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2440|回复: 1

[资讯] 关于音频编码听音的一些经验

[复制链接]

34

积分

0

听众

6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2009-10-12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今天与朋友分享经验时得知,其实大部分人对于无损音质和普通mp3,AAC等有损音质,几乎无法辨认。一个很困难的命题是,320K码率的音频与128K码率的音频,到底区别在哪里?
其实,这种编码格式与原始PCM格式之间的音质区别,一般人是听不出来的。哪怕是音频工程专业的人员,也未必能够听得出。因为编码的研发本身就是有擅长听因编码处理产生的可闻声的听音者参与的,他们听取各种编码,然后选取最优的编码方式。并且,数字编码本身就是通过舍去基于心理声学模型被认为是人听不见的信号成分来进行编解码处理,从而减少数字声频信号的数据大小。所以,比较原始音频与编码音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就音频编码听音的区分,我本人有一些经验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编码后的声音与原始无损音质相比,会有以下特征:
混响方面,编码后的声音会缺乏深度和空间感,或者说声音的可感知空间不够明显。
音色方面,编码后的声音会有点类似“嗖”声,声音听上去会有点断断续续。
高频方面,编码后的声音会有类似于“镲”的声音,还会有类似于“叭”的噪声。
清晰度方面,编码后的声音在瞬态信号上清晰度会有损失。声音会感觉蒙上一层薄纱。

大家可以通过关注以上几个特点,来区分不同码率的音频编码或者是无损编码格式(AIFF,WAV,BWF,APE,FLAC等)与有损编码格式(MP3,AAC,WMA,Realaudio,AC-3,DTS等)。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4

听众

82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0924
发表于 2009-10-12 |
分享,谢谢楼主发布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