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5520|回复: 3

[资讯] 拜厄钢琴基础教程指导分析

[复制链接]

6189

积分

2

听众

-700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6189
发表于 2006-12-7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第一节课
正确的坐姿:
养成良好的坐姿是至关重要的,坐的位置应该在琴键的正中间,
也就是正对中央C的位置,椅子与琴的距离大约与小臂的长短一致
臂部坐在琴凳的二分之一处。不要太靠里,也不要太靠外,臂部成为
一个支撑点,双脚自然,平稳地放在踏板前,上身须坐正,保持平稳,
不能弯腰驼背,椅子必须调到适当的高度,以肘部,腕部与键盘基本
持平为宜,上手臂与小臂形成一个略大于90度的纯角即可,双臂自然
垂下,呼吸平稳,全身放松,体会一下从头,脖子,腰,背,肩,手腕,
手臂,手指全部畅通无阻的感觉。
正确的手型:
手的姿势应成圆弧形,手腕应略微比手掌低一点。手指关节要保持稳定,
手掌不向内凹。大拇指应略微向内弯曲,与二指保持一定距离。大拇指弹奏
时要用指端外侧触键,但面积不要太大,第一关节不要碰到键面。小指应
立起来,用指尖的肉触键,手指的第一关节不要塌。
第二节课
单手与双手的触键练习
(1)每一个手指下落触键时,前一个已触键的手指应立即抬起离键。
起,落两个动作应同时完成。
(2)手指触键要平稳,扎实,用力均匀,切忌用力过猛,过分用力
会使手与手指的肌肉处于紧张,僵硬的状态,造成弹奏粗重,笨拙。
生硬,不利于进一步地学习
刚开始练习时,可以用很慢的速度弹奏,每一条练习按照教师的要求
反复多次。
对于初学者来说,在这个阶段的练习中,可以采取断奏和非断奏两种
方法来练习。
断奏:训练手臂放松,保持良好的手型和手指的支撑。按照谱面的音高
和指法自然地抬起手臂,手指应保持自然弯曲状,置于琴键上方谱架的
位置,然后让手臂放松,毫不用力地掉下,用已准备好的手指,稳稳地
支撑在琴键上,其余的手指和手臂保持自然放松,手掌不要塌。
非连奏:每当一个手指触键时。前一个已触键的手指应立刻抬起,高抬
指不仅可以训练手指的肌肉与骨骼,也能增强手指的独立性。考虑小朋友
的肌肉和骨骼均未发育成熟,尚不能完全胜任强有力的弹奏,所以开始阶
段幼儿用断奏方法练习会比较适合。

右手触键练习一共有24条,主要是针对右手单手的五指练习,弹奏时必须
慢速且耐心地反复多次练习。
练习要点:(右手左手触键练习)
   NO1:本曲是针对右手大拇指和2指的练习。大拇指是
五个手指中唯一能够横向运动的手指,不要因为紧张
而外翻,弹奏时第一关节应稍微内收,同时要注意放松
   NO2.3.4:这三首加入了3指的练习,拍子也由4|4拍变成
了3|4拍,弹奏时要看清楚以避免浑浊。
   NO5.6.7:这三首着重练习4指,4指是五个指中最弱的一个,
要加强它的独立与支撑训练,以尽量达到和其他手指的平衡。
   NO8.9.10:这三首加入了5指练习,5指能否站好是保持正确
手型的关键,很多学生5指触键时喜欢用指尖的侧面或指根直接
躺下来触键,有这些毛病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让手型向左侧偏移
通过这样的方式,刻意帮助5指独立。
  NO11.12:这两首曲子里音符的排列不像前几首那样呈级进式音程
排列,而是“跳房子”似的排列,虽然跨度并不大,但也要注意
琴键的位置,避免碰错音。
  NO13.14.15.16:这四首主要还是针对4.5指以及4.5指和其他手指
配合的练习。4.5指是五个手指当中最弱的两个,所以练习的时候
要注意两个手指的配合,而且应该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NO17:这个练习只要是训练5指和其他手指的协调配合,学生采用5指
弹保留音的方法来练习,即5指下键之后一直按住键不放,等弹完所有
的音符再放开,练习时,5指的力度只要按住键就可以了,手腕和手臂
不要太用力,过于紧张,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再每弹完一个
手指的时候,逆时针旋转手腕,强迫手臂肌肉及手背肌肉放松。
  NO18:这是琶音的分解和弦,弹奏时,每弹下去一个音,同时要加入
手腕的平移动作,而且这两个动作必须衔接得十分紧密。
  NO19.20.21:从这条练习开始,进行五个手指的轮流弹琴训练,弹奏
时要注意每个手指下键的声音要均匀,清晰,4.5指不要出现瘸腿的现象
  NO22.23:这两首是大拇指和5指与其他手指协调配合的练习,仍然可以用
NO11.17的方法进行训练。
  NO24:这首是手指的间距练习,由于使用的不是相邻的手指,所以对手指
的独立性要求更难,弹奏时要高抬指触键,同时可以加入手腕的平移动作,
这样可以减轻手臂和手腕的紧张。
  左手触键练习:
这部分练习主要是针对左手的五指,其要求和右手基本一致,由于大部分
人右手比左手灵活,学习能力也比左手更好,所以,左手练习的次数应该
要更多一些。
第四课
双手触键练习:
弹奏下面的练习时,要做到双手手指同时触键,上下两个音符同时弹出。做到整齐统一
弹熟以上三页练习,并能背奏。
为了巩固手指的触键,初学者在学习后面的内容时,仍应每天弹奏这些触键练习,本教材
附录中又更进一步的触键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练习。
练习要点:
这部分练习对双手配合的要求更高了。
NO1-12左右手使用的是相同的指法,在双手协调上比较容易些,双手同时弹奏的时候,要
努力保持各首的稳定,尤其是左手和弱指。
NO13-24是双手通向的音阶,因为双手都是用不同的手指,对两个手的协调性有了更高的要
求,双手用力要平均,速度也要统一,两个手下键要整齐,不要一个手快,一个手慢,大拇指
的音量尤其要控制好,弹奏时不要造成某个音特别重。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809

积分

2

听众

-411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809
发表于 2006-12-8 |
第五课
三手联弹
主题及十二首变奏
在这部分中由学生与教师在同一架钢琴上联合弹奏。
这样可以一改单双手触键的枯燥,而变得充满乐趣,
本练习包括主题及该主题的十二首变奏。弹奏时学生
用右手弹奏主题及其变奏旋律,教师弹奏这些旋律
的伴奏部分
注:
变奏曲是作者根据主题(主题可以是自己创新的,或者
是借用现成的曲调)在保持主题的基本音乐元素之下,用
很多作曲的手法进行创作改编,形成一段新的变奏。

