问题,因此现在如果主要为了听音乐的话一般都不推荐创新的卡。不过撇开音乐音质来说,创新系列的卡在音效处理上还是比较强的,从LIVE 5.1到AUDIGY 2 ZS,到现在最强的X-FI系列在多声道环境音效EAX处理中站在民用音效处理的颠峰,所以一般如果不是以听音乐为主的话(特别是以玩游戏和看片子为主的)就推荐创新系列的卡。不过创新中有1X1XM系列算怪胎了,我没用过不知道怎样,不过据说是不支持THX之类的说,没用过,搞不清楚了。

坦克估计是除创新外现在最为人所了解的牌子了,这牌子中公认性价比最高的就是DMX2496 FIRE LT,据说声音温文尔雅全方位大胜黑金2CANNON,反正我是没听过了,倒是很期待,就不谈多了,有机会谁借我一块听几天。同样坦克的一张1723卡倒是在低端价位上受到不少好评,数字输出的确不错的说,音质清晰不含糊,用的是VIA的ENVY24系列的VT1723的芯片,ENVY24系列的芯片的数字处理能力很强,但是芯片强却没几个厂家能把外围电路搞好,因此市面上用ENVY24系列芯片做这卡的模拟输出很一般,只比AC97的卡好一点点,声音平乏无味,因此这卡只推荐使用光纤数字输出,不过就是要另外投资一台解码器(DAC),适合打算上DAC的兄弟考虑,性价比不错,而且驱动也还算完善,此价位上几乎没有别的卡的数字输出能比了。
还有就是再高端一点的M-AUDIO公司的AP192卡了,我听这卡时间不长,不过倒是蛮喜欢这卡的声音,同样使用ENVY24系列芯片的一张卡,解析度很高,音场很开阔,中高频段表现很华丽,但低频不太突出,而且有点监听的风味,需要搭配得好才能出好声,适合喜欢听中高频乐器和人声的朋友选择此卡,听流行这卡表现也会令人满意,但如果喜欢听摇滚的就不太适合了,小鸟有条件的可以多听听这卡,能得出一点心得的。总的来说这卡不适合所有人,有点偏监听风格或者英国声的朋友可以考虑。

再有就是国产声卡中的黑金系列,黑金2CANNON是我听过的唯一一款了,使用了水晶公司的CS4630的DSP处理芯片,外围电路做的很不错,5532的运放处理出来的音色在中频和高频有非常不错的表现,中频表现很甜,有电子管放大(胆机)的味道,就是高频处理的不是太细腻,这也是5532这个运放的特点所决定的。不过黑2C的优点仅是表现在模拟输出上,数字输出倒是连便宜它不少的坦克1723都不如,适合推荐给想低价位PC-HIFI初烧但又不想投入太多米的小鸟。

另外就是还有些别的牌子的声卡,其中可能不乏精品,例如乐之邦轩辕系列、玲珑系列等,不过没怎么听过,而且市面上具代表性的民用声卡都已经在上面所列,PC-HIFI音源硬件部分就介绍到此了。其实现在为止最好的音源还是CD台机,想便宜的可以考虑YLJ的台机,的确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解码器(DAC)部分:
乐之邦系列的解码只推崇长征,01和04都太商业化,内部做工严重缩水,出来的声音还不如AP192模拟接口出来的声音好。长征出来的声音是不温不火的,但声音的清晰度不是太高,像蒙了一层薄纱,但这样出来的声音却有很高的耐听度,最不好的就是性价比不高,价格标的虚高太多了,而且做工好像也不怎么的,上次小廖在音仔家拔线的时候就把长征的一个RCA端子给拔出来了,寒~~

朝露D2.5C,算是一款稍微高端点的DAC了,声音解析度很高,音场也很开阔,没什么说了,够米的上它就对了~不过要是金耳朵就别考虑了,直接买进口2K以上的YLJ就对了,谁有米送我款D2.5C就很不错了。

另外最近听了台丽特DAC-AH的,感觉声音比长征好不少,唯一缺点就是中频声音单薄了点,据说丽特高端点的DAC都很不错,仅供参考吧,反正PC-HIFI上听过这牌子的人少,而且我感觉卖的东西也贵(当然没乐之邦那虚高的贵)。
音箱部分:

有源音箱是PC-HIFI的主攻市场,虽然有源监听音箱也属于有源音箱,但这个已经不属于PC-HIFI的范畴了,所以这里说的有源音箱是以平常人们口中说的有源多媒体音箱为主。传统HIFI界的人一般都对多媒体音箱不屑一顾,理由很简单,不够传统HIFI发烧咯,不过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是菜鸟,还没进化到老鸟,所以我们要不顾一切外界干扰,专心练功,不然就会走火入魔。音箱的摆放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2.0音箱之间的距离一般拉开到1.5-1.8米的直线距离,两个箱体稍微向内角倾斜,箱高低音单元连线的中点体最好达到和耳朵同一个水平面上。当然,这是理论的,没必要做到

