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34904|回复: 2

[后期] 后期制作技术文章4---动态与压缩器

[复制链接]

8704

积分

2

听众

-1480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8704
发表于 2005-10-25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后期制作技术文章4---动态与压缩器
" P, \2 ?" R/ W问题:录制人声音轨时总是感觉不到位,听起来有点太硬,又显得太软,始终得不到足够的冲击力。
  b: c6 }; L" @, ?9 j- w% Z解决方式:首先控制该轨道的动态,衰减最大波峰与平均电平间的那一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人声音轨,得到丰满而有冲击力的音色。同时,最大波峰值降低后,整体音量又有了提升的余地。这就是为什么该用压缩器。在音频软件中,你可以衰减一些峰值,因为有很多最大峰值可以适当削减,但对音质并无影响。) Y: q% N3 J8 z  N' C# o
缺陷:通常,音轨的动态受到控制后,声音会因动态的收缩而产生张力,但同时高频也会随之损失,声音会显得呆滞、黯淡。有得必有失嘛!所以,压缩器的调整在正式录音前必须反复试验。这有时候的确很费时间的,但随着经验的逐渐丰富,完全可以凭直觉来测定。(哈哈,到那时候又要玩创意了。可别小看压缩器的处理能力,高手绝对可以在压缩器上玩音色创意的!)
# h- u' d, i2 E% E对于初玩压缩的朋友,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压缩器的使用方法,也请高手们指正!
% w# O  L/ r/ j9 S9 m" ~1.压缩器上设置: Ratio= 2.5:1 attack= 10ms(毫秒) Release= 150ms(毫秒) Gain= 0dB 如果可以选择Soft/Hard档,则选Soft。/ u' m4 B3 @' N9 o, K* G$ M0 H! b
2.一边试音一边仔细听,慢慢调Threshold,直到发现声音开始有变化了。这完全凭你的听力,有一对好耳朵就占了不少便宜。不过大多数压缩器上有指针显示,通常Threshold值在-5dB与-20dB之间,视实际情况定。
  m4 l% m) j; o- G3.把压缩器调到Bypass档,仔细比较原信号与压缩信号的不同。这里可以把Gain适当提升(但要非常谨慎),以均衡音量差异。然后继续调Threshold,直至满意。$ @% C, I2 v& G9 Q" k' g( d. y
4.要得到较丰满的音色,可以试着逐渐提升Ratio。如果经验不够足的话,劝您调试时不断比较原信号与压缩信号的差异。(用Bypass即可) Ratio值通常在2:1与8:1之间,无特殊目的一般不会超过10:1。过压缩(OverCompressing)只会导致声音干涩、无生气。(这点切记!)
" i3 Q$ w( a5 ]6 W, Z3 E  |5.如果在声音的段落间听到因压缩器产生的静噪,可以适当提升Release时间,当然也可以再提升一点点Threshold。如果发现有些声音变得“口齿不清”,没有自然的棱角,则可以调节Attack时间,或适当衰减一些Ratio。
: ]' k( @5 V* I, E' {) J压缩器的使用很大程度决定于你的经验和听力,以上方法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有机会,应该尽可能多比较一些压缩器的工作情况,真正的经验也是此而来的。一位好的制作人员首先就该有非常强的职业敏感性。几乎每个优秀的录音师、制作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观察他们的工作步骤,从中学到的要比书本上的多很多很多。! i' u8 o; f( m1 H
软件压缩器现在也非常多,有些的确非常棒。不过记住,软件压缩器一般作为中、后期制作时用。即,录音结束后使用。对于象我一样家里买不起压缩器的来说,软件压缩器真是救星!(因为以我的经验,压缩器就得买高档的,否则实在不如不买。压缩器又是价比天高的东东,哎...)3 G4 r: P' G+ e  i  ~# C' Q
从使用方式看,和硬件压缩器没太大区别,毕竟原理是相同的。而且,现在很多音频处理软件(如SoundForge,Cool Edit pro,WaveLab)都有音频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帮你处理一些难以凭耳朵判断音色特征,再者,您还可以对不同的段落做不同的压缩处理。如果你非常习惯看波形的,那更好,一看波形显示结果,就能判断出哪些波峰可以适当衰减,比调硬件压缩器“舒服”多了。然而缺点是,前期录音设备要尽可能好一些。(失真度,机器本身造成的各种增益、衰减,信噪比,拾音动态,这些指标都要尽可能好一些。)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期有很多地方很难在电脑上改的,除非你对音频理论、规律和音频软件非常有技巧,那的确也可以“偷梁换柱”。! U3 j; j; I( G* q' F" X
所以,和传统录音一样,录音前你必须仔细考虑好你需要什么音质?留出多少余地给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时,因为首先强调整体效果,有时不得不对人声或乐器的音色再做修整,如果前期录音不做充分考虑,往往后期就麻烦了!)( L# F" g, i% d3 v
