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3228|回复: 1

9.七种不同歌唱发声法的比较

[复制链接]

102

积分

3

听众

7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02
发表于 2009-5-23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第九节 七种不同歌唱发声法的比较
    通过对喉的了解,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能动地利用喉器内的肌肉、关节,作用于喉的稳定、上升、下降,声带的拉长、缩短,外展内收,如何扩大喉腔以利于基音发音能力的增长,避免由喉器老化而造成发音能力过早衰退等现象的出现,这是一位好的教师和歌唱演员所绝不应当忽视的重要问题。一般情况下,人们歌唱发音的方法不外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发音方法
  稳定喉器并抬高喉器上方的舌骨后部,抬高会厌及使会厌后倾与喉口咽壁形成倒漏斗式的发音管,也称为基音管(如图八)的发音方法。这是一种最为科学的基 音发音方法。因为这种发音方法依据喉器,并利用舌骨,将舌骨抬高后部,同时抬高会厌,使会厌后倾与喉口咽壁形成发音管口,这样就把喉器周围可供助振的器 官,充分地调动起来,造成基音管去完成发音作用。这一发音方法,不仅加大了基音共鸣腔体,而且在共鸣腔体内,除声带(簧振)完成振动外,后来形成的基音管口,也会出现管口振动(空气柱振)的效果,这样一来,整体喉器就神妙地出现了“双声带的功效(请参看图八).

    为了使读者能更清楚这一发音体的改变情况,有必要再细述一下。从前面的图解中,我们知道,舌骨是长在喉器的上方,如果将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抚摸喉节,顺势向 上移动至有一隙缝处,此处为舌骨肌缝。从舌骨肌缝向上摸,会摸到一块骨片,这就是舌骨。每人的舌骨形感不一样,有些人舌骨后端宽大,有些人舌骨后端窄小。 舌骨前端位于喉节前端的上方稍后一点点,当摸别舌骨前端,再顺序向后两侧摸去,就会感觉到一个马蹄形的骨块这就是整体舌骨。如果用拇指、食指轻轻托着舌骨 后端下方,向上推移,即可得到抬高舌骨后的感觉。
    在以往的教学中,舌骨的作用不被人们重视,但如果要用倒漏斗式的发音管的方法发音,舌骨的作用就不会被教师及演员所忽视了。所以,学习倒漏斗式的发音方 法,首先要从形成倒漏斗式的器官机能状态上去熟悉这一发音状态,去了解这一发音的科学原理。曾有人提出:“舌骨与唱歌,会厌与发音有什么关系?。如果坚持 这样的看法,那末,学习倒漏斗式的基音管发音方法,必定会遇到困难。歌唱发音中,利用舌骨、会厌的道理是:由于舌骨位于甲状软骨(喉节)上方,舌骨和下颔 骨、胸骨及喉软骨相连,也提供部份舌肌附着。当做咀嚼、吞咽、发音等动作时,各部份有关的肌肉运动,舌骨也随着运动,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在发音时使舌骨处于 科学的位置。会厌位于舌根后方,与舌根之间有左、右成对的凹窝,称会厌谷,其后方是喉的入口,吞咽食物时,喉上移,会厌遮盖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喉内。 中医学上称会厌为"声音之户”。由此可知,如充分运用会厌“声音之户"的作用,从思维意念上形成形象感,才有可能进行基音管歌唱发音法的训练。这种基音管 发音法,在我国民族传统演唱中称为”膛音“。咽音练 声法,可以充分的调动人体发声器官及其边缘可供助振组织的效用,去为发音歌唱服务,用基音管方法发声,不太受喉软骨骨化的影响,同时会厌口的形成,又构成 了双声带(声带及会厌口)的共振作用,也可缓冲一些用气过量冲击声带引起病变的情况,因而起到防护的作用,由于此种方法扩大了基音管,所以能量比其他任何 发声方法都强大得多,声音寿命也比其他任何发音方法长久得多;用基音管发声可获得最理想的、真声机能与假声机能结合的混合声,极易得到头腔的高泛音共振,高音区过渡到,头腔时上、下统一,毫无痕迹;基音管方法发声,使嗓音音域宽广,具有金属般的清脆嘹亮、纯净圆润,丰满浑厚,音位高,有强大的穿透力,上、下统一,可柔可刚,艺术表现力强,并可增强嗓音的耐久力,可久葆嗓音的青春。
    用咽音基音管发出的咽音,是艺术歌唱中一种极为珍贵、不可缺少的具有金属般色彩,明亮而非常集中,位置极高的声音,是”声音中的心儿”。发出咽音,不仅要 依靠基音管的作用,而且还要通过正确的呼吸支持才能获得,这就是“唱在气流上”,用气—息吹动声带。从“气”与“声”比例最恰当的情况下,用气息吹动声带可以产生气泡音。开始是大气泡,然后是小气泡,最后是十分密集的小气泡。气息吹动声带的速度越快则产生的气泡越密集。正确运用气息发出来的声音,经过基音管的共鸣,贴着鼻咽腔,反映到头腔,由眉心和头顶部(感觉)飞出,声音坚实,位置极高,穿透力极强。我国老一辈歌唱家,京剧的老生、黑头,昆.腔、梆子、京韵大鼓等剧种的艺人,均能够掌握、运用含有咽音成份的声音演唱。


