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8143|回复: 1

[资讯] 音乐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有什么不同?

[复制链接]

191

积分

3

听众

11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91
发表于 2009-3-28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音乐课程总目标是从宏观的角度规定某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音乐课程学段目标是从中观的角度规定某一教育阶段的特定学段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阶段性结果。
+ \+ N4 t: L* Q0 U  学段目标的制定受制于学生年龄特征,须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同时,也应注意音乐课程设置与安排方面的影响。例如,音乐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总目标是“丰富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等,但在不同的学段中被分解为更为具体的子目标:开发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1-2年级),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3-6年级),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能力(7-9年级)。
& R" B) |- h. `* ^: ^- n5 W  三、音乐课程目标为什么要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来分类?   i1 m. R; d* O# X: u- ^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段表述实际上包括和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 W7 n! N  s/ m$ W1 p: \2 L  这种新的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体现了新的知识观和学生观,体现了在人的发展中多维目标的整合,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课程目标体系的要求。
1 L+ k" j, L& t+ Y! o8 x& q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指向单一的认知领域,把课程视为知识,视为学科,知识为中心、知识标准化、知识统一化支配着课程构建、设计与实施。这种单一、片面的课程观所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它加重了基础教育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造成了课程结构突出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等一系列的问题。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91

积分

3

听众

11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9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8 |
新的课程观建立在对传统“知识本位”、“学科本位”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突出“以人为本”和强调课程的整合。具体来说有着下列内涵: : Y! C' }& V' P6 R) V. x

$ h' W. X2 W- |2 \7 f  1. 学生是课程的核心。课程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作为依据,既要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又应立足学生未来生活的构建。它关注学习者的兴趣、态度和需要,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关注学习者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关注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以一种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学生是课程的核心”并将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2 t' `' p; W- f2 s
' S, P9 y' `6 t1 z/ L+ L  2. 突出课程的整合。课程目标的设计建立在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怀上,而不仅仅是认知性目标。过去,像智力、能力、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均被排除于课程目标之外,其价值成为知识的附庸。而新的课程观在体现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的同时,必然要导致课程目标由单一的认知性目标转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多种目标的有机整合。这是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