限制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压缩器。10比1或更高的压缩比一般规定为限制动作,因为输出电平波被有效地箝位在门限电平。对良好的限制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动作要快。恢复时间一般在0.1秒到1秒范围内。
+ J* s5 P* o: b9 D8 Q/ D! @多段压缩器$ O; \7 Y* b. A8 I5 b* [/ a0 k
典型的多段压缩有3到5个频率段可以调。3段式是最为常见的:低频、中频、高频。通常说来,3段式是够用的,如果需要更多可调频段,其实参数均衡效果器往往更显好用。不管怎么说,节约制作时间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尽可能不要把事情复杂化。也因为如此,为自己建立一套完整Mastering工具方案也显得不可小视。( a* w0 J8 J4 J3 F  m7 r
不同的处理器连接顺序和方式,得到的最终结果也会不同。这种一个一个处理器的连接在英文里叫做“Chain”。最常见的连接方式可以这样(软件和硬件都一样):
4 C. c+ L2 {7 I& A4 d  v# M  q1 Pre-multiband compressor EQ 前置多端压缩均衡器) B' f% j4 ?' ^3 C
2 Multiband compressor 多段压缩器% }7 i2 T8 U/ n# f8 p/ V$ M' y: Q- T
3 Post-multiband compressor EQ 后级多段压缩均衡器6 |) P' Z9 G- W- `
4 Loudness maximizer 响度放大器
8 H  J" _9 R, B+ v& K& G( O压缩的使用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只能从最小的压缩率开始,不要试图“一步到位”。+ K0 Y9 o( ^  G  b) B
哪怕一些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也只会凭经验选则压缩量,然后经试听后才下结论。在混音过程中,永远不会有什么“绝对”,任何的操作只为最终结果负责。
0 u  o# n, ^+ a: ?) z( G+ i进行压缩一般是从底限电平开始考虑的。这个底限电平意味着压缩只对这个电平以上的声音进行处理。还有一种较为常用的压缩底限方式,不是采用电平,而是频率;即,压缩器对这个频率以上的频段才会产生作用。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压缩器(特别是数字化的压缩器)会同时提供这两种参数供调整。做压缩之所以从较低的电平开始,是因为压缩器此时可以充当“激励器”的作用,即:可以把电平较低的高频呈现出来。不过,这样的压缩方式有时候对低电平的高频段会显得“过于有效”了,所以,在压缩前,对高频的提升(通过均衡器)不要太张扬,一定要适可而止,甚至有所保留。(这很大情况下依赖于经验,因为实际情况往往千差万别,无法一概而论。否则就不需要有专人来做,设计一个程序就行了。)( S- H3 R2 C: p1 @6 R
采用压缩器对于高频也同样可以扩展高频的力量分布,以起到淡化高频的目的。但是要注意,这种手法比较适合与较短促的高频音色,如:Hi-hat。高频是非常脆弱的,频率强度的微小变化都会改变这个音色的特征,而对于短促的音色而言至少在听觉上要相对缓解很多,所以,对于持续性的高频就不太合适了。* ]6 f8 e! O; r% U
高频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如果电平不是很高,那么它更容易被其他频段所“吞噬”。所以这样的音色通常需要加强它的峰值量,以保证它在没有被吞噬前就有个“露脸”的机会。0 [2 U& K% l# h9 V& a( N
使用专业的压缩器或压缩软件,在分期分轨录音时每样乐器的频段都可得到有效 控制,声音会显得异常饱满。(但要注意,压缩器使用的同时也会让您损 失一部分高频,必须要自己把握好。)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管(TUBE)压缩器、均衡器、音箱。如果系统中采用“模 拟-电子管-压缩”模式的信号处理链,那么,要得到饱满而华丽的音质是 太容易了。可惜太过昂贵,且不方便。4 T0 v- q8 O9 y9 C9 p4 l# E
不管甚麼东西,在最大值时压缩量不要超过5db.
5 R& I4 ^; b) k: w/ Q8 CAttack time和Release time一般在几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
. M; z9 `7 o6 m2 x# K( ^' k波形顶部越尖的波峰,ratio越大,比如底鼓.波形体越宽的波峰,ratio越小,比如弦乐、人声.
音频应用

3万

积分

6

听众

-2031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2283
发表于 2005-10-25 |
厉害!!!顶啊!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0

听众

-1296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2533
发表于 2005-10-29 |
高手!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