第六课


教师弹奏:弹奏要点1-6
主题1.教师部分的伴奏是由四分音符的柱式和弦组成,
弹奏时,和弦的声音要整齐,但不要过重,要注意旋律
的起伏,这样会更好地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变奏1.这首曲子的弹奏和上首相似,右手都是由柱式
和弦组成,只是左手和弦根音由全音符改成了二分音符,
更增强了曲子的流动性。
变奏2.这首曲子的伴奏基本都有四分音符组成,仿佛
时老师在给学生打节拍,所以节奏一定要准确,并且声音
不要太大。
变奏3.这首曲子带有圆舞曲的风格,弹奏时要掌握好三拍子
的韵律,使学生能够在弹奏时联想到华尔兹的场面。
变奏4.此曲节奏规整均匀,由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组成
弹奏时触键要沉稳,时值应饱满。
变奏5.这首曲子的伴奏音型像鼓点,音响效果非常有力。
所以附点节奏要弹得精神饱满,让人充满了“挺进感”。
变奏6.这首曲子的左手部分都是由八度和弦构成,在弹奏
这满是大小跳的乐句时,一定要提前把手放到要弹的位置
上,这样才不会出现慌乱的场面,右手的弹奏要尽量做到
“柔美”柔美的旋律应与左手的跳动伴奏音型形成鲜明的
对比使音乐呈现出生动的色彩。
第七节
学生弹奏:练习要点
主题1.全曲由全音符组成,练习时应该数拍子,避免越弹越快,
从这首曲子开始,出现了连音奏法的记号。弹奏时应看清书中
关于连音奏法的注解。对于幼儿来说,手指的独立性还不是很好
也可以仍用书中断奏的方法来练习。
变奏1.本曲的连线是用落滚来弹奏的,手臂随着第一个音落下去时
要放松,在准备弹第二个音时,手腕要略微平移后弹下第二个音。
之后手腕顺势抬起,这几个动作必须衔接得很紧密。
变奏2.这首曲子出现了附点音符的弹奏。附点是延长了原来音符时值
的一半,弹奏时应注意附点音符的拍子。曲子的后段出现了大连线,
弹奏时每个音都要弹得连贯,不能断开。
变奏3.这是一首3拍子的乐曲,难度不是很大,弹奏时主要注意3拍子
节奏的感觉。
变奏4.在这首练习曲中学生部分弹奏特点是“两短一长”教师部分的
弹奏特点则是“一长两短”,三只手配合,会使这首曲子更有动力,
学生弹奏的时候,要注意小连线弹法。
变奏5.本曲出现了切分节奏,切分节奏的特点是从弱拍开始的节奏,
强弱关系变成“弱-强-弱”,音符时值变成“短-长-短”,弹奏时
要认真,准确地按照谱面上线条的划分,清晰地做出音量的强弱关系,
以强调切分节奏造成的不平衡感。
变奏6.本曲训练的时大连线的弹奏,连奏时一种歌唱性的奏法,音色
比较柔和,圆润,流畅,弹奏中手腕不要过于僵硬。

教师弹奏:弹奏要点7-12
变奏7.这是一首简单的三声部作品,高低声部都以长音的和声进行形式出现,
而中声部是弱起的同音反复,弹同音反复时一定要注意每个声音的力度是不同
的,此外,在乐曲的结尾不要忘记了做渐弱,配合学生做出曲终时结束感。
变奏8.这首曲子主要都是由和弦组成,每小节一个和弦,和弦下键要整齐,每个
声音要均匀。
变奏9.这首曲子很多不同的和弦构成,弹奏时尤其要注意附点的准确与手指的
整齐,突出高音声部歌唱性的旋律。另外第七小节是全曲的第二个难点,和弦相对
密集,转位一定要注意,不能破坏连奏的感觉,也不能将旋律弹的硬邦邦的。
变奏10.这首曲子和上首曲子差不多,弹奏时注意高音声部的旋律。
变奏11.这首曲子主要是突出右手的旋律线条,注意旋律的歌唱性,另外,左手
第四小节的八度不要弹得僵硬,要做一点渐强,同时注意这个小结的旋律交替。
变奏12.这首曲子旋律线条的呼吸比较长,要注意旋律的连贯性,中途不要断开,
另外,曲子中的重音记号也要表现出来。
第九课
学生弹奏。联系重点
变奏7,本曲出现了一个新符号,休止符。遇到休止符的手时候,手不要放在琴键上,
应该随着手臂抬起来,本曲最大特点是“弱起',即从小节或单位拍的弱拍开始,要
控制第一个音的音量,练习中注意手腕在弹奏落滚时不要太僵硬。
变奏8,本曲难度不大,主要注意第五小节出现的切分节奏以及七八小节出现的五度大跳。
变奏9.本曲学生部分出现了同音反复,弹奏同音反复时,每个音手腕都要带起,这首曲子
的小连音线比较复杂,要注意连线呼吸的感觉。
变奏10.本曲训练的仍然是落滚,呼吸和休止符要灵活互动,手腕不能过于僵硬。
变奏11,本曲和变奏10类似,是一个没有休止符的落滚,弹奏时要把握好乐句的呼吸,还要
注意最后一小节五度大跳。
变奏12,本曲训练内容是大连线的呼吸,注意旋律的线条和声音的起伏。
第十课
左手弹奏,练习要点5-8
变奏5,本曲与学生右手的三手练习类似,弹奏学生部分时要仔细看连线,做出
呼吸动作,小连线用落滚的方式,大连线要做出如歌的旋律线条。
变奏6,本曲的旋律和节奏都不难,但音程跨度由二,三度增至五度,
弹奏时要注意手腕平移,手腕的移动不仅要夸张而且要提前,这样才不会使
手背僵硬和碰错音。
变奏7,本曲学生部分强调的是切分节奏,弹奏时一定要注意节拍,另外,可以
增加一个渐强的效果。这会使音乐的个性更加鲜明。
变奏8,本曲仍然是强调手腕的使用,做落滚的时候不要太僵硬。有的学生弹落滚
的时候,第二个音弹的时间过短,这也是不对的。教师弹奏部分是一种很流畅性的
旋律,右手的琶音像溪流,源源不断的流淌,因此要注意旋律的起伏。另外,在做
好小连线的同时,也别忘了表现出大连线的层次感。
第十一课
四手联弹部分(第二阶段)
本组四手练习是本书中第一次双手并用地弹奏。
NO3-NO7是针对五个指头地高抬指练习。也训练
了学生地双手协调能力,节奏感和反应能力,老师
可以改变伴奏地速度来训练学习地反应能力。
教师弹奏,弹奏要点
NO3弹奏这首曲子时要注意第一拍地休止符,第二拍
进入的时候,节奏要准确,另外,注意左手低音声部
的走向。
NO4这首曲子的右手部分从头到尾都是由柱式和弦构成。
因此全曲要弹得坚韧有力,相对右手整齐的排列,左手
使用了一个半音下行级进的排列方式。这种鲜明的对比
使乐曲一下子生动了起来。
NO5这首曲子非常有趣,左手的部分使用了爵士节奏型,
节奏比较难。和声进行也比较新颖,弹奏时注意体会节奏
的感觉,要略带点摇摆感。
NO6这首曲子主要要做好落滚的感觉,弹奏时手腕的运用很重
要,不要僵硬,每小节第三拍的重复音要弹得略微轻一点。这样
会令曲子更加生动。
NO7这首曲子中出现了两个声部,注意两个手指声音力量的比较。
突出高音声部旋律,第八小节和学生配合的时候很容易幢车,弹奏
时必须不是地观察学生的弹奏。提醒学生注意后面的休止符在弹完
最后一个音符必须立刻离键。
第十二课
学生弹奏:3-7
NO3这首曲子全部由全音符组成,弹奏时一定要注意稳定节奏,
不要越弹越快,最后一小节的休止符并不代表音乐结束,而
应数完四拍之后才算结束,绝不能忽略休止符。
NO4这首曲子分为两个乐句,难度不大,主要注意一下二分休止符
和四分休止符的区别。
NO5本曲出现了一个附点节奏,很多学生在第四拍进入的时候,容易
快了或慢了,在弹奏时,眼睛要在手的前面,要提前看清下一小节。
NO6这首乐曲是3|4拍,很多学生在弹奏第三拍时容易时值偏长,造成
有四拍的效果,所以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数节拍,保持节奏的稳定。长线
条乐句之后的短句落滚要优美的结束,注意休止三拍。
NO7本曲是主要训练五指轮流弹奏的练习,难点在于第七小节右手的一拍
休止,从第二拍开始进入,进入的左右手要整齐,并且要把握左右手呼吸
动作的协调。
第十三课
教师弹奏8-9弹奏要点
NO8这是一首纯粹为学生伴奏的乐曲,弹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右手柱式和弦要把五指抓紧,奏出高音,这时手掌的重心转
   移到了5指。
2.由于右手每个音的方向都是朝上走的,因此弹奏时手腕应该
  朝上把手带起。
3.右手的柱式和弦在第二拍进入,要注意进入节奏的准确。另外
  三个重复和弦可以做一下坚强的变化,这样时曲子听起来更加
  生动有趣。
NO9这首曲子是三拍子的节奏,要弹出三拍子华尔兹的感觉,本
曲的伴奏织体较为单一,左手都是以八度的附点二分音符来进行
配置,弹奏八度进行时手指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弹奏的方向要朝
下,此外,在音量控制方面则要主要强调第一拍。
第十四课
学生弹奏:8-9练习要点
NO8.很多学生喜欢弹这首曲子,因为曲风简单而明快。弹奏的时候要注意右手
连奏和断奏相衔接,手腕不要太僵硬。左手不断重复的G音没有太大的难度。
NO9.这首曲子的篇幅比较长,与NO8相比,这里主要的难点是左手的同音反复,
而且更为密集。弹奏同音反复时注意声音的均匀和时值的平均,指法可以一个
手指反复弹,也可以几个手指轮流弹奏。俗称“轮指”无论用哪种方法,手腕
和手臂都不要太僵硬第十五课
教师弹奏:10-11弹奏要点
NO10这首曲子如果全部用断奏来弹,会显得拖泥带水,死气沉沉,
理想的弹法应该是手指跳音,这样才能尽量将音符之间断开,使音
乐效果朝气蓬勃。符合儿歌的特点,弹奏时音色要清淡,音量低于
学生弹奏的部分,要有颗粒感,丰富音乐的色彩。
NO11这首曲子要弹得轻快活拨,第十三小节和学生合奏的时候比较
难,教师在后半拍进入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得非常准确,另外,教师
的弹奏不要过于死板,要注意音乐的走向和长音的补空,双手音符
交织应错落有致,让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合作的快乐。伴奏
要弹得轻巧,活泼,呈现出布谷鸟在林中自由飞翔,愉快歌唱的美
妙情景。


