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7320|回复: 0

[耳机] 哪吒归来!奥地利Austrian Audio Hi-X50林氏评测

[复制链接]

282

积分

2

听众

124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82
发表于 2021-1-11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哪吒归来!奥地利Austrian Audio Hi-X50林氏评测
% {$ n5 x& k/ k, q
# n4 S6 @! K/ m9 x+ j0 @& V9 {8 @: r# L9 S
640.webp (20).jpg
+ k$ l& V( i* y2 c: V  f% r$ S  g& [- g2 ?8 S
0 Y3 M7 n$ v) L# J) t8 B2 P
几年前去漫步者做客,张老板讲了他们收购STAX前的一些故事,据说当时谈判的时候,俩日本老爷子可硬气可倔强,这也不许那也不行,你敢有半分违背人家原则就能立马撂挑子不谈了,宁愿牌子关张都不妥协,结果是漫步者这边最大可能的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还额外提供了许多便利,这桩收购才圆满收场,此后的STAX,依旧是原来的调调,且更加发光发热。" i. t) U1 @) t/ N1 T9 @

+ X/ F9 M: X. q) E. }5 L* i1 P
& Z0 P. n1 ~* `  e. [# Q2 @* f+ d/ C: p9 R8 E! J! B+ |) q
然而,世间并不是所有故事都能有美好结局,恰恰相反,耳机这个行业,有着不少关于“出走”的故事。
, w' N' h+ B$ `! c3 H! }4 J
$ K, J% x8 e* ^5 |4 Z: @. F& s, f 640.webp (21).jpg
: f5 ?8 h  i9 W2 p0 j* f9 A% r" {. V; u9 e7 n" }9 y; v& F
“出走”并不新鲜,这种事情在所有行业都司空见惯,然而耳机音响这些玩意儿,它的技术核心往往是比较较真又很能坚持那种人,这号人轻易不挪窝,出走也往往不是钱没谈拢,更多是跟老板、合伙人在品牌发展路线上产生了分歧,他觉得没法做自己想做的产品了,这才一咬牙一跺脚,转身离开。2 D% V+ m- s, q9 j  Q

! i. U* {( v; m6 Z7 H1 { & H  H5 W: L( c' m1 O$ v4 x
) k5 C# D- W! ?- }
这种“出走”就不像许多行业一样,透着一股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劲儿;更多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理想得不到兑现的无奈。这劲儿憋在心里,甭管是自立还是换岗,都更容易转化为做产品的动力,而且老师傅的手艺,当然还在。2 |7 ]  i" z9 s7 l

( K, N* L% K1 S6 }) Z% w' X 0 N$ c0 `" o/ y1 K( \
640.webp (22).jpg ) ~1 O6 L1 W, M
& p$ n+ H% W" C! R
: X6 Q2 z7 X2 g, e4 Z6 |
本文要讲的Austrian Audio,并非由某一位老师傅扛旗,而是由原AKG奥地利工厂的22位核心成员在2017年联合创建,“奥地利之声”这个品牌名,一听就很倔,也许在可预见的近些年,这个品牌旗下的所有产品都会坚持在奥地利设计、研发、以及制造。Made in Austria这行字母,将会换一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眼前。/ `+ H) Q: o, }4 m, I5 |# G
. B, {5 |8 n6 L0 W$ }

# |2 |8 Z6 ^6 B; A: U* F9 @+ ^: ^6 J. A7 ^
既然是老师傅们的作品,你指望特高效那是不现实的,四年来拢共也就推出了俩型号,一个是Hi-X55,另一款则是今天的主角Hi-X50——相对于Hi-X55的封闭式包耳头戴设定,Hi-X50采用了完全一致的外观设计,整体尺寸则小了整整一圈,它的定位应该是介乎便携和家用之间,提供一个易驱而足够优良的声音水准。其实你去看拜雅新发布的T1和T5就能明白,现在欧洲许多厂商他们越发清晰的认识到:在如今这么个信息高度碎片化的时代,你指望很多人静下心折腾器材会有些难,什么250欧姆、600欧姆的耳机慢慢搭配前端这种玩法,会过于曲高和寡。反之一个插台式有好声,插手机还能有不错水准,上可欣赏古典乐,下可怼电脑上看剧的万用耳机,就成了他们的努力目标。
1 H* ~9 P! c7 F# h% r7 H6 l
" J" q- i: ^4 N) T   Q+ J* z# u9 C& i4 g, [( i
640.webp (23).jpg ' N$ y4 m. [% J! N

