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音频插件联盟,正版插件,欢迎大家选择!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6007|回复: 1

[资讯] 理性的认识声音和音乐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3

听众

174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7900
发表于 2017-3-30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声音审美——太精确、太清晰反而不好
    声音的审美,太精确、太一丝不苟反而不好;追求“精确”和“一丝不苟”是好的、正确的方向,但当“精确”和“一丝不苟”达到了某种高水准之后,稍微“放松”一点,反而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符合人性的。这不仅表现在hi-fi上,也表现在音乐中。
    交响乐队的演奏是要整齐、精确的,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如果一支乐队的演奏员做不到基本的“整齐”,那这个乐队是糟糕的。但是,一支乐团的演奏的“整齐”或者说“精确”是不能过头的。如果达到了绝对的齐整,比方12个人拉琴划一得跟一个人似的,整齐得犹如国庆阅兵式的方阵,那是什么结果?就是世界一流的乐队吗?No!根本不是,那就成了机器人乐队了。真正世界一流的乐队,都是整齐、精确,但又不象机器人那么整齐和精确的。
    若看乐队演奏员的整齐性,那么最棒的乐团或许是日本、朝鲜的。日本人对纪律的追求我们都是知道的,朝鲜乐团是国家养着的,整天别的不干就练习拉“红歌”了,据说在整齐性上能达到惊人的高度。完全是一种阅兵式正步走那样的精确性和齐整性。但日本乐队、朝鲜乐队,在世界乐坛排得上号吗?
    在指挥大师中,乐队的训练大师中,既有以精确性闻名的,也有相反,以“不精确性”闻名的。最有名的例子是德国指挥大师福特文格勒。他指挥乐团的合奏效果,就以“不那么整齐的整齐”而著称。“不那么整齐的整齐”是一个含混的概念、一种含混的境界。熟悉大师录音的乐迷当知,福特文格勒的指挥中,合奏往往是基本整齐、但又不是非常整齐的(大师的指挥手势经常是有些含混的,并不是那种“斩钉截铁式”)。当这种“度”的把握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点时,能出一种非常动人的效果——乐队的合奏既基本整齐、但又不是整齐得机械化的效果,而是一种人性化的、微妙的美感。一种如同“云”一般的合奏效果。
    如果说过于不齐的合奏象一盘散沙,过于整齐的合奏有机械感,那么这种“云一般的整齐”(带一些模糊感觉的整齐),能达到一种微妙的、很人性化而有感召力的美感。
    其他乐器的演奏也是这样的。例如钢琴演奏,我们知道钢琴演奏应该尽量地节奏均匀、落指力度均匀、指触清晰干净。但是,假如一个钢琴家的节奏绝对地均匀、力度绝对地均匀、指触绝对地清晰和干净,是什么效果?就是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吗?
    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根据乐谱、利用MIDI做出来的“完美演奏”,并非真人弹奏。这种MIDI钢琴演奏可以说是技术绝对完美的,时值一分一秒都不会差或不均匀、力度是完美平衡的、清晰度是“超人”的。但这种演奏效果,稍有经验的乐迷一听就知道不是人在弹,而是机器在弹。这种“完美演奏”虽然从乐谱角度看是完美的,但却是机械的,没有感染力的。如果要人来评价的话,这是技术完美、但实际效果很糟糕的演奏。
    音乐圈子里也早就存在这样一个观点——技术太完美的演奏,往往显得冷漠。当我们说一次优秀动人的演绎,往往从绝对技术的精确性上讲是并非完美的、并非“一丝不苟”的、而是有些“松懈”的。这种小的“不完美”反而会造成一种人性化的感染力,一种演奏即兴性的感觉。而那种技术上很完美的演奏往往是会给人冷漠之感。有没有一次伟大的演绎,可以同时做到技术完美、感染力完美?也许能,但非常难、非常罕见。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人性”。人对声音、对音乐的审美,就是具有这样的一个特征。不管这个特征的存在是否“科学”。人的存在、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即不是编程的结果、又不是机器人,如果人们普遍觉得象自动钢琴、MIDI钢琴那样的演奏是不好听的,很机械,那么这个审美观就是科学。