第十六课


第十六课
练习要点10-11
NO10这是一首好听的儿歌,旋律线条感非常强。弹奏时速度不能太快,
要注意音乐性,在第1.2小节中,前面两个单音用落滚的弹法做音乐的
处理,这样使音乐更加活跃,有动力,其他乐句与之相同的小节也可
以用同样的弹法,另外,学生在弹奏右手部分第3.4小节的旋律走向时,
要注意四个音的小渐弱,把音乐收回来。
NO11这首曲子节奏明快流畅,旋律起伏生动。弹奏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双
手的配合。因为左右出现的休止符都比较多,而且不是同时出现,练习
时要分手练习,仔细地找出每个手的休止符,认真地数拍子,另外第十
三小节中,旋律从右手转移到左手,要控制右手的声音,如果学生5指
的独立性比较差,可以用3指来弹奏5指的同音反复,这样会比较好控制
音量,弹奏时尽量把布谷鸟欢唱的情景表现出来。
第十七课,音域内的双手练习
弹奏任何练习时,学生都必须做到:
1.身体,手臂手与手指始终保持正确,协调的姿势;
2.始终保持良好的触键
3.严格按照乐谱准确地弹奏节拍,这是弹好钢琴最
基本的条件。
练习要点12
NO12.13这两首曲子首次出现了左右手五个手指轮流弹奏的长乐句
,弹奏时要注意五个手指的颗粒性,对于独立性不好的手指,可
以增加附点和高抬指的训练。
NO14.这首曲子首先训练左右手轮流做五指练习,之后左右同时做
五指练习。弹奏时既要注意左右手的衔接也要注意双手弹奏时声音
的整齐。
NO15.这首曲子的旋律主要都在右手,弹奏时要注意声音的有美感,
第四小节的左手并非是跳音,弹奏时只要把手腕抬起来。做断奏的
弹法就可以了。注意声音不要太短。
第十八节
NO16这首曲子是含有复调因素的小曲,旋律主要在右手,
弹奏时要注意声音的优美感,而左手也是一条独立的旋
律线条,此曲可作为锻炼双手歌唱性的练习。
NO17这首乐曲主要训练左手,虽然左手音符弹得比较多,
速度也比较快,但左手弹得是伴奏,声音不能太大,而且
不能太大,而且一定要均匀,特别是大拇指,不要造成人
为的重音。弹奏时注意左手除了G音外那条隐伏的旋律,
要控制两个声部的音量。右手旋律声部的音符时值比较长
,要注意连线。此外,手臂要放松,手指下键要慢而深,使
旋律音保持连贯。
NO18这首曲子的难点在于左手出现了双音,弹奏时下键要整齐,
手指要贴键,手臂要放松,时值要饱满,很多学生时值弹不够3拍。
另外,要注意右手的旋律线条,要富有歌唱性。
NO19这是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二重奏,两个声部成六部平行进行,
弹奏时要注意旋律的歌唱性和声部的平衡。虽然曲子上没有明显标
注渐强,渐弱,但是弹奏时一般音符上行应渐强,音符下行应渐弱。
NO20本曲的难点主要是右手附点的节奏,弹奏时只要左手节奏稳定,
右手准确对上去,节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另外,左手伴奏的部分要
弹得轻巧,均匀,连贯,呈现鲜明的对比。


第86条 四手联弹,节奏的变化练习

       学生部分:

        如标题所示,这是一首训练从全音符到十六分音符时值的练习曲。弹奏时有两个难点需要解决:基本速度的定位和节拍换算的准确性。

基本速度的定位:

       在弹奏第一、二小节的全音符时,学生很容易不自觉地把速度加快。这将产生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当弹到第13小节以后的十六分音符时,手指根本无法弹奏如此快的速度;要知道本曲最长音和最短音的时值比以达到1:16。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选择弹奏速度的时候,一定会用这最难的技术来决定全曲的基本速度,而不是在开头任意弹一个自以为差不多的速度来开始全曲的弹奏。这样做要么会因为速度跟不上而在难点卡壳,要么就会由于恐惧十六分音符难点的速度而将整个曲子弹得过慢而显得暮气沉沉。

节奏换算的准确性:

        这首曲子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音乐的形态由一小节一个全音符逐级递增为一小节十六个十六分音符,然后再逐级递增为一小节一个全音符。作曲家在频繁进行节拍变化的时候,很细致地照顾了儿童学习的单一性,即曲子里的音符没有位置的变化,左右手也没有出现不同的花样,有的只是单一的节拍变化,这样弹奏者便可以专心致志地进行节拍变化的训练了。练习时只要肯大节拍器,并且口里把节拍数出来,弹奏速度就会比较稳定。

        全曲最难的地方就是八分音符转换成八分三连音的那几小节。在转换成十六分音符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3:4”(指一拍两个音转换成一拍三个音,再转换成一拍四个音),在2转4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加入三连音,问题是很好解决的,但是一旦加入三连音,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节拍摇摆,不仅是节拍发生变化所引起的,三连音自身的旋转特性将使节拍摇摆变得愈发的不易控制。所以我们可以先训练2转3,待熟练掌握之后再进行3转4的训练,当把这两种转换分别吃透后再将“2:3:4”连起来弹。

       刚开始练时,可以只数拍子无需上琴弹奏,以变换的拍子去对应节拍器的拍子来形成正确而稳定的节拍变化。当心中对于节拍变化已经十分清晰的时候再加入手指的单音弹奏。这种学习方法从表面上看会稍慢一些,但实际上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方法不会让我们老是在错与改错的过程中无谓地反复,节约了时间。

      弹奏第13小节的十六分音符时,一定要将四个音一组中的第一个音加入重音,使每一组都得以稳定和清晰的表现。然后需要在紧随其后的三连音的衔接处做一个铺垫,才不会因为技术的困难或速度的障碍导致第15小节三连音的衔接无从下手。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第16—17小节:当三连音转回到八分音符的时候,很多学生容易把八分音符弹快,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解决问题的诀窍是刚开始训练换取手指迅速到位的时间。这样多训练几遍之后,相信在开始转换拍子的弹奏之前,弹奏者对新节拍的速度就已经了然于心。

教师部分:

        教师部分中节拍的转换我们就不再叙述了。第一小节左手和弦断奏为了强调跳跃感,可以采用手指跳音来弹,也就是从键面出发向上跳,切记不要变成手腕的断奏,从空中向下击键,否则不仅不好控制指尖与力度,而且低饮区会显得过于沉重。

