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3652|回复: 1

[资讯] 什么是煲机,为何煲机以及怎么煲

[复制链接]

2996

积分

3

听众

-386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2996
发表于 2007-7-27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点击上方“音响烧友站”免费订阅
☑煲机中常见的几个低级错误
☑一套可用于煲耳机的参考方案

  我是一只新的AKG K66,主人最近刚刚把我从商店里买了回来,原因是我那个商店里展示的孪生兄弟在中高频和声场定位上的表现都让喜欢蔡琴阿姨那样女声的主人满意。可是回家后主人把我接到他的主机里只听了一会就把我放在一边了,我听见了他轻轻地叹息。我知道这不是我的错,我和在商店里Show 的那个兄弟都是从AKG 的工厂里走出来的,从个体上讲我们没有多大差异。只是生命在于运动,耳机也不例外。我们耳机由于自身的“生理结构”的原因,导致我们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振膜的表现。我因为一直在商店的货架上压根就没有运动,所以我的振膜在这个时候还没有舒展开,紧绷绷的,出来的声音自然是高音带毛刺,中频干涩,低频缺乏细节,表现当然不如我那个在商店展示的孪生兄弟了。好在主人在论坛里查找如何让我运动的方案了。他先找着,我在这里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煲机”容易犯的低级错误和常用的“煲机”跟大家聊聊,也顺便祈祷主人不要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煲机”常见的低级错误
  200 元以上的耳机很多返修都是因为煲机的时候方法不当导致的。这并不是说煲耳机是一种危险行为,只要方法得当,煲好后的耳机一般是几年也不会坏的。
你知道吗?
经过煲机的耳机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性能!新耳机的振膜是有一定硬度的,由于这个原因,必然导致声音再现显得比较生硬。“煲机”正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放音,让耳机振膜逐渐舒展的一个过程。而且针对每一种频率的声音,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煲机。只有经过这样的一个“煲”的过程,耳机才能更好地再现各种性质的声音。这就好像新买的汽车需要“磨合发动机”是一个道理。
低级错误一:“煲机”音量大不得
  一些朋友因为心急,往往喜欢把音量开到最大然后用一些重金属之类的音乐来煲机。这简直是拿刀在谋杀我们,因为耳机的振膜在没有运动开的时候是很脆弱的,大的音量和过多功率要求相对中高频声音要大很多的低音都可能造成损坏。我在店里的时候就看见很多因此出现爆音而牺牲(返修)的耳机。其实等耳机的振膜活动到比较柔软的时候,一般的音乐无论高低音频都很难叫它很受伤了。我建议大家使用蔡琴的《银色月光下》、Bandari 乐队和其他一些相对舒缓的音乐,在1/4~1/3 音量下煲机,等播放了20~30 小时之后可以把音量稍微加大一些来播放TIS 公司的CD ——《黑毒》继续煲机,这张CD 不仅仅非常适合煲机,而且还非常好听,大家可以在煲机的同时好好欣赏一下。
低级错误二:“刚、猛”音乐未必好
  一些心急的朋友经常为了缩短煲机的时间,还喜欢一上来就用一些比较刚猛的摇滚、黑人或拉丁音乐来煲机。其实这样也比较危险,因为新耳机的振膜边缘是比较紧的,弹性大而顺性小。这样的刚猛路数还不是很适合热身,如果低音过强,甚至可能将耳机的音圈震散或振膜开胶。总之,越是高档的耳机越要小心地煲,因为它们太敏感了。一不小心就很可能留下一些音质瑕疵,让你听了就遗憾。为了安全,我喜欢用一些比较轻柔的音乐或是干脆用白噪音(就是收音机没有找到台的时候发出的那种沙沙声)来在最初的二三十小时中煲机。等振膜的顺性改善点之后在更换一些动感稍微好点的流行乐或钢琴曲。
低级错误三:更低的声音你听得见吗
  一些的新烧友总是对摇滚乐那强悍的低音很感兴趣,由于这些入门级的HiFi 耳机在频响方面的指数几乎都能够达到2 0 H z 左右,所以这些爱好者拿到之后,一般是很急切地拿一些超低频去测试一下耳机的“下潜深度”。一些偷懒的人甚至用Test Tone Generator 一类的“音频发生器”软件,发出一个固定的很2 0 H z 音频来测试或煲机,假如听不到声音就提高音量直到听见为止,但是这样做真的很危险。因为20Hz 是人类的听音极限,就是说在20Hz 时人类的耳朵刚刚开始有知觉(有些人根本听不见,我的主人用AudiotrakMAYA 7.1 声卡测试我的时候就没有听见20Hz 的声音)。举例来说人耳对3000Hz 的灵敏度与对20Hz 时的灵敏度会相差20~80dB,我们知道灵敏度每相差3dB 推动功率就差两倍,同样的,差6 d B 就差4 倍,差9 d B 就差8 倍。那大家估算一下如果你要听到2 0 H z 要输入多大的功率(开多大的音量)?而且2 0 H z 的信号势必要使振膜的振幅极大、同时音圈的阻抗降低,电流急剧升高,使音圈发热变形,进一步导致振膜变形,造成破声、蹭圈等永久性破坏,即使是短时间的试听也会使音圈打底的。