    这个道理反应在在hi-fi上,声音的清晰度是应该追求、但不宜过头的一个项目。在hi-fi重放系统里,过于清晰、清晰过头的声音,往往也是不好听的,会有机械感、反而不那么真实、不那么自然。当然不是说清晰度差的系统会更好听。清晰度,就象乐队合奏的整齐度一样,并非“越高越好”。它是有一个度的。在达到非常清晰、非常整齐的地步后,稍微“松”一下,而不要一丝不苟到极限,反而会出来更好的效果。这个“度”的拿捏,是看水平的,也体现设计师的个人风格。这也正是hi-fi设计师都要靠耳朵来调整最终声音的道理。
    结像也是这样的。我们都希望hi-fi系统能给出一个鲜明、饱满的结像,但如果一套系统给出的结像感觉是“斧凿石刻”一般的,那也是有些问题的——这样的结像并不真实自然、会给人机械和生硬的感觉。
    hi-fi器材应该追求达到优良的结像力,但是这种追求不能一味过头。稍微“松”一点,反而会得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应该顺从我们的耳朵、我们的心,而不是顺从某些硬道理、硬指标。
    音响器材各环节的搭配也是这样的,应避免高解析的音源、高解析的放大器、高解析的喇叭(或耳机)以及高解析的线材去凑在一起,否则很难搞出自然动听的声音。有一个问题是初烧经常问的——为什么有些线材是声音偏松软、偏柔的?从理论上说,线材应该尽量地高透明度、高清晰度呀?为什么却有些线材是“味道型”的,而且还非常有名?其实,这类线材的作用很大,在某些hi-fi系统中,经常需要特意用到这样特性的线材,去调整整套系统的声音,使得最终效果自然、好听。如果只认死理,非要用清晰度最好的音源、清晰度最好的放大器、清晰度最好的喇叭,再搭配清晰度最好的线材,认为这样一定出最清晰的声音,那是不对的。实际这样搭配出来的声音,往往是清晰过头、不耐听、甚至难听的。

    HI-FI听音评价
    HI-FI器材的声音评价历来有主观派、客观派(数据派)、主、客观结合派等不同看法。主客观结合派里,又分倾向主观的,和倾向客观的。这有点象搞政治——左派、右派、中间派、左倾的中间派、右倾的中间派,当然还有极左极右等等。只要是人在搞的事情,就往往搞出不同的派别,而且搞到高级阶段之后,层次会更丰富。
    其实这个现象很清晰地说明了一个真理——人与人是不同的,而且可以很不同,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往往可以搞出丰富的层次。所以不要轻易地推己及人、轻易地判断与你不同的人!
    HI-FI器材的声音评价中,极端的主观派(只相信主观聆听的价值)、极端的客观派(只相信数据),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在两个极端之间。当然,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经历、背景,形成略倾向主观的判断方式,或者略倾向客观的判断方式。其实评价HI-FI器材的声音,特别是它的音乐表现力,有一个极其简单的标准,写出来就四个字——不忍关机。
    这个标准可能更适合于那些对音乐有敏锐感受力的人,音乐爱好者,或者说,是喜欢音乐的发烧友。我们首先必须承认一个前提----HI-FI器材是重播音乐(music)用的,而不仅是重播声音(sound);HI-FI器材重播音乐时,声音的品质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是对音乐没有感受的人,对声音的品质没有感受的人,不懂得“声音审美”的人,那没有什么器材是“不忍关机”的,任何器材,随时都可以关掉!这是一个大的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很简单的一个判断标准就是——一个好的HI-FI器材,是能令人产生“不舍感”的,一旦在它进入状态,为你播放音乐之后,你就会被它的音质所吸引——注意不是被播放的音乐本身吸引,而是被播放器材的音质所吸引——不忍把它关掉,就希望它一直唱下去,不停地播放各类喜欢的音乐。能产生、引发出这样感觉的器材,就是一件好器材,而且不是一般性的好,而是非常的好。这样的器材不是经常可以遇到的。        