         第11与12小节左手基本相同,但第12小节全部由双音构成,而且必须用连奏来弹,无疑给弹奏者带来了新的麻烦。在这里有断与连两种弹法,考虑到同音反复的存在,采用断奏会使人觉得更好一些,但是这里的音乐走向是向上的,采用落滚的方式更能突出这种三连银荡秋千的感觉,所以如果技术可以的话,建议采用连奏的方式,在实际练习时可以先进行不带手腕的放指训练,即当第一个和弦下键之后立即将5指放掉,以方便第二个和弦弹奏撕再次下键。当然这就要考虑手指的协调与灵敏度了。当旋律音都很连贯地深深下键,5指的低音部分在每次的共同下键之后,都能以极其迅速的离键进行再下键的准备之后,我们便可以加入手腕的右向平移来使和弦连接更圆滑、旋律线条更柔顺了。

      第19小节左手第二个音如果用大拇指来弹奏,其后的几个单音就会明显好弹许多。弹奏过程中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困难,其实这是由指法选择的困难引起的,而不是弹奏本身的难度。

      第21小节左手出现了一些八度大跳,关于八度的弹法大家可参考其他相关内容,也可参阅哈农第57、51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加以解决。


第87条 四手联弹,流畅性训练

           这首曲子的标题是流畅性训练,意味着本曲的弹奏要象进行流利的语言对话那样——不仅语速要快,还要通畅、不卡壳。

          学生部分:

          学生部分的弹奏相对来说比较工整,音型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第7、11、15小节在重复中加入了一点变化,将一个长乐句切成了两个小乐句。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本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难度,节拍的稳定是弹好本曲的关键。

        在刚开始弹奏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两个毛病:

1、在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地方容易赶拍子。由于有的孩子基本功还达不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很有可能在这个地方错拍子。

2、在弹奏长音时,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忍不住朝前冲,以至于长音和休止符的节拍严重缩水,造成头重脚轻的现象。所以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弹奏第三拍的长音和第四拍的休止符时坚持数小拍,即一小节数“1234 、2234、3234、4234”(十六分音符为一个单位地数)。

        这首曲子的练习目的就是为即将开始的快速训练作准备,而快速的秘诀就是:提前准备。即分清楚眼睛和手的先后动作与同时动作,大脑指挥眼睛不断寻找下一个要弹奏的位置,手指在弹奏前一个位置的结束部分时就要在下一个方向上作好转指的准备。

         教师部分:

          这首曲子教师部分的节拍正好与学生的相反,这样不仅能在音效上形成一唱一和的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弹奏长音或休止符时稳住速度。

        第二小节很容易使人疏忽而弹成与第一小节相同的音符,需要提醒教师注意的是,在这些看似相同的音阶乐句中,每一句都加入了一些小小的变化。本曲正是以这种变化重复的形式来引导音乐进行的。

       在第七小节出现了切分落滚的形式,由于左右手的节拍相同,所以并不存在节拍与技术上的难点,只要提前做好准备,按时切分即可。从第9、10小节开始,谱面上不时地在右手部分加入了临时性的高低音谱号,大家一定要先看准再弹。技术难点有时并非只是手指的动作,复杂的多节奏的组合往往也是难点,为了避免卡壳,要多加注意及练习。

        在弹奏之前一定要通读全谱,用铅笔在谱子上标注一些记号,以提醒自己提前注意变化的到来。在弹奏的时候,我们应养成边思考边弹奏的好习惯,要学会问自己下一步哪一只手先走,它去哪里,另一只手同时做什么,这时的身体语言是什么。

        在难点部分,眼睛与手的配合一定要抽出来专门训练。首先要做到眼睛总是走在手的前面。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先后,并且很夸张的训练,熟练之后再逐步加快速度。

        要想练就快速弹奏的能力首先要学会思考,并在慢速度里进行针对训练,如果曲中有跳进,在跳之前就一定要对跳跃的位置心中有数,做到脑袋飞速旋转,手指按部就班,惟有如此,大跳的位置才能找得又快又准。

       除了上述要求之外,任何一个弹奏者都必须学会一心二用,就象我们常说的一手画圆形一手画方形,训练我们的手眼脑嘴耳能够象精密仪器那样互相协作,飞速运转。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难在头眼手同时进行几件不同的事,好在这种能力可以通过慢练来培养。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是:在慢练中训练几个部位的精密配合但决不允许卡壳,完成基本要领后再逐步加速,直至达到作品所需的快速度。


第88条 右手八分附点,左手保留音

          这是一个G大调有再现的二部曲式的乐曲,全曲可分为两个乐段:第1—8小节为第一乐段,第9—16小节为第二乐段。

          在这里我们专门谈谈附点,由于附点形成了长、短音对比,音乐显得精神抖擞。弹奏的时候不能把十六分音符时值弹得过长而使节奏靠前,使曲子原来长短结合的跳跃变成了三连音的感觉。

        这首曲子的右手部分大量采用了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表现出精神抖擞的音乐形象。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注意把附点音符的时值弹得很准确,这一点显然是我们提倡的,尤其是初学者要强调每一个最小时值单位都要靠到拍点上,只有做到这一点,附点才算是基本过关了。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而把每个附点音符都往下弹的话,势必会让曲子缺少生气,从而产生蹩手蹩脚的挤压感。所以当学生初步完成了附点节奏训练之后我们便可以教给他们另一种“更好听”的弹法了。

        “更好听”的诀窍在于跟在附点后面的那个十六分音符与下一个八分附点之间的弹法:不能将每个音符的方向都朝下弹,而要将这两个联系最紧密的音弹成一个方向朝上的整体。那样圆滑的附点会始终跟人一种健康向上的、笑容灿烂的感觉。如果在这个向上弹奏的过程中我们再加上一个渐强记号,这个附点就非常完美了。

        从这种长线条附点级进中感觉到这种弹法的好处在第三小节尤为明显。紧跟着这个附点之后的是两个四分音符的下落型句尾。一定要提醒大家,前面音符越是往前提、往上跳,后面的长音越是要将拍子弹足,并强调下落的方向感,才能给人以站稳脚跟的感觉。这正是本曲“最机密”的弹奏技术。

        左手在弹伴奏的同时除了要将5指完全保留以外,也可以在右手附点渐强的地跟着作一个渐强,这样的平行渐强会加强附点的流动感,使左手在这么一条有趣的曲子中不至于无所作为。



第89条 左手扇形练习

      这是一首三部曲式的曲子:第1—8小节为第一乐段,这个乐段为C大调,建立在属音上的低音持续音上发展旋律。第9—16小节为第二乐段,调性由C大调转为了G大调,建立在G大调五音的属音持续音上发展旋律。第17—24小节为再现乐段,为第一乐段的再现。

      同前曲一样,本曲也是以训练附点节奏为主要目的的。在第一拍的附点八分音符上,作曲家都加了强调记号,同时又在谱面上标出如歌的表情术语,这就要求我们在弹奏这个曲子的时候要“强调但不强硬”。做到这一点,要求把附点八分音符弹得音头饱满,音节铿锵,但音调却要处理得温柔甜美。表面上看来似乎矛盾,但只要我们在弹奏重音时方向不要生硬地朝下,而改为用前臂的力量轻轻地推出来,便能达到力量的浓重饱满;在5指坚决地下键后持续向前推,不要立刻将动作与音乐割裂开来,就能够很好地让人体验到这种“强调但不强硬”的感觉。

       由于乐句通常是一模一样的反复,按惯例,我们不能弹成千篇一律的样子,或变化音量,或强调语气,以此展示音乐前进的方向。乐曲每个小段落的结尾,都有个较长的一气呵成的乐句将音乐拉下来,所以在弹奏时,一定要记得把身体放松,来配合视觉上的效果。