这么严谨,否则就是被器材折磨了,这叫走火入魔了。下面介绍几款我所听过的,现在讨论最多的几款多媒体音箱。
惠威M200系列,一款上市已经多年的音箱了,凭借其漂亮的外观和出色的音质一直长盛不衰,一直以来也是人们讨论的焦点,为什么呢?太多人知道它熟悉它了。M200箱体用料非常的优秀,用的是惠威自主研究开发的高、低频单元,采用中密度的符合材料夹木板,有足够的重量保证了箱体的稳定。M200最让人乐道的就是中频和高频声音的表现,高频清脆而且延伸感很强,中频声音女很甜、男声富有磁性。箱体的缺点是额定功率太小,只有20W*2的规格,因此M200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低频表现,大动态不足,低频下潜不深,量感也稍欠缺,箱子可以说是英国声的风格,网上不少朋友经过打磨或者干脆把M200改为无源书架箱用独立的功放来推后把低频改善了不少,有电路基础的朋友也可以参考。不过这相信也是惠威自身的不足,M200的功放电路虽然说用料也不差,但是在当时功放电路设计并不是惠威的强项,很多人评价说M200有优秀的发音单元,但缺乏能把单元推好的功放电路,也给非常成功的M200留下了一定的遗憾。M200煲箱周期是半个月,每天8小时。M200是一款近声场箱子,适合听音空间不大(大概10平方米左右)的环境使用。

大黑钻2000BS(简称大黑钻),大黑钻本属于无源箱子,不该并入有源多媒体箱子讨论,不过鉴于本文不开版讨论无源音箱的关系,在这里也顺便介绍一下好了。大黑钻采用的是6.5寸的发友自主开发的低频单元,保证充足量感的同时低频下潜也达到了足够的深度,配上八达211SE旧版功放的表现的确很不错,曾经听过侏罗纪公园一段恐龙出现到吼叫的一段音效,的确有让人毛骨悚然的感觉,可见其动态和定位功夫的厉害。只是大黑钻同样是美国声风格的箱子,粗旷豪放的低频放DISCO和摇滚的确非常的适合,只是听人声和音乐会让人觉得比较难接受。当然,这个和每个人的听感取向有关系。大黑钻煲箱周期为一个月,每天10小时左右,适合空间20-30平方米的空间,摆位时箱子要注意拉开更宽一点,到1.8-2.0m之间的位置,个人感觉这样能得到最好的表现。

除了以上的,市场上还有别的不少好的箱子,例如轻骑兵V23SE,主要突出了中频表现,不过据听过的兄弟说除了中频外别的表现都很一般;突出中频表现的同样还有漫步者1900T2系列,性价比不错的说;世代V200A PLUS,高频表现不错,低频下潜好,但不深,而且量感不足,中频比较单薄,就是声音不够饱满厚实,打磨过后有好的表现;三诺N20GII,1XX的价格除了箱体不够厚实外,单元和功放电路配合的表现的确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找一大堆书把箱子压着后出来的声音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初买电脑的朋友中好评比较高;大极典的箱子用电子管的设计比较吸引眼球,但感觉有点多余,声音是M20系列表现的不错,别的型号感觉一般般。还有别的我就没多听过了,小鸟们自己找机会去听听。至于耳机,我听的不多,就不述说了。
另外还存在烧线材(HIFI界戏说为咸菜),个人感觉在多媒体级别咸菜只要达到一个级别就够了,没必要在高级线材上多花钞票,感觉的提升是还不如把烧线材的钞票去换个高级点的箱子或者上个功放来的实际。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6万

积分

5

听众

5085

音贝

音频应用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436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

第三篇 音乐篇

准备了好的硬件器材是不够的,难道天天看着就饱了?当然是不行的,不过如果对上述两个篇章都看懂了,那就真正具备了修炼的条件了,但修炼此功还需要章谱的,否则就会走火入魔进入烧器材而不是烧耳朵的误区了。第二和第三个篇章是要互相结合来锻炼的,下面就介绍一些常用到的试音曲子的一些特点,小鸟们尽管不喜欢,但这些音乐还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从这些曲子结合自己喜欢的类型的音乐一起来烧耳朵,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音乐的介绍都是按在好器材上播放得出的结

论。
《被遗忘的时光》:因为《无间道》电影的原因,很多人都知道了这首音乐,呵呵,确实是很经典的一个音乐。不过无间道里“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这句话可真是误导了不少小鸟啊,看过上面章节的应该都明白高中低音是用怎样的话来形容的了,呵呵。这首曲子蔡琴的声音是很甜而且略带磁性的,别的没什么说的,主要是听人声的中频,不过曲子层次感很好,没有流行曲那种人声也乐器声都在一个层面没有先后的感觉。