    如果觉得这样的标准太高,那么可以降低一下,简单说就是:耐听。如果一套系统令你听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后开始头痛,觉得厌烦、无趣,难以听下去,那肯定是有问题的,即使它宣传的技术再先进、标出的指标再惊人,也没用。
    一张好的唱片可以令人“不忍关机”,而一件好的器材,也会令人“不忍关机”。用它来播放任何音乐,有时甚至可以废寝忘食,听个天昏地暗!在这种情况下,什么参数、技术、元件、尺寸,统统可以抛开。不管它用的是什么技术、什么元件、达到什么指标,都可以完全不顾。唯一重要的就是——它能令人不忍关机。能做到令人不忍关机的器材,超越了其他所有方面的评判标准;在所有可能用来评价一件HI-FI器材的各种标准之中,一旦出现了“不忍关机感”,它就是一个头等重要的定性标准。
    事实上我认为“不忍关机”感的产生,是一种全面性的总结和概括,好比是一个囊括了各项失真度、频响、信噪比、动态范围等不同参数指标的“总指标”。为什么?因为如果一件器材在任何一个方面有明显的缺陷,就很难产生出“不忍关机”感。反过来说,一旦出现了不忍关机感,就证明这件器材没有什么致命漏洞,各方面都能过关,而且在表现音乐上有特别出色之处。就象一位美女,如果能令人“越看越爱”而产生出不可遏止的迷恋感,那她是不会有重大缺陷的。会有相对的长短板,但不可能有明显的、足以致命的缺点。
    当然,每个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水平是有差异的。若有人对芙蓉、凤姐也“越看越爱”产生迷恋感,怎么办呢?我们是否要承认她们也是没有漏洞和缺陷的美女?若有人听一件几百块的入门器材也产生迷恋感,不舍得关机,怎么办?难道我们要承认这部几百块的器材也是极品?所以对于我的“不忍关机”学说,是一个主观的评判标准,是因人而异的。一件器材能令甲不忍关机,不等于它能令乙不忍关机,那么,在这因人而异的主观判断之中,能否找到一些客观的东西呢?应该能的,也是四个字——曾经沧海。
    “曾经沧海”是指一个人的审美水平,其实和他的阅历、经历,是很有关系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审美阅历、经历,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决定了他的审美水平。如果一个没听过多少器材的人说,他发现了一个声音超好、水平超高的器材,他听得天昏地暗不舍得关机,是不必当回事的。但如果是一个阅历很丰富、听过很多名机的老烧说这句话,就值得好奇和关注这部机器。
    其实这个道理也能很合理地解释,为什么同样一件器材,不同人会有很不同的评价。当然这里有很多因素,包括每个人的耳朵不同、声音偏好不同等,但“曾经沧海”也是一个因素。一个从没见过世面的乐迷或许听到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奏,会惊为天上之声,顶礼膜拜,而一个经常有机会听世界顶级乐团演奏的乐迷,则会无动于衷甚至提出一堆批评——每个人的眼界和审美标准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的重要根源,就是“曾经沧海”。
    作为一个发烧友,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使自己曾经沧海!发烧最重要的是体验、是经历、是实践、是多听。发烧的最大敌人是不去体验、不去实践、不去经历、不去多听,而坐在家里凭空揣测。
    人的“听觉”以及“耳-脑”这一感觉模式的结果,是没有任何YY活动可以替代的。YY一辈子也只能成为YY狂,而不会YY出一个资深烧友。YY是一种脑力活动,而非感官体验。
    当我们面对一件器材,需要判断时,别管厂家宣称用了什么技术、什么补品元件、达到了什么技术指标,这些都可以先不管,先靠耳朵听,靠心去感受和体验,如果这件器材播放各类音乐时,都能做到让你不忍关机,一直想听下去,那它就是高水平的。即使没有那么高水平,至少,如果它使你“能一直听下去”,听个比较长的时间而不产生排斥感,那么也算是OK的。厂家所宣称的XX技术可以欺骗你、技术指标和参数可以被夸大,但“不忍关机”四个字是不会骗人的。只要一件器材让你不忍关机,想一直听下去、一直享受地听下去,它就一定是好东西。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3