7 m; c, ^1 D% }既然又是“奥产”、又是老师傅研发三四年的手艺,那聪明的你估计也有心理准备——这玩意儿没法卖太便宜,2480元。倒是比同为低阻的T1、T5三代便宜很多,当然了,这种压耳式的设定跟那两款也的确差异很大,不过这的确也就是个主动降噪真无线的价而已(还不能算苹果,苹果家AirPods Max比这可贵一大截了),对于真正心动的人来说,这不会是问题。  O$ a, O/ _: D6 [( H0 G% ~: R
' {+ Q# |! q8 c5 E
640.webp (24).jpg ; V/ d) ~* K% l6 i1 E

4 a6 f0 I5 u! ~/ ?( k
# ?, R7 A; e' P+ W! P" C! r. U; g; p
Hi-X50的做工堪称“舒爽”,记忆海绵质量极佳,兼具一流的舒适感和透气性,弹性也很好,作为一款压耳式耳机,耳罩不舒服那肯定不利于长久佩戴了,这点Austrian Audio把握得很老成;更为令人击节的则是它这个双幅式横梁,外侧是轻合金材质,坚固耐久,内侧则配的是两条舒适感同样出色的海绵条,整体设计十分合理且不说,主要这个调节伸缩部分做得太出色了,咔咔哒哒的质感定位感俱佳,光这个我就能推推拉拉玩上十分钟……
0 E+ f8 u) v; z* M* p6 Z4 G
# n, I9 }4 _; j" ?! x0 Y+ n& x2 \5 m 640.webp (25).jpg
! x. u* x$ N" m3 C. I5 Q
2 i+ W; z* b. x4 _. `/ ~: {- |3 M5 ?6 t
线材标配的是一条可拆卸的3.5线,附送螺纹式转6.35接口,需要吐槽的就是这条线太长了,整整三米,希望将来可以提供一米左右的短线用于出街,当然这种接口的线材市面上也很容易买到,只是并非原厂怕是会影响奥产信仰——啊不对,是影响声音发挥。
5 G% m9 S9 u' Q( g7 L' f+ y8 U, G. F
: V. x3 r7 A$ F8 k% S& J, `

+ F) B3 w; j! A' @& j3 B就结构坚固程度和佩戴舒适度来说,Hi-X50除了略有点夹头之外,整体都很出色,一摸就知道是那种我都躺了它还骨架完好声音正常,活得恨不得比主人还久的硬货,整体重量284g也比较适中,非要算一下的话,emmmm——比苹果AirPods Max轻了刚好99g(捂嘴坏笑)~
/ t8 |) N3 I; {$ h0 g  ?! x* h- l# [8 O1 A/ b4 N5 M1 `
640.webp (26).jpg
+ O6 _, G  W4 U( Z7 X: Y* _4 g* Q* _$ B$ N+ U' D5 O+ Y
音质方面,这款Hi-X50的老大哥Hi-X55应该有不少朋友已经听过了,那款耳机的声音表现,被很多人誉为“推好了的K701”,当然这句话我没法完全赞同,声音的风骨是有不少相近的地方,但是表现出来的声音特征还是有明显差异的,不过已经足以肯定其声音水平的,那么Hi-X55所采用的拥有独特尺寸(44mm)及独特技术(长冲程技术,官方叫做High-Excursion)的这个单元,等于也是被间接好评的。而十分邪性的是,这款小一号的Hi-X50,用的,是同一款发声单元……  z9 f, f( e1 W

. O8 [+ `/ O1 D# D' i) r
3 T; h9 W. G8 a 640.webp (27).jpg
/ x" v+ c9 [  C; ]
8 J; o8 d  w. N# Y! {3 m+ Q) \+ t4 x0 z4 K/ C
这就不由得让我想起当年K420和K450是否采用的是同款单元的热议了——实际上很多大厂是会这么做的,把同样单元配置在不同耳机上,进行不同的调校,搞出来完全不同风格的音色。这事儿你可以想象成车厂把同一款发动机塞进不同车子里,底盘和变速箱的差异会导致他们性能特性绝不一致,而且在耳机这里,这种差异会更大,更有趣。
2 m7 @2 r( T; H* n( {" w" n# |/ D6 T" _, E9 h5 s. z

