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音频插件联盟,正版插件,欢迎大家选择!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2476|回复: 0

[音乐] 京胡伴奏“无曲谱”的思维规律

[复制链接]

699

积分

1

听众

15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699
发表于 2005-6-21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作为京剧音乐艺术载体重要组成部分的京胡伴奏,在历代著名京胡琴师的舞台艺术创造实践中,沿袭了“口传心授、师徒相承”的口头传播方式和“向无曲谱,只沿上俗”的民间特征。面对几百出京剧传统戏和不同行当、不同流派的特定唱腔,从不看谱演奏,并能与演员“严丝合缝”、“珠联壁合”,展现了精堪的琴艺和惊人的记忆力,并一直延续至今。哪怕是现代京剧,排练时看谱,演出实践中也要“脱谱”演奏。这在专业剧团和“票房”中,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章法,谁若看谱伴奏,就会视其为“外行”。这种文化现象,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却体现了中国古典单音性音乐体制“线型思维”的美学原则和戏曲板腔体音乐结构的独特思维方式。
    徐兰沅先生曾说“从前识简谱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我们京剧界简直可以说没有,就是懂工尺谱的人也很少能把过门与唱腔完全记成谱。因此,你要学会一个过门首先要用耳朵听熟,然后再在胡琴上摸音位,最后才能达到熟悉。”又说:“‘胡琴是易学难工,昆笛是难学易精’。所谓昆笛的难学易精,因为昆曲的曲牌多,有定谱,初学时比较难,学成以后在舞台上伴奏时,与演员共守一谱,这时就较容易了。京剧里的唱是有‘法度’而无定谱,腔调简单,初习容易掌握,当与演员结合时,每一个演员都有自己表达感情的唱腔。胡琴的托腔不能有丝毫之差。除此而外还有需要根据感情变化的过门,这就难了。”(《徐兰沅操琴生活》)他认为,京
剧音乐形成了一定的程式,而这些程式又是千变万化的,称之谓“有规律的自由运用”。也就是说唱腔经常变动是无法记谱的,但唱腔上句、下句的起落音及板眼节拍,是丝毫不走样的。说明了板式变化体音乐结构的基本规律。
    京胡琴师在伴奏实践中“不看谱”的思维方法,是记唱词而不是记音乐。徐兰沅最初为谭鑫培、陈德霖操琴时,总觉得自己“浅薄幼稚”,下决心从两方面来充实自己;一是逐步熟悉唱腔的词意,因当时对唱腔完全是从音乐上去理解,词意很多都还不懂;二加紧锻炼胡琴技巧,专替人调嗓,吸收新腔,他认为,决不能停留在被人称为“大路”琴师的地步上。关于“大路”琴师,李慕良先生在同程砚秋先生谈及琴师伴奏水平的等级时的“中等”琴师,是一致的;他认为“下等的,是跟不上唱而不相称,这就谈不上保腔托调了;中等的,是你怎么唱,我怎么拉,也可以达到‘严丝合缝’,这仅仅是跟腔跟调缺乏感情;上等的,是在保腔托调的前提下,胡琴一出音就能触动演员的感情,使伴奏起到带动、助兴的作用,演员唱的舒服,韵味十足,发挥的充分。”(《李慕良操琴艺术谈》39页)“大路”琴师,能做到“你怎么唱,我怎么拉”,是从音乐上理解,靠的是“抓腔”。因为过去的京剧演出是从来不排戏的,即所谓“台上见”,就需要琴师多记腔,在平时的为演员调嗓中积累唱腔。在演奏技巧上,能随着演员的唱腔应变,做到“耳快、心快、手快”。要掌握各种板式的起、落规律,唱腔落板或落眼上,都有相应的过门,绝不能“没板”。就是“上等”的琴师,在为配角伴奏时,也得靠“抓腔”。其思维方式,就是在唱腔旋律上来区别各行当、各种流派的唱腔和伴奏特点。
    作为综合艺术思维的典范——京剧,为解决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的时间流程与空间转移,充分发挥了整体构思和形象思维的主导作用,表现了音乐戏剧性的综合美。京剧音乐不同于一般的音乐(纯声乐、器乐),它来自情节,从属于情节,同时又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必然受到一定的人物性格和规定戏剧情境的制约。京剧曲谱,也不是一般的乐谱,而是一部有着特定人物性格,展现戏剧性音乐形象的绚丽画卷。是戏剧人物的心理动作、形体动作、语言动作和音乐动作互相渗透、结合而形成的音乐戏剧性动作体系。音乐伴奏在京剧中,并非只是烘托戏剧气氛的手段,而是具有特殊思维规律的综合艺术美。京胡伴奏“无曲谱”或“不看谱”,正是适应了京剧综合艺术美的自身规律和思维方式。然而,京胡伴奏为什么是“有‘法度’而无定谱”、“昆曲的曲牌多,有定谱”,所谓“胡琴是易学难工,昆笛是难学易精”呢?这将涉及中国戏曲音乐的两大音乐结构,即板腔体与曲牌体;昆曲标志着曲牌体的完善和成熟,而京剧,则是板腔体发展成熟的标志。(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