      作曲家在第二乐段的开始即第九小节标注了中强,学生不能简单地认为把整段弹得更大声就可以交差了,教师应帮助他们细心地体会作曲家没有写但想表达的音乐情绪。例如:他将整段音乐水平提高了五度并在调号位置上增加了升F音,使乐曲直接进入了G大调,音乐情绪更加明朗愉快,弹奏时应予以表现。

     关于转调: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转调:在一首乐曲中,由一个调进行到另一个调,或发生了调式的转换,我们就称其为转调。转调可以在不改变调式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调式的主音来实现。转调是音乐表现的有效手段之一,只相差一个升降号的转调,我们称其为近关系转调,相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升降号的转调我们称其为远关系转调。

      在第三乐段作曲家又回到了C大调,我们要注意的是升F的还原。最后提醒一下,在右手的弹奏中大拇指是每个乐句的开头,那些不够细心的小朋友经常会重重地将大拇指朝下弹,这样做总让人象吸了一嘴巴的鼻涕再开始说话一样难受,所以要切记避免让这种糟糕的动作发生在美妙的钢琴弹奏中。

     本曲左手都是相同的音型,通常我们都会这样来教学生:当右手弹奏长音时,左手用渐强来补空。然而在这个练习当中,右手的旋律都是在强调主拍,若左手补空的话音乐会显得十分嘈杂,建议左手弹奏相同的音时不要那样处理,只需要追随右手的语气音,弹出个较强的音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左手覆盖上的单音只需轻弹,而那三个重要的和弦在第一个音稍稍强调后,有音头就可以了,段落结尾和全曲的结尾先由左手来完成,一定要做渐弱渐慢的处理,尤其在全曲结束的时候,更要配合右手渐慢,逐渐将音乐引入尾声。



第90条 同音反复练习

      全曲可分成三个乐段:第1—8小节为第一乐段,第9—16小节为第二乐段,第17—24小节为第三乐段。本曲有两个特点,首先是双音落滚,用连线表示。其次,这条曲子练习的是同音反复,弹奏时手的运动诡计看上去是多个立体同心圆。

       本曲的同音反复共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单音同音反复,另一种为双音同音反复。单音同音反复的概念我们在之前已经有所介绍,因此本节重点介绍双音同音反复。练习时,应该先从第二乐段单音的同音反复练起,待完全掌握后,再开始练双音同音反复。由于双音同音反复是两个手指并肩作战,因此均匀与同步是关键,不能听到疙疙瘩瘩,一前一后的声音。

         观察原谱可以看到,在第二小节两个双音之间有一条连线,而且后面的双音与前面的双音有一个渐弱记号。正确的弹法是:弹完第一个双音后在放掉3指E音的同时,压住高音声部的G音弹后面那个双音,不能在放掉3指E音时就把G音也放掉。弹奏时有个小小的窍门:弹奏第一个音用的是落滚的“落”字诀。下键的时候,可以刻意地将重心放在5指上,这样大幅度的倾斜,会将手笔上的重量进一步加压在5指上,从而使得3制离键更加容易,同时也确保了5指能够继续压住键面。

       现在该轮到“滚”的动作了。由于手的重心大幅右倾,重量集中在5指上,现在则需用手腕将重心从右边平移到左边。在手指下键的过程中将守望向前方顶起,便可以做到这一点。为了让手指手腕动作衔接得更加自然,我们可以先强调用力弹奏 3指,等到将动作练熟之后再慢慢强调各动作之间的间歇。让和弦落滚的高音声部听起来能够象单音落滚那么圆滑流畅。

      合手时左手一定要弹出起伏的细小波浪线条。虽然双手采用了不同弹法,但是都要尽量跟着长线条的句子走。千万不能变成第一拍子一起朝下,第三拍一起朝上这种气喘吁吁的模样。左手柱式和弦的部分尤其要注意。



第91条 左手保留音的练习

      a小调音阶

      慢练是老生常谈,有些教师一碰到学生有技术难点就习惯性地吐出两个字“慢练”;但这个技术难点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如果不仔细分析给学生听,他们就算回去慢练很长时间也不会有明显的进步,这是机械练习,药不对症所造成的后果。并不是肚子疼就通通去吃打虫药,教师有必要对症下药,并手把手地,一步一步地教会学生,才是真正有效果的慢练。

      其实曲子再复杂也是由各调的音阶或其变形构成的,只要很好地掌握音阶的训练,熟悉各调的排列组合,就能灵活组合了。

本曲可以分为两个乐段,第1—8小节为第一乐段,第9—16小节为第二乐段,第17—24小节为第三乐段。本曲需要采用手腕推动手指的连贯手法来弹奏。首先在第一小节弹出一个上行乐句,紧接着在第二小节用手臂带动手腕,将力量逐个从右向左带回,这个过程如同荡秋千,音乐充满了动感。在第四小节,通过渐弱将音乐情绪拉回。

      第8小节音乐进入第二段,右手首先从每小节五个音的乐句,抬升到七度大跳级进,教师在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左手的谱号变成了高音谱号,弹奏时要把本曲那种光明开朗的情绪充分表现出来。

     第16小节是本曲的技术难点,衔接第17小节音乐的开头,作曲家在第15小节标了一个明显的渐强记号,将音乐推向辉煌的顶点。这里右手的第一个四分音符弹完后,音乐本可以嘎然而止,作曲家却仍不依不饶继续发展旋律——左手通过一个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的带动,将右手的风头抢了过来,当然右手也毫不示弱地通过落滚将音乐拉回开篇的安宁平静中。这种左右手相互的PK,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性冲突,弹奏时应充分予以表现。

     结尾处体现了a旋律小调音阶的特点,生高了音阶的第四级和第七级,使旋律更顺畅


第95条 多声部复线条练习

       这是首古老的民歌,虽然谱面上标注的是行板,但不要以为这首曲子速度不快就认为很好弹,因为它是一首左右手旋律都非常独立的复调音乐作品。

       在弹奏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右手高声部旋律的进行,也要能够清晰听见左手低声部的音乐表达。当然首先得针对复调音乐的特点,强调各个声部分手训练,慢速的合手训练是制胜法宝。在训练的时候,由于左手通常承担主角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可以在慢速训练时加大左手弹奏的力度,训练耳朵熟悉低声部为主线时的良好的听觉能力。针对性地强化左手低声部,弱化右手高声部的奏法可以改变左手始终为右手陪衬的伴奏状态。练习这部分时一定要耐心。循序渐进地训练大脑和手的协调将使我们的听觉更敏锐,而良好的控制能力又为以后精确演绎大型复调钢琴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首曲子有两个难点:第一是麻烦的转弯,第二是大跳。第四小节的左手有一个大拇指转3指的跨越动作,弹奏时我们需要非常灵活地借用手腕的帮助来使手位顺利转换。在第三小节左手有一个大跳,我们要在弹完第一个音之后立刻将手腕伸张到一个八度,提前将5指摆在要弹的那个音上。一定不要让手指懒洋洋地停在弹完的琴键上,临到下一个音才匆匆忙忙地赶过去。这样不仅容易碰错键,也会打破古老民歌那种沉稳深邃的意境。


第96条 左右手五指练习与和弦的练习

       这是一首典型的含再现部分的ABA结构的曲子。全曲篇幅较长,第1—16小节为第一段,第17—24小节为第二乐段,第25—40小节为第三乐段。

       虽然本曲没有大量的跳音记号,但3/8拍子本身就带给人以活泼跳跃的感觉,而且这种欢快的情绪自始至终贯穿全曲。乐曲标记着快板,意味着全曲的弹奏速度要保持在每分钟132拍,和容易让人联想到舞曲中快三拍的不停旋转,在右手歌唱般的旋律后,左手立即在低音声部模仿一次,旋律不停地在左右手之间交替,形成一种热闹的景象。

        弹到第五小节,旋律不再是一个一个音爬楼梯似的进行了,而是增加了音符间的开放性,小跳接小跳地不断前进,要注意谱面上标注的渐强。作为四小节的排比句,我们要弹出之前乐句不同的动荡感。当然并不是要加跳音断奏,而是在触键上使音色更加具有颗粒性。