11412535a-0.png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02

积分

3

听众

7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
第二种发音方法
    在喉器稳定的情况下,以甲状骨和舌骨挤卡,喉器(意念)缩紧,获得振源的发声法。这种方法,如运用得当,舌甲骨呈自然状态,歌唱时挤卡、缩紧力量并不过 强,而形成短管基音管,且下巴放松,声音均能唱在气流上,也属科学发声方法之一种。这种发声方法,虽然没有充分调动人体发声器官及其边缘可供助振组织的效 用,而是运用了短管的科学道理,也能增强发音能量。用此法发声,嗓音清脆明亮、纯净圆润,民间唱法的歌手多采用此种方法。但短管的形成完全依赖着喉,所 以,当喉软骨出现骨化以后,将会直接影响喉器的功能作用,影响短暂的青春靶度,使歌唱音的歌喉过早地失去光泽和活力,歌唱能力过早地消退。
    第三种发音方法
    在喉器稳定的情况下,依靠气息冲击以拉长声带获得振源,这是一种近似纯自然状大嗓的演唱法,某些地方剧种及某些民族的民间歌手,常用此法演唱。此种嗓音结 实明亮,但音位不高,亦不集中,甚而嗓音中常伴有沙哑之声。此种唱法不仅易受喉器老化影响,而且极易引起嗓音喉器的病症。
    第四种发音方法
    在喉器稍有上移的情况下,依靠气息吹开声带,甚而以想象中(意念)躲开声带的方法获得振源,造成漏气、空洞的歌唱。这种方法多出现在女声部,有些女声全声区均 以空洞的声音去歌唱,有些是在真声区内以空洞、漏气的声音歌唱。此种歌声,听来空虚无力,昏暗无光,声音位置多在口咽都,好似有层薄纱遮盖着一样,虽然在 高处也能出现亮音,但听来不爽,穿透力不强,极易受软骨骨化的影响,嗓音歌唱能力过早减退。一些所谓学习西洋唱法的女声,常犯这种由于概念和认识的不清而 导致的弊病,致使长时间真声机能不能充分应用,真假声结合的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嗓音极易苍老。
    第五种发音方法
    以舌根和喉口咽壁的挤卡获得振源,此种发音状态是歌唱中的弊病,多出现在演唱高音时(中、低音声部演员演唱低音区 时也有此种状况)。由于基音管效能不强,或某些原因使基音管发音失调,但又要唱出具有基音管发音质色的声音效果和达到足够的嗓音音量,因此,舌头就出现了 后堵,以使舌根和喉口咽壁的挤卡,去代替基音管失调,效能减退后的不足。这种声音,高音的头声位置不高,而且色彩暗淡,出现闷罐声。音质不纯,有时伴有杂 音,声音穿透力减弱,直接影响高音音域的继续扩展。近年来声乐教师们,已能认识到舌头后堵的唱法,是歌唱的弊病,而要加以克服。但一些戏曲演员和歌唱演员,往往在唱到高音或低音声区时,出现舌头不自觉的后堵,应加以重视、克服。
    第六种发音方法
    以甲状骨、舌骨、舌根、喉口咽壁同时挤卡,获得振源,这种演唱方法也是歌唱发音中的一种弊病。在演唱高音时用此种方法,会产生听觉上的错觉,好象很有管状 发音成份,其实认真仔细地分辨就会发现,这种高音的音响效果是位置较低的横向音。在整体演唱声区中,差异很大,上,下(高低)音区很不统一,而且往往是随 着歌唱时母音及音高的不同,而发生前、后、亮、暗、虚、实的变化,致使声音不统一。用此种方法演唱极易受喉软骨骨化的影响(尤其是男高音),会使嗓音演唱能力过早减退。
