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39639|回复: 4

[资讯] 什么是五线谱

[复制链接]

267

积分

2

听众

0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67
发表于 2005-6-27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五线谱/ B  _$ q5 V# C
5 i+ `# R+ v9 v3 Y) |4 L" C
five-line staff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 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  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  种方法。
+ `/ u; s* X: }. F; L0 b
5 u4 z/ z9 I- o: U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1线、第2线、第3线、第4线、第5线和第1间、  第2间、第3间、第4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  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  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各代表1个  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  号有 3种:高音谱号,亦称G谱号;低音谱号,亦称F谱  号;中音谱号,亦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  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  中常用的有5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  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3种  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  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  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
% l% V1 U0 G: p0 ?$ P, p* @" f" u: t! i: M4 T
五线谱一般分类为:①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②分谱,分别记载每种乐  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③大谱表,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  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  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  谱表。! E5 N/ s$ E# ]$ P! u  p
8 F/ p  D* J6 h" ?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从 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于欧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1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圭  多(阿雷佐的)逐步发展成4根线。规定音高为d、f、a、  c,并将f线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成为五线谱中高  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13世纪有人使用第 5根线,成  为五线谱的前身。16世纪又有加线的办法,使音高的记  载更完备。 5 Z4 V4 ]' V4 I, h
有量记谱法为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这种记谱法用音符、休止符和记号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是对  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涂以黑色的,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称为有量白符,  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使用到17世纪左右。
( i7 q6 [* s1 y, _* U5 k$ Y$ W3 `' b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而沿用至今。如小节线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号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号取自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号源于纽姆谱,17世纪  系统化后用于五线谱。五线谱所用的音符及休止符各有  8种。五线谱记谱符号见附录:音乐记谱常用符号。9 Y$ E) x0 m# m& z# F. d4 z! k

1 Q/ W3 F4 `4 A7 M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五线谱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则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而有所推广。在五线谱  之外,也存在各种线谱的体系。除纽姆谱外,16世纪中  意大利及英国曾使用六线谱及七线谱供管风琴之用。20  世纪初,有人立足于对五线谱进行改革而作过种种多线  谱的尝试,但都昙花一现,未能普及。
( {; o& ?: [  \' s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67

积分

2

听众

0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67
 楼主| 发表于 2005-6-28 |

7 A; v% x- v7 o0 L* v4 D; F五线谱常用符号和术语3 l3 _* [0 a* O. T2 I6 ~

4 k9 i/ ^3 \0 U! B
, [/ k& f1 x. A( Z/ w; D% F5 @$ a6 Y9 W* o6 e+ P
符 号 说 明
: m) C2 I, k+ o, a0 空弦,即左手指不按在指板上,拉奏某根琴弦。
  E; z& |( \: }$ q1 1指,即左手食指按在指板上。
6 v8 A, H9 Y9 G; V2 2指,即左手中指按在指板上。8 S4 C8 i) S/ ^% @) h
3 3指,即左手无名指按在指板上。
9 F+ f- V7 {& f  P6 y5 {' o4 4指,即左手小指按在指板上。
8 b8 z$ L/ v. }1 ?- ?! I% UI E弦,即最细的琴弦。
; Q( ?% E1 u3 Y, Z3 n) eII A弦。
. ~* L# W; `4 tIII D弦。
" Q( ~7 y5 }" n4 B9 oIV G弦,即最粗的琴弦。
  ?! k3 s9 p. ^8 k: U表示往下的方向拉奏。
* s/ h5 v; B- l% e- _表示往上的方向拉奏。
. F/ t) V% p, H全 表示用全弓拉奏。( n, X% B7 i1 o
上 表示用上半弓拉奏。
: V9 M9 O7 o: N4 v& f4 _下 表示用下半弓拉奏。
: m0 S$ W# D. [6 v
- U& ]( j1 a0 u$ c全 从弓根开始向下拉到弓尖。
. n6 R) e: N- N, i2 N) E% h* Y' @: [. L+ f4 b! c
全 从弓尖开始向上拉到弓根。
/ s; T4 N8 Y: M* [
* D& b5 o! s# m5 H) Z' I' {8 g) E! R+ w上 从中弓开始向下拉到弓尖。- Z- B/ F8 O2 H9 f! I) E
* U) q: r! |& V) q
上 从弓尖开始向上拉到中弓。7 h& g/ Z  [+ J3 e1 ^6 F4 c