《渡口》:同样是蔡琴的音乐,特别第一声鼓声的延伸感很好,乐器的定位很好,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坐在黄金听音点的位置上能明显感觉出器材所在的位置,用来测试低频延伸和定位不错的一首曲子。

《加州旅馆》现场版:为什么要现场版呢?因为我听到的都是这个版本,没别的,不过录音的确很强的说,同样定位准确,乐器层次分明不混,这是跟电子乐器最大的分别,好好感受一下吧,别的没多大评价的地方。
《一个真实的故事》:特别是前面一段男声的介绍,中频表现好的箱子听这段介绍的男声是很有磁性的(通常女人形容男人声音有磁性的意思相同,不懂的别问我,我也不懂解释了,意会一下吧),唱歌的名字没记住,太难记了,初烧的悲哀。

《鬼太鼓座》:被数码多媒体网站评为十大BT低频音乐之一,老实说这个曲子的低频下潜不是很深,也是乐器的特点,不过曲子动态很大,能否把这首曲子表达好的确很考验器材的能力,众多乐器混在在一起只有好的器材才能表现出好的层次感,一般的箱子就算是黑钻MP都表现的混在一块了,看来还的确够BT的一首曲子。

《炎黄第一鼓》:同样是《惠威试音碟I》里的一首曲子,测试低频用的,鼓声下潜的很深,量感也很充足,的确有撼动人心的感觉,也是考验音箱低频的极品音乐。
《外婆家的澎湖湾》:这个曲子的男声很耐听,音场也很宽,就算听个10来20遍都还是觉得很好听、很舒服。最好是用来测试器材的耐听度,如果听个10来次都没觉得烦躁,耳朵疲累的话那证明这个箱子的耐听度很高了,呵呵。

《黑毒I》:《黑毒I》不是一首曲子,而是一张专辑,一张钢琴音乐的专辑,钢琴是公认音响器材最难表现好的乐器,因为钢琴的音场很宽,声音很清脆,高音和低音两头的延伸都是别的乐器所望尘莫及的,所以测试器材的综合表现这个碟子是少不了的。

另外推荐两个碟子《苏曼de夜晚》和陈洁丽《1.825》,没别的,因为声音好听,纯粹推荐,介绍就搜索一下知道了,烧友对这两个碟子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不过《1.825》大部分是粤语的曲子,不懂粤语的小鸟听起来可能有点难度。

第四篇 烧耳朵

做好了以上的准备工作就可以正式修炼耳朵了,其实到这里至少你的脑袋里已经对音质这个东西有个雏形了,从这里开始要做的就是要最后的意会和归纳总结以及具体实践了。

首先找一个大概15平方米的空间,最好带隔音设备,然后把上述所有东西都按配合按顺序搬进去逐一修炼吧。耳朵是个很特别的生理器官,在嘈杂的环境里它会自动搞出个屏蔽效应出来,就是对

一定频段的声音产生屏蔽,所以在嘈杂环境里我们能听到的声音信息就很少。而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里,例如在家里,白天是10米以外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到了宁静的晚上几十米甚至上百米以外的声音我们都能清楚的听见,所以一个安静的听音环境对训练耳朵来说是最关重要的。同样,过大的声音也容易造成声音污染的,就如古代武侠练功,总不能到大街上随便练吧,把路人都误杀了怎么办?可是会被人称为大魔头的,他当然要躲在深山野岭或者大石洞中搞咯,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要有正确的循序渐进的修炼心态,切忌有急功近利的心态。耳朵的训练是个长期而坚持的过程,绝不是三头两天能训练出来的。耳朵一般分为5个级别,由低到高分别是木耳、铁耳、铜耳、银耳和最高级别的金耳朵,如果再高就成精成仙了。按一般人的经验,如果有好器材相助,由木耳进化到铁耳需要1个星期左右;由铁耳升级到铜耳需要最少一个月;由铜耳升级到银耳至少需要3个月;而升级到最高级的金耳,就要学习更尖端的理论和不少于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时间的修炼,而这些过程也是伴随着器材一次比一次高级的情况的,想烧出金耳朵就要烧掉相应数量的钞票。PC-HIFI界里能达到传统HIFI界的铜耳朵就很强了,再上就需要传统HIFI甚至是专业监听的器材了。


以上就是此练功秘笈的内容,从第一篇到第四篇是由理论理解到意会,越到后面能写的东西就越少,靠修炼耳朵感觉出来的越多就越容易明白,最终就是完全理解此秘笈之内容,当然音频电声界的武功秘笈还有很多,小鸟就好好学习修炼,当通篇全文的时候再去研究更深入的知识好了,到时金耳朵也就离大家不远了,呵呵~~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390

积分

3

听众

26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2390
发表于 2009-12-18 |
点赞了,好文章,不错啊,可以收藏学习了啊!~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