小知识
打底:用来形容音箱发生问题的专用词。这种问题一般都指音箱的喇叭(单元)的振膜由于震动幅度太大,导致拍打箱体而造成的“啪啪”声杂音。一个音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可能是低频音量过大,喇叭承受不起这么巨大的震动幅度而残生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喇叭单元的振膜已经破损、脱胶造成的。
我的“运动”方案
  刚说完几种常见的低级错误我就感觉到一阵很舒服的电流, 蔡琴阿姨《被遗忘的时光》已经冲口而出了: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我的新搭档—— Audigy 2ZS 悄悄地告诉我,它在使用25% 音量来播放蔡琴阿姨的专集。大约播放了十几个小时这么柔和的女声之后,主人叫我休息了几个小时,再次醒来的时候又是十几个小时的柔声清唱。在结束了比较舒缓的前二三十小时的热身后,声卡老兄又用3 0 % 音量叫我来唱好多吉他、萨克斯和一些交响乐,这次的运动量果然不小,八个小时下来我就觉得浑身上下都松了不少,我就这样每天八小时坚持运动了一个星期后,我觉得自己发出的高音已不带毛刺了,变得圆润自然,中音温暖亲切,低频再也不是混成一团的轰隆隆,而充满细节;现在主人在带上我听歌的时候,总是会流露出由衷的微笑。
机主的一些个人想法
  在这里我并不推荐大家使用扫频,这主要是考虑到安全的原因。首先,人声和多数管弦乐相对于音频发生软件所产生的声音远要柔和也更接近自然听感需要;其次由于在保持同一声压级的情况下,要在40Hz 的低音和10KHz 之间扫频的话,耳机的功率在几秒种内发生了大约几十甚至上百倍的变化,这样快速变化的功率可以说是颇为剧烈了。对于顺性还不很好且只有几个或十几个微米厚的耳机振膜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至少我觉得是有留下听音缺憾或折损使用寿命的风险的,两三百的耳机虽然不是什么高档东西但是留下缺憾也不好啊)。假如大家一定要使用软件来煲,笔者宁可推荐使用Test Tone Generator生成白噪音来煲。
小知识
扫频:这个词在很多专业资料里面都能看得到,如显示器、频谱仪等等。但在玩音响的发烧友眼里,它实际上是一种拿音频发生器( 或软件)在一定的频率段内( 一般用20Hz~20000Hz)反复播放音频信号的测试音响设备行为(操作)。
  最后,我和大家说说煲机中一个较为关键的问题,就是煲机时间的控制。其实,煲机的目的就是要将紧绷着的耳机振膜弄柔顺了,但是每一款耳机所使用的振膜材料并不完全相同,自然煲机的时间就不同。那我们如何去确定这个时间呢?这个时间是无法准确计算的,目前得到的大多都是经验值。准确的来说,当这款耳机煲到基本符合你对该耳机的听感期待时(简单来说就是当你听起来觉得舒服时),那么煲机的操作就完成了。一般来说,普通的耳机煲一晚上也就够了,而再高档一些的煲2 0 ~ 3 0 个小时,也已经差不多
了。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万

积分

8

听众

-3309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5814
发表于 2007-8-2 |
欣赏学习,恭喜各位!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