  C  ^. k9 t' Z3 X1 u: e下 从弓根开始向下拉到中弓。$ P# U$ P* t4 B3 V: P

7 G! T( t5 R& N4 F下 从中弓开始向上拉到弓根。
1 g. W  y$ p/ Q. U; d* J" ?4 G/ G; p0 ~' O
乐曲体裁与名称: h: x2 Q! Y. f( f- z: S

) ^% V: C  R& g% d( A! E5 V( l1 V
" v0 `1 l  O! _! x: Z( J, l( HBallad 叙事曲
; u) D" I2 `9 M0 L& dBerceuse 摇篮曲+ j) X+ y0 C- F8 H
Concerto 协奏曲! l4 {/ J- t  Y6 I2 A
Etude 练习曲* S% L1 `; Q$ }) ]% J! ~
Fantasia 幻想曲
" }5 ?: C7 V( t+ Z5 [9 HFugue 赋格2 h, r0 c0 `- _2 a: R7 b! c
Gavotte 加沃特舞曲
& a! R7 U+ w! |7 TImpromptu 即兴曲" k& F* i8 F8 A1 y$ }1 N
March 进行曲& G0 J* Q3 `' J+ H0 Y
Mazuka 马祖卡舞曲& P9 A6 Y* `+ V% v
Polka 波尔卡舞曲
  B" j  C7 f0 j0 V: z* I6 YPolonaise 波洛奈兹舞曲6 f! i; r* |* n6 N- J
Prelude 前奏曲、序曲
# |6 ]" M& N* oRondo 回旋曲4 P: ~* n" Z: h! W" p
Rhapsody 狂想曲
2 w: D. V, A4 \: L$ k7 V0 TScherzo 谐谑曲, m1 h  i/ A7 s! V( l
Serenade 小夜曲
( w% G, D5 ^0 q9 U* F$ F4 GSonata 奏鸣曲9 C1 u8 F1 N+ q* Z% a
Sonatina 小奏鸣曲6 z6 @2 }9 j& L. S: g  R& r
Suites 组曲
3 W/ z$ S/ U! s& rSymphony 交响曲
- T- _7 ]) i; Z5 A/ d9 SSymphonic poem 交响诗$ w5 Z8 }' o1 b0 B6 I/ d
Variation 变奏曲
" Q  b* g! n. f* k/ bWaltz 圆舞曲
; J) f+ _, Z0 m: w2 p/ |* c. bBallet 芭蕾舞剧! e, d9 C! M/ J' ?5 M5 F
Choral 合唱、众赞歌3 I8 t9 b3 w2 ?  {0 y2 b. m
Opera 歌剧
; o* B2 F: q2 j; Y$ r0 QOrchestra 管弦乐队  o9 G8 g) ]$ h
Music theatre 音乐剧0 Y/ |4 N* T/ u+ F4 L+ M
Duet 二重奏# o0 T6 G! r4 X9 {* r' c) P. W- ?
Solo 独奏3 V& E' y3 E4 j! f) `4 L
Form 曲式. b) z' K6 R+ Q2 y$ E2 a' E0 c1 {. m
Subject 主题6 k* a/ Y6 k: G' I
Theme 主题3 L9 n8 d& @6 ?5 v0 [1 y
Motive 动机+ x& u. b. R  N, ?3 [- a
Exposition 呈示部
9 l' p' x- Y1 P. k9 x) p/ l& p% G& IDevelopment 展开部
% D2 m$ d9 _( m. Y( a4 c% ~Recapitulation 再现部" L0 A  S' x) y
Tutti 全奏
: ]+ m, s( r# n6 S6 p6 i8 |6 }+ T' U) b$ Z, |! e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67