       第14、15小节左手的大跳一定要提前准备到位才能避免出错。此外,第17小节音乐有所变化,谱面标注了强,提醒大家力度到达了全曲的最高点。但应注意不要在强上保持相同的力度,这样会让人产生声嘶力竭的感觉。正确的奏法是:在保证音量大的基础上,采用强烈的渐强,也就是说短时间内把渐强的幅度拉大,大的对比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印象。

          第18小节,虽然左手的音符的走向是由高至低,但我们依然应作渐强来巩固音乐在此前形成的热烈气氛。真正难的是紧随其后的猛收,本来紧接在强后的弱是很难一下子收干净的,尤其左手的跳跃容易让大拇指一头栽下去,而造成触键过硬,刹不住车等诸多恶果。这时右手最好能够弹出轻轻的、非常跳跃的手指跳音来配合左手,这正是这首曲子难以把握的地方。

        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很简单,把这一部分单独抽出来作为身体语言的训练。我们知道身体语言在演奏中自始至终都举足轻重,任何力度、音乐形象的转换,都应该建立在身体呼吸以及身体语言的基础上,身体动作需要先行于手指弹奏,这样才能将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迅速地传达给观众,从而让观众得以快速领会原本只能凭想象和意会的音乐形象。

          第24小节是第二乐段音乐的结束,谱面上标注渐弱记号将欢快的舞蹈场面转回至相对平稳的再现部分,所以要用一个比较彻底的渐弱来冷却气氛,在这句话的起始部分则必须把语气作得更强,音量把握得更大。


第97条  右手双音的练习
        这是一首含再现部的单三部曲式的曲子,第1—8小节为第一乐段,第9—16小节为第二乐段,第17—24小节为第三乐段,它是第一乐段的再现。

        乐曲一开始,是两个三度平行的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跳音的连接,随后是八分音符跳音的重复,在第一拍上是个强音,具有浓郁的民间舞蹈的风格,气氛热烈跳跃。弹好双音连奏和跳音是成功的关键。

       在第7、8小节有一处三度音程平行级进下行,这里需演奏得非常平滑并且把音量的强弱对比表现出来。

        到了第二乐段,左手出现了用变化辅助音装饰八度跳音的属音的固定长低音。在这个活跃的击鼓般的低音背景上面,是一个由平行三度音构成的气息悠长的旋律,好象是跳跃有力的舞步与高亢的歌声结合在一起。本段最后一个小节的低音级进引出了再现乐段。

        三拍子圆舞曲的第一拍为强拍,常用“嘭”表示,后面两拍是和弦的弱拍,用“嚓嚓”来表示,在舞曲的配器中,常常在强拍上用一个鼓,后面的则用其他管弦乐器重复的断音来表示。

       本曲有四个难点:

1、曲子开篇右手是一个向上级进的小线条的和弦连接,为了突出旋律的发展,我们要强调每个和弦的高音声部,不仅在音量上要比其他声部更加突出,在音质上也要比其他非旋律声部更明亮。弹奏的诀窍在于手指尖要抓得很紧;只有坚硬地触键,才能在高音声部弹出金属质感的音色;此外,手腕一定要走在手指下键之前,通过手腕的移动,将力量始终朝向旋律音前进的方向。这样做不仅能够将和弦连接线条弹得珠圆玉润,弹奏和弦的两个手指动作整齐划一,还能让力量始终保持在最高音声部。

2、第一小节的右手第一个音上标注了一个重音记号,作曲家的本意是要强调落滚的第一个音。在弹奏之前按琴谱上的标记先轻轻哼唱这个旋律,可以唱得很优美和轻松,但是作为钢琴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认为如果真的按照书上的重音标志和落滚标志来弹奏的话,从技术上来说,敲击第一个音会阻碍手腕带动手指向右移动,不利于顺利完成和弦连接的复杂技术。从音乐上来说,首先,大部分人弹开头第一个音都会借着落滚的“落”,将手臂从空中猛砸下去以强调他理解的落滚和重音。而音色会因此显得生硬,动作也不优雅,这样的开头会让音乐陷入一种垂直下落的被动中,不太容易转换成紧随其后的上扬线条。

         其次,头重脚轻的感觉不利于表现落滚的“滚”这个和弦上跳音的记号,音乐不但不能像荡秋千一样一下子荡向空中,反而容易显得沉重和拖泥带水,因此,应在这里作一个渐强将头弹得比较轻而将尾巴上扬上去,才称得上“轻舞飞扬”。

3、在第7、8小节有一处三度和弦平行级进下行,应该演奏得非常平滑并且把音量的强弱对比表现出来。第7小节左手部分的伴奏织体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变成了十六分音符,右手的和弦连接已经让小朋友弹得叫苦不迭,这时左手的突然变化便如雪上加霜了。练到这里可以将左手抽出来单独训练,习惯了这个十六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切分的节奏之后再慢慢地将双手合起来练习。合手慢练并不难,关键还在于跟第六小节的连接。这个变化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应该多练这个接头,不要等到把后面练得很熟之后一连接前面还是惊慌失措。在这里有个小小的诀窍能够帮助小朋友在进行节奏变化的时候控制住速度和心里的惊慌,在第七小节双手一起去进行第二拍的切分时,将这个音的弹奏力量加大,而且弹奏方向统一向下,将这个音的时值弹得像加了保持音记号那样充分,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站稳脚跟,不至于在弹奏这个小节的时候由于前后两小节的节奏变化和左右手节拍截然不同而凌乱不堪。

4、弹奏第二乐段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音乐处理:

        第一种:作为四个小节一句的音乐起伏,我们可以将渐强的最高点放在第十小节上,那么左手可以在每小节以落滚的形式在音量和推动的语气上稍微强调第一个音,这样出来的音响效果会如小波浪一波一浪含蓄的推进。

        第二种:假如希望让平静的湖面变成动感十足的海浪的话,我们可以将左手的重点音放在第三个音上,那样我们的强调重点就不在落滚的句头而在句尾了。这样极大弥补了右手长音的空白,使音乐的上扬力大大增加。虽然是长乐句,但是左手波浪线条毫不气馁,一浪紧似一浪的向前推进。为了达到波浪翻腾的壮观景象,我们还应增加踏板,来渲染音乐效果。


         最后谈谈踏板的使用:弹奏本曲时,可以在第一个音踩踏板直至第三个音放踏板。虽然第三个音是我们最重视的骨干音,但是音响效果上的延续保持到这里最浓重,这样的踏板效果是很好的。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6189

积分

2

听众

-700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618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
第98条 右手顿音与附点练习

        全曲可分为两个乐段,第1—16小节为第一乐段,第17—33小节为第二乐段。

        这是一条快速的3/8拍的乐曲,带有舞蹈性旋转色彩的短小乐句构成了一幅幅华丽的场景。全曲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八分附点结构,除了要按照谱上标注的落滚、顿音配合渐强的弹法之外还应该动动脑筋,考虑怎样才能弹得与众不同,充分表达出作曲家所希望描绘的快乐、谐谑、幽默、生动的感觉。

        第一段的平行乐句,无需作特殊的安排,只需按照标准的节奏来弹。到第16小节,音乐进入第一个*,因为弹前面的附点时我们没有做伸拉、缩小的变化,所以在这唯一一个没有附点的小节里,在速度稳定的情况下,将拍子稍稍向前赶一些,以达到推波助澜的目的;但是要注意音色一定要很厚,弹奏的方向必须是每个和弦一起朝下,给人以坚定刚毅的感觉。

       音乐进行到第二段的时候,由于旋律由弱拍开始,为了表现出新的音乐形象,我们在下键之前需深吸一口气,不仅是手还有我们的鼻子和腰都要做出夸张的起伏来预示音乐的重新开始。

         笔者对学生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任何相同音乐的重复,都必须弹出不同的变化来。据此,我们可对附点进行以下的弹性安排:在第一拍和第二拍之间加入另一个气口,把第二拍的音符往后推,通过第一拍的“滚”,将手快速带向空中,并缓慢下落。有个动作会帮助大家理解这种弹性节拍的安排:我们都有“打嗝”,这个过程夸张一下就是左右手同时后拉,经过一个气息的停顿,身体猛向前栽,手却迟迟不放下。