    除以上六种方法外,在这里我还要谈及一种唱法,我把它称为噪乐轻唱法。噪乐轻唱法,主要指资本主义社会里,酒吧、舞场已商品化了的那种演唱方法。这些唱法在世界各地有一定的市场,为此,我们对其也应有一定的分析、研究。
    噪音是 由于发音体的振动无一定规律,音波错杂不齐所致。有些噪音可使人心烦意乱,如铲锅底之声可使人心如刀割无法忍受,有些噪音,如电影中的恐怖配音可使人心惊 胆战,也有一些噪音可使人为之动情,这就是某些轻噪音,例如悲哀的哭泣,低微的切切私语,小孩的撒娇声等......。在资本主义国家一些酒吧舞厅里的歌 女,就是利用这种轻噪音的特有效果,合以低微沙哑并带有挑逗调情的媚态语气,在歌曲演唱中,过份夸大停留在语音中的辅音部份,并伴以各种拨、弹、敲、打电 声技术的助唱,引诱人们兴奋扭动,以达到刺激人的目的。
    歌唱基音获得的方法,不外以上七种,而我们的结论是:稳定喉器抬高舌骨后部,抬高会厌,使会厌后倾与喉口咽壁形成管口,构成倒漏斗式的发音管,也就是我国著名嗓音专家、歌唱家林俊卿博土倡导的咽音练声方法,是各种方法中最为科学的一种发音方法。
    咽音作为歌唱练声的一种手段,在当今虽不是新鲜事,但常波当成“怪事“而误解。这主要是由于对咽音的科学性及学习咽音的目的、意义不甚了解所致。当然 “纯”咽音的尖锐刺耳,加上练习时,为了寻找声带拉长、缩短、边缘变薄和会厌与喉口咽壁形成管口的内在变化的感受而做鸵辅助动作过大等原因,也使一些同志 惧怕。据笔者所知,从国外请来的一些专家在我国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也往往用上一些张大口、摇下巴、摸(捏脖子等”怪象“,或以手治的办法,辅助学生掌握发音技术。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一些专家大师们,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获得高位置的头腔共鸣,要求学生唱高音要带有尖、高、脆、亮的音色,甚至主张用带鼻音(这一词意本是指不正确的声音效果。鼻音之所以错误,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音波到了鼻腔之后,受到了阻碍,成为伤风感冒时所发出的那种不畅通的杂问音)的音色去练习,或者要求学生运用高鼻音来练习歌唱,促使歌声中获得带有结实的“心儿”的声音。
    由此可见,无论是要求寻找鼻音也好,或是寻找“心儿”也好,并不是让学生学习(模仿)那些不正确的发音弊病,而是为了启发学生去感受、追求歌声中的咽音成 份,去寻找集中、脆亮的音质色彩。咽音也好,鼻音也好,“心儿”也好,或者是其他什么词儿,只是不同的老师在各自教学中用词的不同而已,实际效果却是相同 的。
    咽音发声方法,是有理论、有方法。有手段、有规格,是看得见,摸得着,意识得到的一个新课题,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应当敢于接触它,敢于去探索,敢于在学习实践中去验证它。
    咽音从发音机能上来看,好似是“反自然”现象的发音方法,但它的确是一种能很快获得高出自己原有嗓音音域好几度以上,而且音质含有金属般脆亮、集中,位置 又高,穿透力又强,训练耐间又短,而学习收效最大的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在一些领域中,很多所谓”反自然”现象都是取得成功的依据。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