积分

2

听众

0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67
 楼主| 发表于 2005-6-28 |
*************************************" O  r/ V5 h- d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音乐所使用一种记谱方式。他的历史相当久,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的四线谱。不过目前的体制,大约是在十六世纪所底定的。6 [" b) \, f' v& W. _6 P. ?" x
$ ]' Q2 D# I" }/ M) R9 {
而简谱的起步较晚,在十七世纪时由法国出现,其后经由多人的改良,到十九世纪下才逐渐底定其规格。并传入日本,再传入中国。其实大约是清末民初的时候。+ K9 [" O0 z" i' N
) o& Y6 {' [- \) a4 d. s
目前使用简谱的,大概以有中国人的地方最多了。除了国乐以外,流行歌曲,吉他,甚至于在大陆有些合唱等等,都使用了简谱。
+ ^. E0 n8 q6 `& n6 S/ O
; }9 W8 x0 O$ X2 ]5 N对于大多数由业余开始学国乐的人来说,简谱还是最先入门的一种记谱方式。而音乐班的学生,如果是从小学起的,则有些直接就使用五线谱,没有使用简谱。如果是在大一点的,则可能是两者并用。
3 ]( _5 Q" x& X9 P) p# Z: j6 E+ G. E$ _0 W3 d' j
所以,以我的经验来说,有人只会看简谱,拿到五线谱就得翻成简谱才看得懂;有的人只会看五线谱,跟他唱首调旋律他还会被搞混了;有人两种都可以看,但是其中一种看的速度与正确率较高。. I! L! J3 M& ^5 k3 V" }0 `' S& u1 B
0 D/ X9 m& G# x% s7 s: s
第一种人以一般社团的人士居多,第二种则以小学音乐班居多,第三种就是像我们这样演奏需求较多,或者是社团中比较有心的人了。% N/ s' ]0 l9 [9 u3 K

' u6 k+ ^3 H& _有人支持五线谱,甚至完全不知道简谱是怎么回事的,也大有人在。有人则是支持简谱,认为易学易普及,也没有什么是简谱办不到的。& C; ?& m5 t/ e
. Q# j; f- I; v8 k) i
- l5 p7 p% _0 }4 M% W; w* S* @" P$ Q
最简单的c大调就是:左边那个绕圈圈的符号旁边#和b都没有的情况下,上面数下来第一根线上的音是fa,第一根线和第二根线中间的是mi,第二根线上的音是re,一根根这么数下来就是do,si,la,so...上面的一次类推。- z) ?! b6 \) O3 e/ c5 G
#是升半度音,b是降半度音。: Z' x& t& ~4 H
************************+ J8 j  L+ @1 w: U+ u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象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乐谱。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也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比如我国优秀的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他从小爱好音乐,勤于学习,既能唱又能演奏,当时当地的乐器样样精通。群众非常喜欢听他的演奏和演唱。他能奏“十番鼓”,“十番锣鼓”,又掌握许多民间唱腔,还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及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和一些优秀的民间唱腔,他所创作演奏的作品,个个是精品,但由于生活所迫,流落街头,成了一个街头流浪艺人,受尽欺凌与压迫,受尽了折磨,刚刚解放就病故了,仅留下了有限的曲目,带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人世,再没人记得这些。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失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遗憾。, l1 a- K$ F0 v4 k
- m+ @0 f# P& j  c4 W
乐谱实在是保留曲目、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万

积分

6

听众

-75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8268
发表于 2005-10-22 |
[em01][em01]哈哈~~```````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710

积分

3

听众

-709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710
发表于 2005-10-24 |
喜欢!!!学习!!!好棒!!!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