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9230|回复: 1

[midi] 传统实用乐理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8

听众

6016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253
QQ
发表于 2010-4-3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传统实用乐理
<;P>我们目前所使用的乐理体系源于欧洲,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基础理论的结晶。20世纪20年代,我国音乐家萧友梅先生编写了《普通乐学》;30年代,应尚能先生编写了《乐学纲要》;40年代,英国音乐理论家柏顿绍先生将当时欧洲的乐理进行了初步的归纳与总结,编写了《乐理初步》;我国音乐家缪天瑞先生在此基础上编译了《乐理初步》;50年代,前苏联音乐理论家斯波索宾先生结合俄罗斯音乐编写了《音乐基本理论》;60年代,我国音乐理论家、中央音乐学院李重光先生编写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理论基础》,近40年来被国内很多专业学校,特别是中等专业学校和高师音乐系(科)广泛使用。尽管后来我国又出版了一些乐理方面的专著,如1979年出版的天津音乐学院缪天瑞先生的《基本乐理》(修订本),1990年出版的西南师范大学贾方爵先生的《基本乐理》,1996年出版的天津音乐学院孙从音先生和曲阜师范大学马东风先生合编的《基本乐科教程——乐理卷》,2001年出版的武汉音乐学院童忠良先生的《基本乐理教程》等等,但截止目前,李重光先生的《音乐理论基础》还是有较大影响的一部乐理教材。


<;P>


<;P>
但是,由于认识的不一致和出发点的不相同,这些教材无论是从内容的取舍和次序的编排上都各抒己见,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有许多概念比较模糊甚至含混,一些定义似是而非甚至前后矛盾,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在逻辑上尚不够严密。一些书的内容其实只是把专业艺术院校视唱练耳教材中的乐理部分汇集整理而成,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的专业理论体系。要知道,视唱练耳教材中的乐理部分是只讲“是什么”而不讲“为什么” 的。如音乐的根本是音,乐理研究的对象也是音,但这些书对音的基础知识则没有专门的章节来介绍,一些书虽然介绍了,但却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正确见解。一些词,在不同的领域里有不同的概念,所以在不同的学科中就应该有不同的定义。在音乐中,就应该用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概念来定义本学科中的词——除非二者的外延和内涵完全相同。再如一些教材把G谱号和高音谱号混为一谈,把F谱号和低音谱号当作一回事,作为普及读物另当别论,作为专业教材就有一些不太恰当。又如音程的根音与和弦的根音就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假若仔细推敲的话,音程的根音到不如叫低音更为合适一点。而且,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在现行的乐理体系中,由于基本音级本身就是调式音级,所以所有的概念无不打上调式的烙印。在学习与调式无关的内容时,总是笼罩着调式的阴影;而在学习调式时,则又无法把刚刚习惯了的对调式阴影的熟视无睹改变过来。加之C大调是在无形中掌握的,所以对调式总是不得其门而入。有的学生甚至到毕业也未能把乐理中的调、调式和调性搞清楚,以至把西方乐理中的调和中国音乐史中的调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混为一谈,在报刊上撰文辩论。另外,有的教材还以“已掌握了初步音乐知识”为前提。还有一些教材尽管没有明言,实际也是以此为主导思想。“乐理不能自学”就是由于这些因素造成的。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到音乐艺术的普及,更影响到音乐艺术的提高和发展。在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在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些问题是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了!


<;P>


<;P>
当然,由于目前的乐理体系在我国已经运行了半个世纪之久,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象变化音级(斯波索宾在《音乐基本理论》中称之为派生音级;缪天瑞在《基本乐理》中称之为升降音级)的存在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就不能只靠仅对变化音级这一个概念重新命名或重新定义来解决,而需要对现有的乐理体系作彻底的改造,这样就存在一个从接受到熟悉最后到掌握的过程。为此,笔者计划分两步走,写两本教材:一本以现行的乐理体系为基础,以李重光先生各教材的内容为框架,不做过大的变动,但尽可能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性、系统性的教材。另一本则以前一本为基础,只是对所有的变化音级进行命名,使之也成为具有独立名称的音,这样就取消了基本音级、变化音级、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变化全音、等音、等音程、等和弦、调号和等音调、等音调式等内容,同时也必须对音程、和弦、调式和调式变音等内容进行修改,使这一体系成为没有升降号的乐理体系。彻底解决了由于变化音的存在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以适合现代音乐的需要。


<;P>


<;P>
本书是计划中的第一本。之所以命名为《传统实用乐理》,就因为它只是在传统乐理——即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西方乐理,而不是中国乐理或民族乐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所以就不可能作大的改动。只能是对一些容易误解的命名予以重新命名——如变化音级;对一些不正确的定义重新定义——如音组;对一些不能重新命名又不能重新定义的概念则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如调号的调和调式的调;对一些模糊的概念尽可能的说清楚——如力度的强弱和节拍的强弱等。总而言之,尽可能在传统乐理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它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逻辑性。例如,自然和变化是调式中的概念,在不考虑调式时用到变化一词——如变化音级——就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一些初学者就认为“包含变化音级的音程就是变化音程”。所以,我把音列中的两种音级分别称为基本音级和升降音级,调式中的两种音级则分别称为自然音级与变化音级以便和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相对应等等。


<;P>


<;P>
由于是实用乐理,所以对一些理论问题从各个方面入手,尽可能讲的透彻一点;一些有联系的内容尽可能的用表格来说明;对一些容易疏忽的地方不厌其烦的强调。而对一些作题技巧则尽量找出其规律,使之条理化、公式化,以方便掌握。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理论,现在还在使用的在有关章节中予以介绍,如板眼和五声调式等;现在已不使用的则略过不提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如黄钟大吕、之调式为调式等,因为这些内容在音乐史中都有。另外,对音名只介绍英美体系而不介绍德国体系,对音名的字母体系和唱名体系按习惯直接称之为音名和唱名等等。
希望本书让懂音乐的能一目了然;使初学者能轻松学习;给自学者提供一个能尽快入门的途径,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2

听众

-510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6553
发表于 2010-4-5 |
:hug::time: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