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3939|回复: 0

[原创] 触觉与视觉哪个更准确

[复制链接]

183

积分

2

听众

-1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83
发表于 2008-11-26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触觉与身体的关联更直接,更紧密,更真实,更准确。
我们闭上眼睛用手去触摸一个物体时,能够知道物体的形状、大小、软硬并对触摸到的特征记忆,当我们再次触摸到这个物体时就会通过记忆的特征识别它。如果这个物体是一种内部有特定香味和甜味的食品,我们可以掰开这个食品闻到它内部的香味和品尝到甜味,同时对这个食品的香味和甜味记忆,这样当我们再次触摸到这个食品,只要识别出这个食品,不用掰开就能够知道它内部的香味和甜味。这时我们会发现同样地触摸这个食品和周围的物体但对这个食品有了更多的感觉和认识,我们对这个食品的感觉不再是单一的触觉而是触觉、嗅觉、味觉的综合感觉。
触觉是接触、滑动、压觉等机械刺激的总称。多数动物的触觉器是遍布全身的,像人的皮肤位于人的体表,依靠表皮的游离神经末梢能感受温度。痛觉、触觉等多种感觉。触觉往往是动物重要的定位手段,这可从除掉触须的猫和鼠的莽撞行为被显示出来。主要以触觉来认识生活环境及其变化的动物(如丝蚓)称为触觉动物。各种动物的直立反射和昆虫的飞翔运动也是因对足端和腹面的触刺激的消失而诱发。在通过“蜂舞”对有关蜜源的距离和方向的报信中,触刺激也是主要因素。尤其鱼类的侧线器官作为所谓远距触觉装置,对外界的辨别具有重要的作用。至于人的作为皮肤感觉的触觉、压觉,已鉴定为感受器的有四种触觉小体和毛根的游离神经末梢(触须)。压觉感受器的帕氏小体也存在于皮下各组织中,与深部感觉有关系。对于人,构成触(压)觉刺激的是身体表面压力的梯度,因为尖端的接触特别有效(尖端0.5平方毫米阈值最小)。
当多细胞的生命体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候,生命体表面的一些细胞便开始拥有了特殊的功能。当外界的物体触及了它们,它们就立刻产生了化学反应。在细胞体内,一个分子将信号传递给另—个分子这样传递下去,终于有一些特定的分子产生了特定的化学反应链,由此而形成了特定的反应动作为生物感受本身特别是体表的机械接触(接触刺激)的感觉,是由压力和牵引力作用于触感受器而引起的。当作为适宜刺激的外力持续作用或强力的和达到比较深层的情况下,则称为压觉。若以神经放电的记录作明确的区分时,对持续性刺激神经放电则称为压觉,而非持续性的少量放电称为触觉。压觉放电的适应慢,触觉适应快。触觉从进化上被认为比压觉更高,一般神经纤维的直径也粗。这是一种在动物界广泛分布的原始的感觉,可诱发出身体收缩、蜷曲等简单的非定位性运动反应、全身僵直、身体的自切、变向无定位运动、接触倾斜性、负的接触趋性等各种防御反应;相反,具有向刺激部位作出反击习性的动物也不少。
正常皮肤内分布有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它们的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广泛地分布在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内,以感知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引起相应的神经反射,维持机体的健康。因此皮肤有六种基本感觉,即触觉、痛觉、冷觉、温觉、压觉及痒觉。
触觉是皮肤基本感觉之一。皮肤表面散布触点,触点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直径可以大到0.5mm,其分布也不规则,一般指腹处最多,其次是头部,而小腿及背部最少。所以指腹的触觉最为敏感,而小腿及背部最为迟钝。用线头接触手指腹会有明显的触觉,而接触小腿则完全无知觉。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打麻将时不用看牌也可以通过手指触摸知道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牌,而用两个相距0.5cm的钝针触压背部皮肤却误认为是一个物体的原因所在。
在人体的感觉器官中,触觉是人们很少探索和研究的科目,然而,触觉对于人体健康却是十分重要的。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人的神经系统和皮肤之间有着十分重要和密切的联系。生命初期,处于母体子宫中正在发育的人体胚胎由三层特殊的细胞组成。第一层(中胚层)将形成肌肉和骨骼。第二层(内胚层)将形成人体内脏器官,如胃、肠和肺等。第三层(外胚层)将形成人体神经系统和皮肤。因此,人体皮肤与人脑,是由同一组织产生出来的。皮肤可以看作是人脑的外层,或是人脑的延伸部分。皮肤的极其丰富的感觉感受器就是有力的证明。
触觉,是人类的第五感官,也是最复杂的感官。触觉中包含有至少十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皮肤上有数百万计的感觉末梢。每一小块皮肤都与另一小块皮肤不同。每一小块皮肤上感觉器官分布的数量也不同,因此,对于疼痛、冷、热以及其他的感觉也不相同。如果两个手指并成一对或两指同时按在一个人的后背上,他或许不能断定别人是放了一个手指还是两个手指。人的背部的轻度触觉末梢器官要比分布在皮肤其它部位上的数量少。病人对于背部疼痛的确切位置常常说不清楚就基于此。但奇怪的是,这块缺少触觉末梢的区域,反而特别容易收到心理上的效果。