听众

174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7900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
人的审美过程,不管是眼-脑、耳-脑,比如看到一个女人,大脑立即反映出——“是位大美女”!或者听到一套器材,大脑立即反映出——“这个音质好”!都是一种飞速的、直接的、速度远比理智分析更快的反应。
有没有谁看到一个女人,要先用眼睛看完,然后开始思索,逐一去分析她的眼睛、鼻子、嘴巴、肤色、身材、身体重要部位,等等,分析完了之后,才能理智地得出一个结论——她是否美女?这样做的恐怕不是人吧?是人的话,眼睛和大脑其实是联动的,或者说你根本不可能去分辨其先后过程的。看的同时,大脑已产生了结论。她是否美女,根本无须什么思考或分析。
    人听HI-FI器材的声音,亦是如此。何需先用耳朵听完,然后开始思索,逐一地分析各个HI-FI要素,等分析完了之后才能理智地得出是否好声的结论?这样做的同样也不是人。是人的话,听的同时,大脑已做出即时的结论。当听的同时、大脑如果判断“这是好声!”,同样处于大脑控制之下的手,是不会去关机的。
    当然,如果我们需要写一个HI-FI器材的评测或听感,必须具体地描述出一件器材的声音,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那时我们才需要动用大脑进行理智的、逐项的分析——频响特征如何、音色特点如何、动态如何、声场如何,等等。这是只有在我们必须向别人描述一件器材的声音时,才不得不做的事情。而HI-FI声音的好坏判断与欣赏,是根本无须做这种分析的。就象我们对所有事物的审美一样,是一种不假思索、无须分析,直接靠感官(眼、耳、触觉、味觉、嗅觉等)大脑的近乎本能的一种生物反应。在这种生物反应之下,只要大脑的直接反映是“这是好声”,你的手就会不舍得去关机。就好比只要大脑的直接反映是“大美女!”,你的眼睛就会不受控制地盯住她,你的脚就会不舍得挪开,一样的道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正因为人对事物的审美是感官直接作用于大脑的,是个直觉式的、本能式的判断,所以形成“美感”最重要的一定是整体。一定是整体美才算美,而不是零碎的割裂;一个美女让我们觉得美,不是因为她的眼睛特别美、鼻子特别美、嘴巴特别美、任何一个部分独立的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给予我们美感的,是整体。是她五官的整体搭配能做到just right,才使我们产生美感。当然,一个美女或许有着特别迷人的眼睛,但如果我们觉得她美,那么这个特别迷人的眼睛,和其他器官,一定能构成完好的平衡。如果失衡,就不会觉得美。
    对音质的体验和品赏也是如此——当我们听到一个声音,觉得这是好声时,不是因为它分析力最强、动态最大、高频特别优秀、或任何一个频段特别出色,而是它的“整体”才使我们觉得好声!所以好声的关键在于整体。整体的平衡、均衡、整体是否just right,是最重要的。单独一个方面再出色拔尖,而未与其他方面构成完好的平衡,是不会给我们好声之感的。我们把世界上单独最美的眼睛、最美的鼻子、最美的嘴巴凑在一起,未必是个超级美女,而且只要构成比例差一点点,就会出现一张可笑的脸蛋。声音也是如此!这是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
    有些初烧友,执著于某些单方面的HI-FI因素,比如追求极致化的“解析”,追求最棒的低频、最好的高频延伸等等,而对这些单项素质的追求狂热到不顾其他。这都是不成熟的体现,也是没有足够“曾经沧海”的体现。当他的听音阅历丰富到一定程度,就会明白,真正好的系统、真正好的器材,声音虽各有特色,但绝大多数(不能说没有例外,比如有些设计师的口味有些独特,有些产品的设计本身不太成功,再比如有些产品的设计,就是为了迎合那些喜欢追求某些方面极致的顾客的口味的,等等。)在一点上是共通的——都具有成熟而完善的平衡感,不会“越矩”,不会让某些单项过分地跳出来,导致整体失衡。但只要接触中高档HI-FI足够多,“曾经沧海”了,必然会知道,绝大多数的优质HI-FI、经典制品,都是声音平衡整体把握很好的、不逾矩的。实际地听、实际地体验、不断丰富自己的听音经验、提高对声音品质的判断力,是最为重要的。  

    什么是HI-FI性,什么是音乐性?
