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ada 发表于 2024-3-11

音乐家和数字创作者使用AI面临的法律挑战



AI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与 ChatGPT 或披头士的 "新 "歌一样,它已成为大众讨论的话题。

最近,GEMA 和 SACEM(德国和法国的表演版权组织)以及研究公司 Goldmedia 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了创意专业人员如何使用AI,以及他们从中看到的机遇和风险。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看到了使用AI的潜力,35%的受访者已经在工作中使用了AI。一个有趣的事实是,45 岁以下的受访者中使用AI的人数正在增加。这意味着,尽管 64% 的受访者认为AI的风险大于机遇,但几乎一半的年轻一代已经在使用AI。例如,人们担心词曲作者或作曲家会因为AI而无法再靠自己的作品谋生。

调查显示,AI正在崛起,尤其是在创意领域--尤其是因为AI在音乐制作中的广泛应用。这两个例子展示了AI在音乐制作中的多种应用方式:



去年的头条新闻之一是披头士乐队“新”歌曲“Now and Then”的发布。约翰·列侬去世 40 多年后,AI让这一切成为可能。这首歌是约翰·列侬 (John Lennon) 于 1978 年录制的。保罗·麦卡特尼 (Paul McCartney) 于 1995 年收到了小野洋子 (Yoko Ono) 的录音,但由于噪音太多而将其丢弃。当时还没有消除噪音的技术。直到纪录片《The Beatles: Get Back》上映,麦卡特尼才决定再次进行录音。在这部电影中,对话剪辑师训练了一个AI来识别披头士乐队的声音,并将其与背景噪音和乐器区分开来,以创建一个不受干扰的音频信号。



但AI能做的远不止这些。其中一个例子是歌曲 "Heart on My Sleeve",其中模仿了说唱歌手 Drake 和 The Weeknd 的声音。2023 年初,这首所谓的二重唱在 TikTok、YouTube 和各种流媒体服务上迅速传播。时至今日,这首歌的制作人还不清楚,只知道他的笔名是 "ghostwriter977"。同时,应签约 Drake 和 The Weeknd 的环球音乐集团(Universal Music Group)的要求,这首歌已被正式从各平台下架。然而,问题是为什么会要求下架。毕竟,歌词、旋律和音乐都不是复制品,而是原创。至少在德国,个人的声音不受版权法保护。如果考虑到艺术家的个人权利,情况就不同了。毕竟,未经事先许可将他人的声音用于自己的目的当然是不合法的。

AI生成的音乐受版权保护吗?
在德国司法管辖区,必须区分作品或作曲本身的版权保护和录音的版权保护。

根据《德国版权法》第 2 (2) 条,代表个人智力创造的作品受版权保护。该作品需要创作者的艺术活动。此外,还要求有最起码的人类创造力。因此,由AI自主创作的作品,即纯粹由机器创作的作品,不受版权保护。

美国的法律情况与此非常相似,从美国人克里斯-卡什塔诺娃(Kris Kashtanova)创作的漫画Zarya of the Dawn 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这部漫画是在AI图像生成器 Midjourney 的帮助下绘制的。Kris Kashtanova向美国版权局申请版权保护。版权局只承认Kris Kashtanova是文字的作者,但不承认她创作了图像。因此,她被拒绝注册。她对图片所做的改动太微不足道,无法获得版权保护。



AI的创造和使用AI之间是有区别的。

AI创作--AI是创作者

对于AI系统的创作,作者的身份必须归属于AI本身。根据德国法律,只有人类创作才有资格受到保护。美国法律也存在类似问题。虽然在美国法律中一个法律实体可以拥有版权,但版权法仍然要求人类在创作过程中做出贡献。因此,AI不能成为原创者。

利用AI进行创作--用户是创作者

生成式AI通过所谓的提示进行工作。提示是指示AI做某事的文本。不过,AI会参考训练数据和从中学习到的模式,自行执行这一指令。用户无法理解其程序,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取决于用户无法左右的各种不可控因素。作品是否符合保护条件的决定性标准始终是个人的贡献程度,即根据整体评估,个人是最终产品的创造者,还是 "仅仅 "是AI的作品。用户对最终结果的定义越清晰,它就越有可能是人类的创造性成果。

例如,"Midjourney "背后的AI可以自主生成图像,用户的输入仅作为设计建议。即使是最后选择的图像也不具备所需的创造力。因此,完全由AI创作的作品在德国还不受版权保护。在美国,提示输入也只被视为一种建议,没有资格获得保护。

只有当AI被用作创作作品的技术资源或工具,并将其结果作为创作新作品的基础时,才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例如,2023 年,美国版权局登记了约 100 件由AI系统创作的包含部分元素的作品。

