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5678|回复: 1

[教程] 几种听觉现象

[复制链接]

2710

积分

3

听众

-102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2710
发表于 2006-10-26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1、掩蔽效应
由于某种声音的存在而降低了对另一种声音的感受能力的现象,被称为掩蔽效应。它是指一种声音影响另一种声音被感知的现象。要想听到被掩蔽声,就必须使它增强才行。
声音掩蔽的一些规律:
① 低频声易掩蔽高频声,高频声较难掩蔽低频声。
② 掩蔽声和被掩蔽声的频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大;当它们的频率相同时,掩蔽作用最大。
③ 对于复音,掩蔽效应会影响音色(复音是由多个频率成分构成的,每种频率被掩蔽的量不同,造成它原有的频率构成比例发生变化)。
2、哈斯效应
实验证明,人的听觉有先入为主的特性,当两个强度相等而其中一个经过延时的两个声音一同传到耳中时,设延时时间为ε,则
ε<30ms,听觉上将感到声音只来自未经延时的声源。
30ms<ε<50ms,听觉上可以感觉到延时声的存在,但仍然感觉到声音来自未延时的声源。
ε>50ms,延时声就不能被掩蔽,听觉上会感到延时声成为一个清晰的回声。
上述这种现象称为哈斯效应,也称为领先效应。利用哈斯效应可以解决扩声系统中声像和声源的统一问题。
3、多普勒效应
当声源处于静止状态时,它发出的声波将保留同样的基频。但如果声源以很高的速度向听音点运动或从听音点离开,那么音调的差异与基频的改变将变得比较明显。这就称为多普勒效应。
4、“鸡尾酒会”效应
人们具有从许多声音中选择听到自己要听声音的能力。在许多人相聚的鸡尾酒会中,可以对特定人的讲话听得最清楚,这种效应称为“鸡尾酒会”效应。
如果掩蔽效应是一种生理现象,那么,“鸡尾酒会”效应则是心理、情绪引起的一种现象。传声器拾音时就不具备这种心理选择,所以在实际录音时,不应该被声源的内容所吸引,而应注意客观存在的物理声音。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497

积分

2

听众

-19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497
发表于 2006-10-26 |
不错的,支持.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