触觉是皮肤觉中的一种,是轻微的机械刺激使皮肤浅层感受器兴奋而引起的感觉。触觉感受器在头面、嘴唇、舌和手指等部位的分布都极为丰富,尤其是手指尖。人们自身的触觉对机体是有益的,如经常伸一伸懒腰、半躺在摇椅上前后摇摆,可以松弛神经系统;经常进行桑拿浴、淋浴、擦身和按摩,可以使痉挛的肌肉放松下来。
触觉还有着更为神奇而崇高的作用,即用来表示亲密、善意、温柔与体贴之情,是启迪人们心灵的一个窗口。如医生用温暖的手触摸在病人的面额部,看其是否还在发烧,病人会为此感到欣慰;如果医生悉心照料一位卧床不起的病人,为之翻身、按摩和擦身,病人会对此难以忘怀。
如果你将一只友爱温暖的手搭在处于困境的朋友肩上,可以使他振奋,给他以勇气;如果搭在处于紧张和焦虑不安的朋友肩上,可以使他肩部的肌肉放松而感到轻松;当朋友之间满怀热情地紧紧握手时,人会觉得更亲切,当人们哭泣时,为他们擦去眼泪,会令人感到无比安慰。恋人与夫妻之间除了需要经常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还需要出于忠实、真诚和爱情而产生的恋人间的相互拥抱和夫妻间的相互新热,这使人体验的不是色情,而是一种颤动心灵的冲击,它会使爱情的暖流默默地注入双方的心田,使人感受到爱情的力量和婚姻的幸福,使生命永具吸引力,使生活永远甜蜜、纯净。
当一个孩子因受到惊吓而畏怯、恐惧时,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将他抱起来,紧紧地拥抱着他,并且亲切地亲吻他的面孔,孩子便会意识到人们在保护他。有人认为,“没有触觉”的社会是一种病态的社会,因为它忽视了人的肉体和感情系统的需要。但这并不是说人们可以毫无禁忌地到处触摸所有的人,而应在修养、内涵、气质以及自尊自爱的基础上,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把握好距离度。
视觉是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觉器官(眼)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中枢有关部分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后获得的主观感觉。人所感知的外界信息有95%来自视觉。
人的眼可分为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视网膜和折光(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系统两部分。其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70-740纳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光部分,约150种颜色。该部分的光通过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成像,经视神经传入到大脑视觉中枢,就可以分辨所看到的物体的色泽和分辨其亮度。因而可以看清视觉范围内的发光或反光物体的轮廓,形状,大小,颜色,远近和表面细节等情况。
人眼能看清物体是由于物体所发出的光线经过眼内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发生折射,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能将光刺激所包含的视觉信息转变成神经信息,经视神经传入至大脑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因此视觉生理可分为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过程,及视网膜感光细胞如何将物像转变为神经冲动的过程。
视力指视觉器官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视野视野是指单眼注视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能看到的范围。临床检查视野对诊断某些视网膜、视神经方面的病变有一定意义。
暗适应和明适应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室时,最初任何东西都看不清楚,经过一定时间,逐渐恢复了暗处的视力,称为暗适应。相反,从暗处到强光下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不能视物,只能稍等片刻,才能恢复视觉,这称为明适应。暗适应的产生与视网膜中感光色素再合成增强、绝对量增多有关。从暗处到强光下,所引起的耀眼光感是由于在暗处所蓄积的视紫红质在亮光下迅速分解所致,以后视物的恢复说明视锥细胞恢复了感光功能。
“身体”是知觉现象学的核心范畴和基本概念,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知觉现象本质上都要通过“身体”才能显现。没有身体的知觉是不可想象的。知觉现象首先是由“身体”体现的、“具身化”的知觉。最直接的“身体”体现是身体与身体、身体与世界相互“接触”的“触觉”经验,在所有知觉现象中,“触觉”现象应该是原初的知觉。身体的直接接触是知觉的最初原因,身体的触觉和触觉的身体在知觉现象学中具有奠基性地位,知觉现象学首先应该表现为“身体”体现的“触觉”现象学。在以往的知觉现象学研究中,由于认识论的视觉模型和意识哲学模式占主导地位,身体的“触觉”和“触觉化”的身体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