          当手下键之后,再将节奏恢复到原先快速前进的速度中,形成“快推慢拉”的弹性节奏,这样的“紧拉慢唱”式的合作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假如做得到位的话会让每个听众都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晃脑袋。

        第29小节抛弃了附点节奏,变成规规矩矩的“老实人”,作曲家标注了一个F作为结束乐句,我们应该将它弹得颗粒饱满,声调铿锵;第30、31小节的第一拍的音上标注了倍重音,一定要弹得力大如牛,才能将音乐的旋转脚步“斩钉截铁”般的稳定下来。

        结尾句的每一个音都应该按照渐强的拍子稳稳当当地弹以体现结束感,不过音乐到此还没有结束,作曲家希望弹奏者再反复一遍,在第33小节中标注了一个反复记号。需引起注意的是第33小节的那个渐强记号,弹奏者如果真的傻呼呼地去作渐强就错了,事实上无论如何渐强,也不可能让这个单手单音的渐强超过前面双手和弦的合奏。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思考:可以采用自由形式的慢起,弱化音量上的缺憾而提升附点节奏的动感,尽量将语气夸张成象过去私塾先生教乡下小孩识字那时摇头晃脑的摸样。


第99条 多声部复线条练习

          本曲虽然短小弹奏起来却有些复杂,作者大量运用了小连线来勾勒音乐的气息,弹奏时既要注意将连线尽量做出,以表现正确的语气,又不能弹得过于短促和生硬,将乐曲割裂成一截一截的。具体来说,本曲有两个难点——落滚和切分音。

        关于落滚:

        落滚可以分为前后、上下(黑键),左右平移三种单一方向上的落滚和三种方向相组合的的复合型落滚。落滚有两种弹法。一种是手腕带动大臂,通常用于表现比较委婉的变化幅度不大的感情。另一种是大臂带动手腕。通常适用于表现激烈的情感,比手腕带动大臂更加感人肺腑,它的特点是力量靠后,就象某个熟人见面时晃着你的手说“唉……呀”,语气中透露出恳切。

      落滚弹奏时的力量移动总是先于手指的。在高抬指的时候每个音的弹奏都是单数的,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孤立运动;在落滚或扇形弹法时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是一个线条带动两个音或两个以上的音的动作,基数相对较大,更容易提升速度。

      类似第五小节双手相同长度的落滚是比较容易统一的,为了做到谱面上要求的渐强,我们可以在第一拍的落滚上运用手腕在紧随其后的第二拍和第三拍中逐渐加入前臂和大臂力量来实现音量的增强和情感的深入。

       第七小节左右手的落滚变得有些复杂了,由于两手的长、短音正好交错,所以在第一拍结尾的时候右手在做落滚的动作时左手一定要压住键盘,可是当左手坚持压住自己的长音之后,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切分音,更麻烦的是它交错在右手第二拍的长音之后。弹奏时请将左手下键时的拍子数准确,不能因为双手交错而混乱;此外,左手第二个音的“滚”要及时挑起来,并在其后快速地放在中央C的位置上等候落键。

        在进行这样的难点训练时,为了避免拍子摇晃,建议多使用节拍器,尤其应以打小拍作为初始训练时的首选。当拍子和手的动作相互配合准确之后再转换成大拍,通过由慢到快逐渐适应来完成难点训练。




第100条 倚音练习

        全曲可分为三个乐段,第1—8小节为第一乐段,第9—24小节为第二乐段,第25—50小节为第三乐段。这是一首包含变化再现部的单三部曲式的曲子,第一乐段(F大调,共八小节)开篇就突出了倚音的特点,第一至第四小节的旋律以属音为中心音,第五至第八小节逐渐向上,弹奏时要表现出力度逐步渐强的音乐发展走势。

        大家可以注意到乐曲第二乐段的调性为C大调,在三拍子的伴奏声部上面,旋律全部为带下倚音的分解和弦式进行,旋律在声部的上下两边跨越进行,音乐极为活跃而显得诙谐。在第13至15小节和第21至23小节右手要越过左手,在弹奏旋律的时候要做到准确清晰活跃。

         在右手两组音跳跃的间隙作曲家巧妙的安排了一小节的休止,给弹奏者充分的时间做准备工作(基础教程中作曲家常用整小节的休止或长音持续的空白,为大跳作准备)。但不管休止有多长,弹奏者都要尽可能快的完成准备过程,在要弹的位置上等待下键,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在第二段反复时我们要跳过一房子(第23至24小节)直接弹二房子的音,然后进入音乐的不完全再现部分,也就是第25、26小节与乐曲的开头部分相同,再现部在第34小节之后从第35小节起,在主长音上面又延续了八小节。这里的演奏要提示一下:仍然要处理好从弱、渐强一直到强的音量上的变化。在最后的属和弦到主和弦终止的反复中,右手的高声部由同音反复引出号角似的分解和弦的进行,要演奏得明亮清脆,但它两次出现的力度要求不同。最后三小节的终止主和弦必须非常干脆有力,长短分明。

        从第35小节后,音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里上下句由相同的句头与不同的句尾构成,下句在高八度与上句呼应。在第43小节处有四个相同的F音,但是这四个音的弹法却截然不同,第一个音是前乐句的结尾,应该用落滚的“滚”将它挑起来结束乐句,第2、3个F音由于速度快,可采用方向向下跳跃的手腕断奏,千万不能一看到音符上打了点,就不假思索地用方向向上的手指跳音弹奏,否则可能由于肌肉过度紧张而弹得不均匀(也就是常说的“吃音”)。第四个F音是F大调主和弦的分解和弦的表述,这些分解和弦由落滚完成,因而在第一个音之前要做呼吸,在大拇指下落时注意触键动作不能太硬,应把那个最有力的音头用落滚的“滚”去弹奏,作一个上扬的小乐汇。你可以将其视为一个问句,而在这之后的三个和弦则可被视作坚定的回答。所以这里才是使用前臂断奏的最佳时机,将使声音更加厚实。

         经历一组强弱的反复对比句之后,全曲迎来了光辉的双手合奏和弦的结束——在上扬了一个八分音符之后,最后以一个浓重的跨小节的和弦长音结束。


第101条 左右手五指快速跑动练习

      这是一首单三部曲式的曲子,三段都在C大调上。第1—8小节为第一乐段,第9—16小节为第二乐段,第17—24小节为第三乐段。

       这首曲子是一个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弹奏练习,尽管中间的音型结构有所变化。在几段中间,十六分音符是连绵不断的,这从连线上可以看出。本曲每隔两小节即一个乐句的最后一拍出现一个四个八分音符的组合,这是可以让手指稍微休息的缓冲地带。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两小节为一个单位来练习,然后再逐步连接贯穿以便记忆,从而使手获得一定的休息。

       弹奏技术训练类型可大致分为音阶,琶音,和弦以及其他一些比较复杂的技巧性技术训练;本曲的训练类型基本上属于音阶训练,偶尔出现了一些需要用扇形弹法的地方,这些技术学生应该在前面的训练中掌握得很好了。唯一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弹法的转换,弹奏前一定要在头脑中先想好,弹奏时才可能做到平滑流畅;其次当跳与连的奏法同时出现时,需尽可能将幅度与区别拉大。



第102条 复附点与十六分休止符的练习

         这是一首训练复附点四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连接的二部曲式练习曲。第一段由F大调开始,第七小节时转为了C大调。第八小节的最后三个音为F大调的属音,由这些属音导入了第二段的F大调。

       在第一段第7、8小节转向C大调的时候,音型织体都有了变化。另外在弹奏复附点的时候要注意低音上面的八分音符音型节奏的稳定,要在音型的最后一个八分音符的后面弹奏高音声部的复附点音符。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以十六分音符为一个单位地分拍,也就是把八分音符分为两拍来练习。