    这是两个很多发烧友常挂在嘴上、但不少人并不明其义的词汇。常有人说,这部机器HI-FI性好(或者HI-FI素质好),那部机器音乐性好,那么,这样的说法到底是指什么意思呢?
    HI-FI性是以HI-FI的那些指标、参数、可测量的数据体系(measurable specifications),或者说,从技术角度,来考究一部音响器材。比方,看一部器材的高低频延伸如何、有效频带之内是否平坦、动态范围多大、转换速率是多少、信噪比是多少(底噪是否大)、实际测得的THD是多少(音色是否准确),等等。在这些技术参数所指向的方面做得好的,可谓HI-FI性好。
    当然,也有个别属于技术素质范畴的东西,人耳可以明确感觉到,但难以定量地测量或以数字表达,比方“声场”,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器材之间是明确有声场特性差异的,有的声场很宽大开放,有的很狭小,有的宽度够但深度不足,有的声场形状奇怪不自然等等。这些差异人耳都不难感知到,但却从来没有谁有本事将它“数据化”。不过通常认为“声场”也应该是列入HI-FI性范畴的,尽管它难以measure(测量)和quantify(以数量表示)。
    音乐性则是从表现音乐的能力(musical performance)来考究一部音响器材。一部器材播放音乐、或某些音乐,产生的效果是使人觉得音乐非常好听、动听、令人想一直听下去,那可以说明它的音乐性好。如果一部器材播放音乐时,给人的感觉是不好听、没有生动的音乐表情、听着乏味、难以使人“进入音乐”,那就说明音乐性不好。
    其实“HI-FI性”和“音乐性”是从两个不同侧面去考究一部器材的能力。就象你可以从学历、教育背景、工作履历、以往工作成绩(可书面证实的)等方面去考究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也可以从实际日常工作和日常接触去考究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这是从两个侧面,但反映的基本是一回事——这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有些人教育背景很过硬,名校毕业,文凭值钱,也有骄人的以往工作成绩,比方去年完成业绩多少多少万,在招聘人的时候,虽然你并不认识和熟悉这个人,但他若拿出这些“硬指标”,是颇有说服力的。类似地,HI-FI性对于一部器材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只要是可靠测得的指标,不是“假文凭”,它确实是可以反映一部器材的基本素质的。但一个“数据过硬”的人才招聘进来之后,实际工作一定出色吗?相信很多人会回答:未必。类似地,一台器材“HI-FI性出色”,并不一定代表它的音乐表现力良好,有吸引人深入音乐的能力。
    说到底,一个公司招聘一个人才,是拿来摆样子炫耀他的文凭学历的(有些国营单位喜欢这个,比如炫耀“我单位有博士后X名,博士XX名,硕士XXX名”),还是派他实际用场的?当然应该是后者。我们买一台音响器材,是炫耀它的技术参数的,还是实际用来欣赏音乐的?当然也是后者。一部音响器材,是用来重播音乐的,不是重播声音的。
    音乐”和“声音”有什么差别呢?音乐虽然也是一种声音,但音乐是要复杂得多,而且牵涉到人的感情、感性、情绪表达的一面。HI-FI厂家测试一部器材时,往往是测试它的一些静态指标,如扫频信号等,但这些“信号”,和活生生的音乐重播,还是差别非常大的。也就是说一部器材在扫频测试中表现好,并不意味着它重播实际的音乐一定好听。这就象一个人英语测验成绩好,并不代表实际的英语会话和写作能力一定很出色!实际的东西是活的,是丰富的,是复杂的,而静态的测验和考试,只能说明一部分的问题。HI-FI器材的指标测试也是如此。你用静态的电气指标、死的扫频信号去测试它,并不能充分地说明它在播放音乐时的能力。
    所以一台器材的实际音乐表现力,是最终、最重要的、起决定影响力的。当然,一部音乐表现力良好的器材,它的HI-FI素质,肯定也不是弱者。若说一部HI-FI指标不好,存在明显技术缺陷的机器,能有非常良好的音乐表现力,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确实,有些实际的器材,指标一般,存在缺陷,但能做到重播某些类型的音乐很不错,这是有可能的,但它一定做不到比较全面,最多只是能表现好一个狭隘范围内的音乐。典型的如一些“韵味型”的书架喇叭,动态能力一般甚至较差,低频基本没有,但听人声、弦乐等,有特殊的吸引力和音色魅力。这样的东西,不能说“全面”甚至只能说是“偏科”,而且往往是靠一些个性化的特殊音染来实现其“音乐性”,这种东西,有人爱好,甚至有人追求,但也只能是适合一部分人的趣味,绝不是比较全面、适应面宽的东西。
