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4825|回复: 0

[资讯] 音频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方式有哪些

[复制链接]

226

积分

2

听众

92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26
发表于 2016-6-12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在欣赏教学中,利用安装在电脑音乐系统上的Sound Forge、Wave Lab等音频编辑软件播放作品,音频波形是可视的,作品的力度变化、结构轮廓等特征得以体现,无形的音乐因而变成了有形的,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基本要素。如在欣赏威廉姆斯的《奥林匹克号角》时,学生很容易从屏幕上看出体现三部结构的两端大中间小的波形;在播放拉威尔的《波莱罗》时,整个作品波形就像一个大大的渐强记号,音乐的力度特点得以彰显。利用这种软件播放音乐分析作品时,可以依据波形用鼠标把播放指针即时指向任意位置播放,也可以把任何一个片断设为循环播放,其便捷程度是CD、磁带等播放形式无法企及的。
  当需要让学生了解某些作品各声部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利用Sonar、Cubase等音序软件把作品的片断制作成MIDI文件。在课堂上播放时,学生既可以听到音乐,又可以看到各个声部的乐谱,播放指针随着音乐运动,提示着位置。教师可以让任意声部独奏或静音,方便加以分析。
  电脑音乐系统具有可扩展的丰富的音色资源,有些乐器音色还有预制的各种不同的演奏法。如小提琴的连弓、顿弓、碎弓,定音鼓的强击、弱击、滚奏等,这都为学生听辨音色、了解不同音色和奏法在作品中的表现意义提供了条件。
  
  应用于“表现”教学
  
  在演唱、演奏教学活动中,钢琴的伴奏音色相对来说是苍白单调的,而且表现力依赖于教师的弹奏技巧。使用伴奏带又过于死板,升降调不方便,也不能随时从任何一个地方开始播放。利用电脑音乐系统,教师可以把现有的伴奏音乐导入电脑,实施音频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伴奏音乐的调高和速度,适应教学需要。教师还可以使用Band in a box快速生成一个伴奏。Band in a box (简称BB)直译为“盒子里的乐队”,是一种自动伴奏软件。教师不懂配器也没关系,只要在BB中输入和弦,选择一种合适的style(风格),确定好调高、速度,就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伴奏音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演唱、演奏随时录入电脑,并以波形的形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声音,在屏幕上指出哪一句唱、奏得好,哪一句尚有欠缺。还可以为他们的演唱、演奏实施混响、激励、均衡等效果处理,甚至制作出某学生或他们班级的专辑,刻录成光盘,满足其成就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识读乐谱、视唱练耳等基本素质教学中,都有兼具趣味性、科学性的软件可供选用。如Ear Master就是一个口碑很好的视唱练耳软件,设有单程比较、和弦听辨、节奏模仿等项目,但其形式并非传统视唱练耳课那样枯燥乏味,它带有很强的游戏性,而且难易程度可调。
  在音乐游戏、情景剧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中,电脑音乐系统可以充当配音的角色,它可以播放背景音乐,根据情绪和剧情需要添加风、雨、雷、流水、鸟鸣等自然界声音,电话铃、汽车、器皿碰撞、玻璃破碎等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为学生的表演增色,提高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应用于“创造”教学
  
  电脑音乐应用于创造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尝试。一是学生创作的“作品”(旋律片断、短歌等),交由教师运用电脑音乐系统制作成鲜活生动的可以听到的音乐,师生共同分析评价。二是在学生懂得基本的电脑操作前提下,教给学生一些音乐软件的简单操作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音乐创造活动。例如:由教师制作好一段MIDI乐曲,但留出其中一至两个声部不确定音色,由学生根据乐曲音乐形象在音色库中加以选择,并说明选用这种乐器音色的理由;给出爵士鼓、贝斯、吉他构成的节奏、和声与低音的基本框架,学生根据这种框架风格自由创作一个合适的旋律声部,好似一种器乐性的卡拉OK;给出一首常见歌曲,由教师为其编配好和声,并在“TT作曲家”或“BB”等软件中输入和弦,然后由学生为这首歌曲选择一个style,即选择最适合歌曲的伴奏风格(或称“套子”),学生需要边唱歌曲边试着套用不同的style,直至找到他们认为最恰当的;利用SONAR或ACID拼接乐曲。教师可以购买或从互联网下载许多乐器和人声的Loop素材,这些Loop素材就是WAV格式的音频文件,在SONAR或ACID中,我们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把它们拼接成一首乐曲,这种“傻瓜式”的简单操作对于没有乐理基础、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人来说也没有问题;在教师指导帮助下,为自己创作的歌曲或单旋律乐曲编配、制作成立体的丰富的多声部音乐。这需要在中学高年级能力较强的学生中落实。
  
  应用于备课、演出等方面
  
  在现今的教学中,仅简单地为学生播放一下教材附带的磁带、CD等音响资料,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备课时必然要广泛查阅大量的音响资料,并为课堂音乐活动准备丰富的音响材料,电脑音乐系统可以充分发挥这方面的辅助作用。例如,教师从互联网下载的大多数歌曲乐曲都是Mp3,wma、Flac等格式,这种格式的音乐在普通的CD机、录音机上是无法播放的,利用电脑音乐系统可以将其转为WAV格式并刻录成CD,或录制到磁带上,在课堂上方便地使用。
  许多以磁带的载体形式保存的音响资料,长期使用后,播放时会有较大的杂音、咔嗒声,利用电脑音乐系统可以将其采录进电脑,运用Sound Forge、Wave Lab等音频编辑软件进行降噪、修复处理,可以很大程度地净化音乐,提高播放质量。
  在演出和课堂教学中,遇有联唱、舞蹈等节目或用一段音乐不断反复开展音乐活动时,常常需要剪辑音乐。传统的做法是用双卡录音机翻录,既繁琐效果还不理想。在电脑音频编辑软件中音频波形是可视的,剪辑操作非常方便。剪辑后前后两段音乐可以达到平滑过渡,而且前后两段音乐的音量、声场也可取得一致。
  利用Encore、作曲大师、TT作曲家等打谱软件制作出的乐谱美观大方,为教师撰写教案、音乐科研论文提供了方便。这种乐谱也可以图片的方式插入到Power Point中,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
  毋庸置疑,电脑音乐以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必将在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的快速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障碍:第一,人们对电脑音乐的认识还有偏差。很多教师认为“电脑音乐是音乐制作人的专利”,因而对电脑音乐系统运用于教学实践开发利用不够,相关研究和尝试不多。第二,虽然电脑音乐系统的设备价格相比前几年已经降低了许多,但作为普通中小学来说,建立一个独立的电脑音乐教室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让学校领导认识到电脑音乐的实践价值和发展空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第三,相关师资缺乏。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和电脑音乐系统操作日益人性化的发展,进入电脑音乐世界的门槛已大大降低,但把电脑音乐应用于教学实践,仍旧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要有音乐专业的知识,还要懂得计算机的操作以及声学等方面的一些常识。
  然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迅猛发展是不可逆转的,音乐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迎难而上。一方面,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开展电脑音乐在教学中的实践。如,在多媒体教室的主微机上部分地尝试使用电脑音乐的教学方法;说服校领导,用较少的投资在现有的电脑教室里“嫁接”一部分音乐设备,组成电脑音乐教室等。另外,高师音乐院系应开设相关的课程或专业,加强电脑音乐人才的培养,并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进修提供条件。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音乐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高科技的数字化时代,只要有心,只要不固步自封,就可以享用高科技带来的无限乐趣,就可以拥有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