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9173|回复: 1

[转帖] 混响大法(二)人造混响原理

[复制链接]

403

积分

2

听众

-25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403
发表于 2006-11-27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混响大法(二)人造混响原理

    在这样一个房间里,教师的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到达学生耳朵,如图一:

图一

0701159.jpg

    以上只列举出了5条声音反射路线,实际上是几千几万条到无数条。为了讲解方便,我们就说这5条。教师每讲一句话,学生实际上就听到了6句:*句是直接传到了学生的耳朵里,没有经过反射,后面5句是经过各种反射线路到达学生耳朵的声音。这6句话时间隔得非常近,图中声音到达有时间表,注意时间单位是毫秒(1毫秒等于0.001秒)。由于这些反射声到达的时间间隔太近了,所以学生就听不出来是6句话,而是1句带有混响感觉的话。学生听到的声音是这6个声音的叠加,如图二:

图二
07011510.jpg

    这只是为了讲解方便,真实情况是几千几万个声音的叠加。混响效果器就是这样工作,把声音进行很多很多次的重复叠加,就得到了混响效果。这样的图看起来挺麻烦的,如果源声音只是一个脉冲的话,看上去就简单多了,如图三:

得到的结果

图三

07011511.jpg

    有了这样一个东西,以后计算起来就方便了,无论教师说什么话,只要把教师的声音,与这个图进行某种计算,就可以得到6个声音叠加的效果。那么,这个“某种”计算,到底是什么计算呢?在数学中这个叫做“卷积”计算,英文是“convolution”,就是把教师的声音,根据上面那张6个脉冲的图,进行叠加计算。这种计算是不分先后的,你既可以认为是把教师的声音,根据那个脉冲图(声波),进行叠加计算;也可以认为是把那个脉冲声波,根据教师的声音(把教师的声音考虑成由无数个脉冲组成的声波),进行叠加计算。这个脉冲图,也就是这个含有6个脉冲的声波,就是这个房间的从教师讲台到学生座位的混响特征。在声学上,由于这个混响特征是由脉冲得到的,所以就很形象把它称作“脉冲反应”——impulseresponse,简称IR。混响效果器的工作原理,就是拿源声音,与impulseresponse做卷积计算。上面的那个具有6个脉冲的IR,在现实中是不可能有的。现实中的IR往往具有几百、几千、几万个脉冲,例如图四:

图四

07011512.jpg

    由于各种类型的房间的IR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因此声学上又作了一些规定。首先规定IR的*个脉冲叫做“直达声”,因为这个脉冲是未经过反射的直接从声音源到达人耳的声音;其次规定IR的后面几条明显的脉冲叫做“早反射”earlyreflections(见上图),这几个声音都是声音源经过一次或者?饺畏瓷浜蟮酱锶硕模捎诜瓷浯问伲粝呗凡怀ぃ跃哂薪锨康哪芰亢徒隙痰难映佟?*规定IR的后面无数条脉冲叫做“迟反射”latereflactions(见上图),这些声音都是声音源经过无数次反射后才到达人耳,反射次数多,声音线路长,所以具有较弱的能量和较长的延迟。但是它们数量极多,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下一节预告:各种效果器里的IR是怎样得出来的?

07011513.jpg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403

积分

2

听众

-25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40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
混响大法(二)人造混响原理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