    有些人喜欢把HI-FI性去和音乐性对立起来,比如认为一件器材若HI-FI素质好,那么往往就意味着音乐性不好,以及反过来,认为一件器材若音乐性好,就意味着HI-FI素质不好。这都是错误的理解。这两者不是截然对立的。我们能说“个人履历强大,实际工作能力就一定不好”或“实际工作能力强的人,个人履历都不好”吗?显然是不对的。一件音乐表现力比较全面而良好的器材,一般情况下其HI-FI素质也是良好的。
    不过反过来,一件HI-FI素质良好的器材,是否一定具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呢?这个推论成立的可能性,就要小于刚才说的“一件音乐表现力比较全面而良好的器材,一般情况下其HI-FI素质也是良好的”。实际经验中,也确实碰到过一些HI-FI素质不错,甚至某些方面比较突出,但听音乐却难以使人“进入音乐”,难以动人的情况。
    这个情况背后的原因一是目前衡量HI-FI器材的技术参数体系,还是过于简单的,无法完整全面地衡量与揭示出一台机器的音乐表现能力。就连“声场”这种很简单的、人耳一听即知的因素,技术参数也无法用数据来表达,更不用说更为复杂的一些方面,如微动态、音乐表情的生动性、活生感,等等,这些因素都是目前无法用技术参数来表达的方面,而恰恰这些方面,是构成器材“音乐性”的重要因素。靠静态的测验能全面衡量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吗?显然是做不到的。
    当然HI-FI技术参数体系是在不断进步和完善的,比方瞬态互调失真(TIM)以前就不为人所知,但现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参数,那么将来有没有可能我们的技术参数体系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程度,能用数据来表达出一部器材的音乐表现力呢?这一点似乎还是不可能的。音乐是一种活的东西,我们可以测量出一部器材表现“声音”的各方面素质,但怎么都难以测量出、以数据表达出一件器材表现“音乐”的水平。客观测试(参数)还是必须结合主观聆听(播放音乐),才能从两个侧面去比较完整地把握一件器材的水平。这就象判断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光看履历、看书面的资料,还是不可能完整地了解这个人,非得实际接触一下不可。很多人看资料似乎很优秀,令人“心生遐想”,但实际一接触才发觉是个很无趣的人。我们真正了解一个人、判断一个人,不可能光靠看书面资料,同理,我们真正了解和判断一件器材,也不可能光靠看指标。
    二是不管将来科技如何发展,恐怕一件HI-FI器材的音乐表现能力,还是离不开主观聆听和判断这个环节,还是不可能靠技术测试、技术参数来全面表达。当然,技术测试和技术参数能表达和说明越来越多的问题,能更完善地表现出一部器材的素质,但它不可能是完整的。我们能否想象将来某天,我们通过一个设计得非常巧妙的测验,就能测试出一个人的全部实际能力?通过一份非常完整详尽的书面履历,就能完全掌握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如果不相信,那么同样,我们也无法相信一部器材仅通过客观测试就能了解它的真实水平。

    网络----不靠谱hi-fi器材听感的主要根源
    网络时代是一个草根时代,任何一个能打字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任何一个发烧友都可以发表自己的听感、对器材的评价。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印刷媒体基本都是“精英化”的,要达到某些水准的文字才会发表和传播,但互联网的传播能力彻底打破了这种精英化的垄断,使得每个草根都能出声。但由此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网络上胡说八道式的不靠谱言论,从未如今日般“发达”,有很多不靠谱的、甚至胡说八道式的听感和评论。有些是基本概念的错误,可以说是“硬伤”,但也有很多是主观听感的胡说。其根源如下:
    一、敝帚自珍的心理
