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1349|回复: 1

[演唱] 歌唱技术中高音解决方法

[复制链接]

6521

积分

2

听众

-886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6521
发表于 2006-6-19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歌唱技术中高音解决方法. U( V/ Q) f4 k

5 @; m! Q9 v( Q% y" n- U, O
! x' Y! a' s% [( L! Y声音训练是为了追求一种整体上的统一、宽松、通畅、协调的歌唱状态。"高音解决"是歌唱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教学中可采用叹音、哼音、吸音和高弱音的辅助训练手段,逐步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秩序渐进地掌握高音演唱的技巧。
! u3 M4 A$ p$ s) A* o. E4 v8 T
4 o! l2 n3 |# o& Z0 [; \
$ N/ l. m$ ~  e
# P: Q3 z4 _4 W* g7 l歌唱这门艺术,人们总是怀着美好的愿望去探讨它,研究它,尽管是众家林立,仁智相间,但不论是哪一种唱法,哪能一种训练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追求艺术嗓音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那就是在正确的声音概念和科学发声状态下得到的涵盖气息、腔体、位置、共鸣、咬字以及音乐表现等等诸因素集合的美的歌声。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和演唱实践中,总感到制造成功的"歌唱乐器"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里仅就我个人在长期的教学和歌唱实践中对"高音解决"的认识和辅助手段所积累的点滴作一简述。 5 I: @" f; s* X& \
& K& N- {5 P$ T1 p9 M
一、"攀高"与"恐高"是一对并发症
& v' c3 D$ F1 O* N  `8 i3 u) e3 I, E5 Y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很多学生有盲目追求高音--即"攀高"现象。即使歌曲原曲原调没有那么高难,学生们也习惯在某处(一般是在歌曲高潮或结尾处)有意识地人为提高度数,想追求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霸气",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种"攀高"完全没有必要,由于是勉为其难,声音状态不好,所以直接导致了作品处理上的不连贯、不完整;同时更由于是画蛇添足,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音乐作品合乎原意的内涵,而增加了扭曲的成分。很遗憾这种现象在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中在有人在。而相随于"攀高"现象的另一面--"恐高症",恰象一对孪生姐妹一样同样随着在很多学员身上。究其"恐高症"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由于一味求高,破坏了歌唱的良性状态,久而久之,反受其制,对高音有了畏惧感。二是没有形成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掌握合理的训练方法,没有稳定、坚实的中低音区,所以一遇高音就破,破则生畏。这种"恐高症"直接导致学生在训练和演唱时的紧张、畏惧,不急定状态。为了解除这种心理,看来最关键的就是使"高音突破"和"高音解决"得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使"恐高症"随之减弱,直至消失。 5 x, x. `1 ~+ r; u1 a% B* C7 E
1 H! p3 j4 E. e) C$ ^/ i1 ]* n
二、"高音突破"和"高音解决"的手段 ' f, j. @& h: L* X. \
3 G6 J6 W7 ^) p: [; O
(一)叹音训练法
+ |- m& g" {' g" D$ q/ v6 @. E8 q; M, l: C
1.短叹音:短叹音是类似"叹息"状的声音,有浅有深,选用母时可先以"i"开始,再过渡到"ai",最后以"a"结束,这种训练,声带没有负担,颈部没有紧张感,喉器是下沉的,能够直接感受到气息的支点在腹脐部,不需要大动作就能达到一叹而松,一叹而通的效果。
* _8 k7 {3 u* D. @5 r6 h2 r0 \' G& e2 _  J$ L% W! w4 o0 L7 M' K
2.长叹音:长叹音实际上是一种吹弹气泡音的状态,这种气泡音是高音成分--咽音的基点,训练此音时,首先要找到气泡音的正确基点,不要错误地把喉哼音当作气泡音点而加以发挥,这是大忌。其基本作法是用气吹动声带产生气泡音,速度慢则气泡稀疏,速度加快则产生的气泡变得密集,初学者一定不要对声带施加人为的力度,让这种气泡音贴着咽腔,变小升高,这时候,就会感觉到长叹音有一种想冲上眉心的头腔的趋势,而丹田之气也明显被调动起来,此时就不要再用力,把状态又调节到起始阶段。 # U3 o  Q$ g; B4 M  `

9 e/ q- [4 B5 d0 n8 H: [7 U(二)哼音训练法
$ k  i5 }6 J: o' X8 W% |$ `2 P/ F. x7 e/ X7 R' z8 B/ G, W
1.哼鸣音:这种常规哼鸣音的训练,不仅对于气息的通畅,喉头的稳定,鼻腔的状态有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打开腔体,体验头腔共鸣,获得声音的高位置感。其作法是微闭口,唇、舌、下巴自然放松,嘴唇不要用力,面部有兴奋感,能够明显感觉到所有的歌唱腔体均已打开,鼻窦及头部有一种从里到外被拉开的感觉,喉器是下沉的,一旦开始哼鸣,则一定要注意"吸着哼",只有这样,才能哼出高位置声音。有些老师要求学生去感觉嘴皮发麻的感觉是错误的,这种发麻的口腔音太多,没有用"吸"的方式进行造成的,声音的通信也是不畅的。所以在哼鸣时,尽量丢掉口腔音,把握住"吸着哼"这一正确观念。笔者曾有一位学生,进校时有一些声乐训练基础,嗓音条件也不错,但一上稍高的音就成喊叫状,面部和口腔状态极为夸大、紧张,甚至扭曲,连最基本的哼鸣都是错误的,满嘴的口腔音,喉头人为加力,哼鸣时采用的是"吐气状"。为此,笔者首先先从哼鸣的正确方法入手进行训练,很快这个学生改掉了原来的毛病,解除了喉部的紧张,呼吸状态明显改变,高位置的通道感得以强化,声音也变得干净,高音也得到扩展,学生从哼鸣这一基本训练尝到了甜头,更加充满了声乐学习的信心。 ; m* t) t& z9 O, E  c
8 Q6 b1 m$ x5 s3 A
2.哼咽音:哼咽音与哼鸣音不是一回事,哼咽音比哼鸣音用的气息密度和支持力度要大得多,在听觉上,哼咽音的声音色彩要比哼鸣音坚硬、结实、明亮、有穿透力,哼咽音在声音位置上也比哼鸣音高得多,发音有从眉心、头顶部飞出的感觉。具体作法是闭嘴微笑状,上下牙松开,口内空气排完,上下后牙床有张开感,首先找到气泡音的特点,再慢慢将气泡音变小,升腾为一种结实明亮,"有心儿"(集中)、高位置、有穿透力的闭口哼咽音。注意气息的支持来自于丹田,颈部、胸部放松,感觉到哼咽音是从硬腭上发出来的,而响在脑门外。实际上,这时的哼咽音是长叹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073

积分

2

听众

-62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073
发表于 2006-6-19 |
,,楼主休息下吧,,

看不过来了。。。。哈哈 ,,

不过。。确实不错哦。 。
音频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