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4101|回复: 1

[教程] 如何用现有的设备进行混音?

[复制链接]

8975

积分

6

听众

-734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8975
发表于 2007-2-23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如何用现有的设备进行混音?
混音虽然是一门艺术性的工作,但仍须软硬体协助。现在的软件技术已臻成熟,大家也不必怀有「硬体优于软件」的坚持,毕竟硬体除了价格昂贵、需要维护、电力与空间的要求皆远
大于软件,所以当各位在自家混音时,就先放心地使用软件,把混音效果做到最好即可。


1.空间环境
混音时的聆听会受到空间极大的影响,如果各位的空间没有经过设计,可从以下两点着手改进:
(1)减少反射、低频过多等声音干扰
(2)了解环境中哪些频率过多或过少
例如:在房间进行混音时,就可以透过家具、吸音棉、低音陷阱等物品挡住房间角落、死角,减少容易积累、反射声音能量处,以减少反射影响。
即便降低声音干扰,仍须留意哪个频率听起来会太突出或太少,建议透过喇叭校正软件如ARC System 2,先将专用的校正麦克风放置于监听喇叭之间的正中央位置,再调整软件将过多
或过少的频率补正回来,让聆听者可以听到正确的声音。



2.监听设备
在混音阶段时,建议可如单元0-3中所述,使用监听喇叭作业。因为监听喇叭更容易分辨出乐器的音场,以利混音进行,而后再以耳机微调音色细节即可。
如同空间环境一样,重点是要先了解自己的监听设备特性。例如:喇叭放置于房间时,察觉64 ~ 120Hz的声音会突然减少,因此混音时必须避免给予太多低音,以免利用耳机或其他装
置聆听时,出现太多低频。


3.音乐工作软件
在单元0-3中,我们虽已解说各项常见音乐工作软件(DAW)的品牌与特色,然而使用重点仍在于「熟悉自己拥有软件的功能」。每项软件都有其方便与不方便处,若熟悉后觉得会妨碍
混音效率,再更换也不迟。


4.混音插件
进行混音时,调整频率、动态、空间感、调变等许多效果时,皆须使用混音插件(Plugin)。虽然市面上有众多品牌可以选择,但音乐工作软件都会内建混音插件,甚至不需要再另外添
购。因此请先「熟悉软件内建的混音插件」,才容易分辨不同品牌混音插件的特色,进而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设备。


5.实体机材与控制器
在早期尚未使用音乐工作软件、插件混音时,混音尚须透过实体混音控制器(Console)与实体机材(Outboard)进行。实体器材可赋予声音特色与操作时的手感,但价格通常不斐;
而数位软件上看到的旋钮、效果器介面等,皆源自于硬体操作,初学混音阶段可以先把软件摸熟,并找机会聆听真正的硬体声音,让自己更加了解声音的本质。另外,市面上有贩售与
音乐工作软件连动的控制器(Controller),只要透过连接(Mapping),就能模仿硬体操作混音,以增进工作效率。

上两张图片为实体机材Outboard;下两张图片则为MIDI Controller,左下为Behringer X-touch、右下则为PreSonus FaderPort。即便没有这些器材,仍然能够完成混音。因此建议在
熟悉混音后,再考虑是否有购入实体器材与控制器的需求。

如何分类你的音轨档案?


1.配器分类群组
混音初步最重要的是「归纳」,通常一个待混音的歌曲分轨档,少则数十道、多则上百道音轨,若分别调整音量会很容易无所适从,因此可先将这些配器归纳分类成各大群组
(Stem),常见的分类群组如下:
(1)节奏组
包含鼓组、打击乐器、以及贝斯等节奏类乐器。
(2)伴奏和弦组
负责和弦音与衬底的配器,如钢琴、弦乐、吉他、合音(Choir)等。
(3)旋律乐器组
伴奏具有变化、较具旋律性的主奏乐器,如主奏吉他、独奏乐器等。
(4)人声╱和声组
如人声的主旋律与和声,若人声合音(Choir)偏向和弦音与衬底功能的话,则应分至伴奏和弦组。


2.如何归类配器?
如何将配器归入四类群组,则可参考下图安排。当完成分类后,可再透过音乐工作软件中的群组汇流排(Bus Group),由于汇流排仅为声音通道,无法调整音量大小,因此仍须将汇
流排送到四项群组的辅助音轨(Aux Channel),才可分组调整音量或效果。
首先请调整各群组内的单轨乐器彼此音量的平衡,找到自己觉得恰当的音量比例后,再调整各群组间的音量比例,这个方法可以让你比较有逻辑的处理众多轨道的声音平衡。
a

3.如何检验调整混音结果?
虽然声音的平衡是依照混音师个人美感进行调整,但若想确保调整得宜的话,可先将监听的音量调小,再进行检查。只要确认整体音乐聆听起来,比例平衡得宜即可。
在流行歌曲中,有几个乐器通常会摆在中间:主唱、大鼓、小鼓、Bass会将声相置中。混音时通常会把「中轴线」建立好,一开始可以先小声地混音,因为在音量较大的时候,人的耳
朵容易被音量的刺激感「欺骗」,进而做出不准确的判断。
接着还要试着在不同的环境下聆听,如果都判断适合的话,才会进行下一步的混音制作。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8492

积分

3

听众

-1165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8492
发表于 2007-2-23 |
用现有的设备进行混音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