第103条 多声部复线条练习


         全曲可分为3个乐段,第1—4小节为第一个乐段,第5—8小节为第二乐段,第9—12小节为再现乐段。这首曲子是典型的ABA结构,特点是连绵不断的八分音符为右手的民歌旋律伴奏,只有第4、5小节的伴奏有一些小的休止。

       第四小节的最后一拍开始,音乐有所变化,给人的感觉是音乐的间距缩短了,节奏加快了,推进的感觉更浓了。第八小节的第四拍是第一句的再现。在主音上终止的第一句需反复一次,因此它具有带有再现的二部曲式的特点,弹奏的时候要注意给予中段以充分的音色及音量的变化,以达到对比的效果。

第104条 左手复杂伴奏与右手双音练习

        这是一首非常优雅抒情的法兰西民歌。虽然伴奏中存在大的跳跃,但是总的来说音乐的情绪还是比较平静舒缓的,犹如轻轻拨动某种民间乐器。

     弹奏时必须认真演奏好乐句中的渐强渐弱,如第2、3、6、7小节。另外,在主体声部的一些三度平行进行必须处理得很连贯,第2、6小节内声部的旋律要很清晰地弹奏出来。

    第4、8小节的左手声部带有旋律式的进行,既起到节奏的补充作用又把音乐推向下一小节。这些音型本身可以有一些力度上的渐强渐弱,如果弹得过于呆板就不能达到音乐所要求的细致表现了。在第12小节,由于生D的存在使得G大调*上的小和弦变成了大和弦,从而带来了绚丽的色彩,所以在这个和弦前面的渐强要非常用心的把它表现出来,虽然谱子上这个和弦有重音记号,但切不可弹得过火,尤其应细心地控制左手伴奏的力度。注意提醒学生第14小节是一个附属五六和弦,那个生C不要弹错了。


    科学训练,避免伤害


        由于每个人生理条件不同,势必都会有自身的生理缺陷势必会对学琴造成一些困扰,教师在训练相关难点的时候,切记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手,避免生理伤害,从而进一步避免形成心理弹奏恐惧感(心理上对弹奏产生的畏惧感首先是由生理上的痛楚引起的,而这样的运动伤害往往是由不科学的大运动量和长时间的野蛮训练造成的)。这就更加要求教师钻研教学方法,掌握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法,采取灵活多变针对全体的解决方案。而这些问题都必须在学生准备接触某个难点的时候(请记住一定是未弹之前)一再强调提醒的,不要等出了问题再手忙脚乱的改错。本练习中的和弦弹奏就属于比较拗手的那一种类型,一定要从慢速弹奏开始训练,待音位熟悉了,手指的转换熟练了之后再进一步加速,不能操之过急。

第105条 右手双音的练习


       全曲可分为三个乐段,第1—8小节为第一乐段,第9—16小节为第二乐段,第17—24小节为第三乐段。这是一个带有变化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练习曲。第一、二乐段都由平行的乐句组成,第二段结束以后又加了一个插句,然后把第二段的结束句重复了一遍,全曲因此表现出一种缠绵的情绪。第一段的第一、二个乐句在音量上都有渐强渐弱,第三句音乐旋律往高处发展,情绪显得有点激动,曲子中有些小的连线、装饰音以及第14小节中音声部的还原D,等细节都应该注意。左手的音型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但要注意与旋律的起伏相配合。第17—20小节右手声部旋律的音符时值较长,正好是左手可以发挥的地方。



第106条 多声部复线条练习

        本曲共分两个乐段,第1—9小节为第一乐段,第10—18小节为第二乐段。这首G大调的民歌有着明显的声乐合唱曲的味道,乐曲一开始就出现的两声部的轮唱部分如歌声般轮番起伏,非常优美。弹奏时,速度随着音乐的起伏可以做一些自由的处理,使音乐在这里更加的轻柔,也会使后面同节奏的四部“合唱”显得更加宏大且富有激情。

      弹好这首曲子首先要求清晰的断句。乐句是音乐语言的最小单位。在初学的时候更要强调断句的重要性。这就像我们说话一样,句子之间的停顿不仅可以帮助聆听者抓住叙述者的意图,更是维持呼吸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须的。

      很多小朋友往往忽略乐句的呼吸,这时教师最简单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采取一定的“野蛮”强制的措施。方法很简单:每个断句后面加数四拍即把手提在空中嘴里数1234,之后再接着弹奏下一句。尤其在刚开始接触新作品的时候,每一句都必须如此,注意乐句的抑扬顿挫,如此一来,这首《可爱的五月》就不会被弹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第107条 右手保留音与左手双音的练习

    这首圣诞歌具有四部合唱的性质,要求演奏得比较连贯,具有歌唱性,不可浮躁。第9—12小节右手声部具有第5—8小节回声的性质,要演奏得很轻,这时左手声部则是在连续崇敬地歌唱,比较含蓄。

   弹奏时要求手指上的音乐表现力从每一个乐句开始,注重呼吸,就象我们跳舞动作开始之前的“起份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要弹的第一个音符是第一拍,那么你抬起手指时一定是前一个小节的最后一拍,这样就能够听清楚每一句的开头结尾了。


浅析钢琴演奏技巧

    我们应该在学习钢琴的同时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歌唱训练、节拍训练(又可分为慢速、中速、快速训练),以及身体语言训练。前三项在前文中已经有所提及,现在我们强调一*体语言的使用。

    钢琴演奏既是供人聆听的艺术,也是供人观赏的艺术,所以演奏者不仅要强调声音的悦耳,同时要象舞蹈演员一样讲究身体的语言,给观众以视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身体语言的表达,能更好的诠释乐曲的风格,传达乐曲的意境,从而使演奏更加完美。

      身体语言的表达中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运用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的:腰胸—肩—手—下巴—眼睛。前后顺序不能够颠倒。

    另外,还要注意踏板训练:浅踏板、深踏板、前踏板、后踏板、颤音踏板……踏板的正确使用,是一个非常发杂和多变的技巧,关键是考虑音响效果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踏板。

    音量的控制对于弹奏也是同样重要的,气息与乐句的歌唱性,以及音乐的推、拉、揉、挑、收、放,都是我们在钢琴弹奏中音乐表现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平时的基本功训练中,也应特别强调单项训练与组合训练,这样,当乐曲中需要相关奏法时,就能信手拈来,达到技巧与乐曲的完美结合。



第108条 右手短半音阶练习
     这是一首训练连续半音的练习曲。在第9—11小节旋律由半音上行变为半音下行,调性由C大调转为a小调。半音阶的大量使用以及跳来跳去的右手旋律,使全曲从始至终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情绪;在弹奏时要注意做好落滚与跳音的结合,这样才能完美的诠释出音乐的内涵。左手的根音一定要保持住正确的时值,其后的和弦可以往上弹成跳音,这样听上去比较可爱活泼,符合本曲的意境。

    我们知道和弦有几种弹法:

1、前推:手指从键面出发,下键后不将力量放掉而持续用力

2、下砸:手指从空中下键,下键之后立刻放松(将力量完全放掉)。弹奏的要点是:用身体和手臂的力量,靠手腕和掌关节支撑(两者之间应该先独立训练,后协调使用)。不管哪种弹法,应注意,手腕、掌关节、手臂,它们有任何的抖动都是支撑不住的表现,都需要加以克服。

3、我们正在学习的,体现往上弹跳的弹法:又有弹奏时要保持根音,这种触键方式动作不可能很大。其弹奏的诀窍是:和弦从键面出发,弹奏时手指在向下触键的瞬间往反方向上跳离开键盘,出来的效果充满动感。



NO。109双手长半音阶练习
       本曲开始于C大调的主音,第7、8小节为C大调的正格终止,到第15小节调性转到G大调,到第17小节又回到C大调,第33—40小节是第1—8小节的再现。第44小节有离调并向F大调转换的趋势,乐曲最后结束在C大调。应该特别强调的是,从第44小节开始到全曲结束的这个部分,右手是本曲的难点,要单独抽出来练习。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