AI培训、指导和使用中的法律问题

现在可以提出的问题是,AI的开发者是否可以被视为AI生成歌曲的原创者。AI所基于的特定软件是受版权保护的。然而,保护结果的问题在于,程序员事先并不知道结果--在我们的例子中就是完成的歌曲--也无法预见。对程序员来说,结果或多或少都是一个惊喜。这就是为什么程序员在具体工作中没有创造性的参与。

AI的具体指令也不受版权保护。正如具体的绘画风格不能受到保护一样,AI创作作品的指令也不能受到保护。版权法只保护作品,不保护风格。

即使是现在,对表演的保护在实践中也更有意义。这些权利保护的是参与作品创作的人。这里的重点是那些可以生成图像、文本或音乐等内容的AI。所谓的生成式AI要正常运行,首先必须获得各种信息("数据"),如音乐作品。因此,这种输入也可能受版权或表演保护权的保护。

Getty Images 公司在伦敦和特拉华州对 Stability AI 公司提起的两起诉讼表明了这一话题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表明了美国和欧洲对这一话题的讨论是多么具有争议性。Getty Images 是全球最著名的图片社和图片库媒体提供商之一。其商业模式是出售图片库照片以及编辑照片、音乐和视频素材,并收取许可费。Stability AI 是一家开发了 Stable Diffusion 图像生成器的初创公司。Getty Images 公司指控 Stability AI 公司未经许可使用 Getty Images 公司的图片训练图片生成器,因此 Stable Diffusion 公司生成的图片是对这些作品未经授权的复制。这两起诉讼仍在审理中,但法院的判决可能会具有突破性意义。毕竟,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来训练AI是一项技术创新。


左图为原图,右图为使用稳定扩散技术创建的图像。


欧盟和美国对AI的法律监管
在欧洲,欧盟成员国于 2024 年 2 月一致同意所谓的《AI法》。该法案针对AI的用户和提供商。它影响到在欧洲市场上提供AI系统的所有公司。公司总部在哪里并不重要,这意味着欧盟以外的公司也将受到《AI法》的影响。

其目的是为AI的使用创造法律确定性。这就需要在创新和风险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法规必须提供一个法律框架,不能完全扼杀创新和AI技术带来的机遇。该法案的核心思想是根据具体使用的AI的风险对法规进行分类。简单来说,对用户有危险的AI将被禁止,而对有风险的AI的使用将适用严格的法规。风险将分为四类。

1. 禁止使用的AI系统(不可接受的风险)

例如

社交评分系统。这些系统会给一个人的社交行为赋予一个数值。例如,中国目前正在测试各种社会评分系统。例如,根据这个分数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获得公共物品。
行为操纵系统

2. 高风险AI系统

例如,用于以下领域的AI技术:

关键基础设施(如交通)
重要的私人和公共服务(如信用评级)
3. 风险有限的AI系统

可与人直接互动的系统,如聊天机器人
(透明度义务,如标注为AI)


4. 风险极小或无风险的AI系统

如电脑游戏中的AI、垃圾邮件过滤器(《AI法》不设限制)


欧洲AI法的四个风险类别

会议还商定,将对生成式AI(中途等)进行特别管理。它们具有抽象的潜在风险,主要取决于用户的具体应用。这些法规将与AI提供商和利益相关者合作,以业务守则的形式实施。特别有趣的是,生成式AI系统的提供商将有义务披露哪些版权作品被用于训练AI。例如,旨在操纵人们认知行为的AI系统会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这方面的例子包括鼓励儿童危险行为的声控玩具或社交评分。违规行为最高可被处以 3000 万欧元或全球年营业额 6% 的罚款。

美国也计划应对AI对国家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2023 年 10 月,美国总统乔-拜登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AI供应商进行安全测试。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AI行政令 "意味着,GPT-4(ChatGPT)等AI模型在发布之前必须首先提交给美国政府。开发者必须提交安全模型和其他信息。AI生成的内容也将强制贴上标签。美国商务部将首先制定法规,规定AI生成内容的生产者如何为其贴上数字水印。

展望
总体而言,AI在法律方面仍将面临挑战。立法和司法机构现在必须详细考虑如何处理人类与AI之间的合作,以及如何定义底层技术实施。与使用受版权保护的训练数据相关的法律问题也需要解决。

欧洲已决定为AI的使用制定一套全面的规则--这在同类国家中尚属首次,可能也是开创性的一步。AI法 必须提供法律确定性,但绝不能导致对欧洲市场的过度监管和阻碍创新。与欧洲AI法不同,美国的法令并不包含对某些AI系统的任何一般性禁令。因此,强有力的监管是否会带来独特的全球法律确定性,或者美国的 "模式 "是否会加强创新公司的实力,还有待观察。
出处:https://hofa-college.de/en/blog/legal-challenges-for-musicians-and-digital-creators-in-the-use-of-a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乐家和数字创作者使用AI面临的法律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