    这种心理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多多少少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这种心理,觉得自己花钱买的、在用的东西,就是好的,不希望看到别人说它的坏话。于是我在用A,就相信并认为A是一个好器材,如果看到有人说它不好,给它负面的评价,就不高兴。同时,如果有机会发表对A的评论,那就一定写它好,比自己不在用的同类产品好。
    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绝非理性、客观、合理。人有不少心理、不少想法,是可以理解,但不合理的。“敝帚自珍”“我用的就是好”算是其中一种。不是每个人都能克服这一狭隘的心理。当然,也有很多发烧友是能轻易客服这种心理的,一旦意识到A并不是同类产品里较好的、有更好的产品存在,就会承认事实,有机会的话,改换门庭。这才是理性的态度,不仅是更好的发烧的态度,也是更好的人生态度。
    二、眼界的问题
    音响发烧和其他各项爱好、学问没什么区别,“眼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对一个东西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个出自一位眼界很宽者,另一个出自一位没多少经验和眼界者,那么,在没有其他线索可参的前提下,通常应该相信眼界宽者的说法。
    网络上有相当一部分不靠谱的听感评论,出自眼界不宽的、涉足不深的人士。假如一位男生生活圈子狭窄,只认识身边的几位MM,那他很可能就会认定这几位MM之中的某一位,是万里挑一的一等美女了。而一位“阅女无数”的花花公子虽然花,但显然能对一位MM属于什么档次和水平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一个人的眼界、见识、经历,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音响发烧,任何圈子或行业,都是这样的。音响发烧基本上就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爱好,是建立在实践(实际试听)基础上,绝对不是建立在YY基础上的。甚至不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的。网络上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很奇怪的人,听的东西不多,手头没有什么器材,却能长篇大论地发挥出一套套的理论,看上去“煞有介事”、貌似有理,其实,如果这些“理论”不是建筑在实际聆听基础上的,那就很难靠谱。
    在一个“实践帝”和一个“理论帝”之间,我们会更相信前者的说法。当然,“实践帝”到后来肯定能总结出一系列出自实际聆听的经验,但这种经验的表述方式,往往和空谈理论、喜欢演绎推理的“理论帝”是不同的。有人或许会说,啊呀,那么初烧就应该闭嘴,没资格开口了?当然不是这样!网络时代,谁没有资格开口啊。但首先,初烧还是尽量争取有机会多听和多接触,其次,初烧就不要轻易下断语了。初烧尽可能忠实地描述自己的搭配和听感,是有价值的,但若轻易下断语,就容易贻笑大方。
    三、不合理的使用环境和搭配
    任何一个器材,在一定的使用环境下,都能表现得象垃圾,这几乎是一个真理。大奥耳机是神一样的地位吧?接一个国产某垃圾级随身播放器,保证出来的声音就像垃圾。音响系统必然是一个系统,是多个环节(三大件、线材、供电等)组织起来的。最后出来的声音,不是某一个环节能单枪匹马决定的,而是系统中多个环节的合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再好的一件器材,如果搭配了“不友好”的周边器材,或放进了一个“脏乱差”的系统环境中,那完全没辙。
    器材之间的搭配,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出来的效果是好还是不好,有时我们凭经验还能判断和预估,但有些情况是预估都很难的。最近就有一个真实的例子——德国Octave V70SE胆机,一台4万元级别的合并放大器,素质很好,但拿它推朋友的芬兰Penaudio小喇叭,出来的声音竟然尖利刺耳,听得人烦躁不安。换一台几千块的谷津B90放大器,效果就一下子好很多,声音不尖不刺了,沉稳和耐听很多。Penaudio小喇叭是一对很好的小巧书架箱,但想不到的是它和Octave胆机就那么不合拍。为什么?不知道。但实际试下来结果就是如此。我们能因此说4万块的Octave德国胆机,素质不如几千块的谷津B90?其实不能。这是搭配的问题。换其他的喇叭,Octave就优势很明显。