  a) j/ n8 L2 ^$ ]
5 }4 g5 @, J: p; |- j# u比如Hi-X55,它是一个声场较为宽广,宽广到你会觉得封闭式耳机的声场这么大这么自然这都有点不科学,且富于空气感(老AKG味儿、嘎嘣脆),音色又自然又有一定的光泽感的耳机;而今天说的这款Hi-X50呢,则在声场的场感有所缩减(肯定的嘛,一个压耳一个包耳)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温暖色彩,与很高的声音密度。
& x5 O6 P& w# Y$ Q3 b1 y( U
: O' q: b& j4 N- y1 _ 640.webp (28).jpg
3 Z/ g% |( c* L% t- Q: g$ D  _: F$ e' a7 C) K, r* ?
低频来说,Hi-X50的低频量感丰沛,下潜深邃,乐器的结象感堪称精彩,鼓点和管乐器、贝斯的形体能表达得十分栩栩如生,且层次分明,呼应漂亮。整个低频给出的氛围感是偏暖色调,偏热情的那种,听金属很容易三秒钟就High起来,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个冷声的玩意儿,哪怕搭配典型的冷声前端,它在互补之下也是偏浓郁偏暖的。不排除搭配暖声前端会让一些人产生口味上的不喜,但你要说腻,那肯定不至于,速度感收的挥洒自如,再密的鼓点也不会淤结,老师傅们稳着呢。
0 u  q$ n) b9 L: V
1 i+ D2 ?) A8 u0 c" I/ U- s 640.webp (29).jpg
/ I. O( ]1 ]2 ~! I/ c  F* g  k8 s2 J& p( g
+ ?$ X" |% f$ h( S( P# b
中频方面,这款耳机的人声还真有点让我想起K420那股子劲儿——松弛舒服又表情丰富的演绎,人声略微靠前,齿音被不留痕迹的消抑,乐器亦活力十足。尽量描述的话就是,这耳机完全可以给你那种音色还原又准确,又具有十分棒的密度血肉感呈现,与此同时它的定位和层次感做得却又水准很高,声场大小在同类产品里已经算很大了,且没啥边际感,封闭式耳机常见的山洞音它真的一点儿没有。于是听起来你会觉得又正又有人情味儿,不板着脸不拘束,不露痕迹的高水平。! ?; L" l$ ^& ]% B! E

( P% W9 _1 V* S4 _# a
# ~0 J# S! Z4 N- H' V 640.webp (30).jpg
4 X6 J8 }( o! R7 p: O# N" B6 i1 L$ S* B1 n( ~
& L8 E8 I, n/ f
高频这块儿,亮度略有欠缺,毕竟是个暖声基调的耳机,一定是会压制亮度的。而这并不能遮盖这对单元惊人的表达力。其实偏暖声的东西大家都知道,它会在声音的密度方面有一定优势,往往乐符表达会比较饱满,但是没法很明晰很丝丝入扣,高频也容易被牺牲一部分。可是这条耳机的高频细节却毫不含糊,反而很像是你在演奏厅第五排左右的位置听到的弦乐合奏——没那么透亮,又足够震慑心魂,尤其是具备一定厚度和空气感的高频谐振,被还原得相当优秀,不过呢,还是会比现场多一分暖色,除此以外,这个高频就没啥值得挑剔的地方了。$ t4 O- V/ _3 J7 t* o
$ T! ^6 \# U1 U3 _+ @7 v# h% `+ _
640.webp (31).jpg
" a) u+ H) {: n4 c1 P! b
5 j% p$ }2 G% j9 X  C% J9 x
) o& {2 `, q6 k' \控制力这块儿,其实是看你用什么前端,这条耳机固然只有25欧姆的阻抗,可它并不是真的好推,插手机也就是听听民谣流行,真到器乐这块儿你还真得上块儿砖来伺候它,至于上多少钱的,这个视乎你自己的财力,我只能说在钛墨菊这种设备上,我依然觉得它没有到极限(不过表现就已经非常优异了),好的台式设备会让它的演绎更从容,控制力更佳,背景更干净平稳。Hi-X50是一个不容易出恶声,发挥好坏却视乎前端直线增长的存在。* d9 Y6 u3 l) H% c6 x' w2 w
( g4 A; q7 v5 k  k* A, M' \, t9 H
640.webp (32).jpg
+ Z2 `0 T' x- j. Y3 u1 ^' s; M0 l- `$ |
6 n) x/ k  H6 E& P* |' ~6 n
从风格而论,这耳机真的有种,怎么形容呢……我说个通俗点的,比如说哪吒,小时候的他,淘气胡闹可爱,不过大家普遍还蛮喜欢他小时候这个形象的,就像K420,不贵,好听,许多人都买过,都喜欢。; C0 d: m+ O- P
# ]  ~% [* I8 W/ F

% X, G2 j2 j* U
* K& G4 p3 U6 J+ `( u$ ?/ n那你想象过,这个小哪吒长大之后脚踩风火轮来到你面前,左手金刚圈右手火尖枪身披混天绫,一身本事装备挂满,性格大致如旧,却位列天宫近战英雄三甲的英姿么?& ~2 ~4 K$ ]# q0 Z

$ D6 N! g. r2 Q4 m
, u3 N  o( W, q  F1 G. C8 Q9 A) g% u- ]+ u# s
Austrian Audio Hi-X50,就是那个满级归来的哪吒!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