    撇开搭配的合理、不合理,另外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假如要对比A、B两个器材,最好是在同一套系统中做对比,也就是说除了A、B器材外,系统的其他环节是固定的,在可行的前提下,尽量给予A、B两件器材同等的待遇。比如,假如是对比A、B两个耳放,那么不仅音源、耳机是固定的,信号线是固定的,而且尽量给A、B耳放同样的电源线,最好同时开机热身,这样,可以在最公平待遇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假如在对比器材时没有提供同等待遇的线材,结果很可能是有偏差的,有时仅仅线材这一个环节就足以改变对器材的判断。至少我可以这么说,在一套固定而且试听者很熟悉的搭配中、用试听者熟悉的唱片来试听,给予器材同等的待遇(特别是线材和供电),避开明显不合理的搭配方式,那么就容易得到可靠的结果。
    四、声音观念的偏差
    如果一位发烧友竟然是从来不听现场的、几乎不听现场的、对现场声音认识很少很浅的,那他的听感和评论,也就参考价值不大了。当然,每个人都有权力去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声音,包括各种可能的怪声、不真实声,这是个人的自由,但是如果我们觉得音响发烧还是应该多少有一点“标准”的,并不是一个毫无标准可言的东西,那末这个“标准”,必然离不开现场真实声音的概念。尽管我们都知道目前的电声技术、hi-fi录制和重播技术,不可能100%准确再现现场的声音,但至少那是一个依归和导向。
    除了尽量熟悉现场的声音外,发烧友如能尽量多接触好的系统、多听公认高档的器材,也是很有帮助的。高档器材当然是百花齐放、各有各的声音风格,在某些方面可以很不同,但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就不难发觉,高档器材的声音,也是存在共性的,多听好的器材,可以从中体会到好的声音应该是怎么样的。包括一个品牌,其产品线,从低档型号到高档型号,声音是如何演变的,在哪些方面逐渐提高,可以从中体会到哪些因素是高档器材所拥有的,是重要的。
    高档器材一般声场都比中低级器材更为开放、规模感更为宏大、同时声场层次也更好;高档器材一般声音更“控制”,或者说不易失控、不易发冲,声音更安定和稳重,而中低级器材就容易声音不够安定,有时“窜”;高档器材一般结像更鲜明和凝聚;高档器材一般在两端延伸好的同时,声音比较柔和;高档器材和高级型号一般声音的质感越来越细腻,等等。听多了就会体会到这些高档器材身上的共性,是能够表现它们身价的地方,对hi-fi器材来说,这些是优点,是应该追求之处。
    最后,Hi-Fi总的来说是一个跨界的、跨越多学科的东西,可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它有技术的一面、有艺术的一面,它和音乐有密切关系,和电声技术也有密切关系,还和人的心理学有关系(以至于有一个分支学科叫“心理声学”)。对发烧友来说,多听是王道——当然是用器材多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多听的概念,包括了多听现场、多听高档的器材、多接触各类器材。尽量多听好的器材,而不是多听不好的器材。不好的器材只有作为反面教材的价值,多听肯定没有意义。好的器材、有特色的器材,才值得一听再听、反复聆听和体会。
    如果是面对同一套器材,大家一起听,有经验的烧友往往还是能达成较为一致听感的。大家的口味和音响审美有差异,造成喜欢不喜欢某器材、某系统的声音会有不同意见,但对一些基本素质和风格的判断,有经验的烧友能达成一致感受。网络上很多的吵架、争辩,根本原因在于网络世界上大家是不见面的,不是在一个屋子里,不能同时面对同一套系统去聆听和交流。所以经常是谈论某一件器材时,甲是在A系统里听的,乙是在B系统里听的,丙是在C系统里听的,大家的具体系统都不同,那又如何去达成一致意见呢?比大家在一个屋子里,面对同样一套系统听,要难得多,甚至完全不可能达成一致的感受。这个情况也表明了器材搭配和具体系统的重要性。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