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音频插件联盟,正版插件,欢迎大家选择!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23838|回复: 1

[乐器] 浅谈手碟(Hang)的起源及演奏方式(上)

[复制链接]

2837

积分

2

听众

149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2837
发表于 2019-7-9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手碟是一款“年轻”的打击乐器,在2001年的法兰克福国际乐器展上第一次映入人们眼帘,它空灵又柔和的声音很快就受到人们的喜爱[1]。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乐种类都可以与手碟结合演奏,例如与人声、“B-box”①、竖琴、钢鼓、印第安笛等,也可以进行独奏;它可以按照乐谱去演奏,也可以像JAZZ(爵士乐)那样即兴;甚至可以融入到乐队或是交响乐团当中演奏[2]。如今,它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无论是在音乐厅、教堂、电影工作室、商业广告和电影配乐,甚至是音乐治疗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2]。本文将着重介绍手碟(Hang)的发展过程,并简单阐述它的演奏方式及其在现代音乐与影视音乐中的应用。





引言





手碟造型奇特,制作工艺极其复杂,调音过程也非常不好控制,最开始只有两个人制作手碟,所以世界上手碟的数量并不多,而它的外观和材质也逐渐在发生细微的变化[4]。作为一款年轻的乐器,它还不像钢琴、吉他、小提琴等常见乐器那样为大众所知,一般的乐器从创造到人尽皆知通常需要上百年时间,而手碟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却已经有不少人深深地为之着迷。



手碟的音色空灵、柔和,具有神秘感,也有不少人将它做冥想的时候用,但是想要演奏手碟必须加以练习,且需要相对扎实的打击乐基本功[3]。虽然看起来“拍一拍就能发出奇妙的声音”,事实上,要想真正演奏手碟,需要极深的打击乐演奏知识支撑才能演奏出更动人的效果。



手碟的教育在国内尚未普及,相关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玄音官方网站②上有玄音手碟的相关介绍,例如玄音手碟的制作周期、调音、声音特点等[13]。有记者针对手碟演奏者和国内的手碟制作者进行采访,对手碟的历史及制作过程做了简单的介绍,例如杜淑婷报道的《奏是一口“锅”》一文中,简述了手碟的起源与制作过程[4]。像卢旸的《什么手碟?难道不是UFO?》所分享的是“AM手碟”比较多[3]。国内的相关报道基本上介绍得比较简单,更多的是采访手碟拥有者的购买方式、学习过程或是创造过程。



国外对手碟的研究比国内相对深入一些,Michael Paschko的《Hang Sound Models》便详细记载了各个时期的Hang的声音模型[9]。还有PANArt Hangbau AG公司向大众公开的一个网站——Hang Library,里面有一定数量的文章对Hang都有各方面的介绍和分析。  







一、手碟的介绍



世界上的第一支手碟是来自瑞士的“Hang”,Hang是在传入中国后才被称为“手碟”的,而“Hang”其实是PANArt Hangbau AG公司③的注册商标和专利[5],所以“Hang”这个名字专指PANArt Hangbau AG公司研发的Hang。后来人们都用“Hang”“Handpan”或者“Hand Drum”来称呼手碟这一类乐器[7]。Hang在尼泊尔方言里面是手的意思[2]。在Hang问世后,当时还只有两个人会制作Hang,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拥有Hang,供需不平衡,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并制作出了相似的乐器。由于它们都不能称为“Hang”,便有了来自不同国家的Halo(美国)、SPB Pantam(俄罗斯)、Bells(美国)、和玄音与AM手碟(中国)[6]。



(一)材质与外观



手碟由坚硬的锅状氮化钢组成,外形似UFO[7]。手碟上一般有8个音甚至更多,围绕着顶面中间凸起的音——“Ding”(叮),其余几个音环绕“叮”呈凹陷状分布在四周(如图1),且由低音到高音呈“Z”字型环绕(如图2)[8],每个凹陷区域都可以发出不同的音高[1]。它的底部中心有一个孔,被称为“Gu”,是用来使Hang内部空气得以流动并产生整体共鸣而存在的,以Helmholtz resonator(赫姆霍兹共鸣器)原理设计(如图3)[9]。

1.png



图1  手碟的顶部“Ding”和围绕它的音



2.png

图2  音高示意表 “8音圈”表,“9音圈表”

3.png



图3  手碟的底部“Gu”



据Felix Rohner 和 Sabina Schärer所说,他们最初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于印度的手拍乐器——Ghatam“陶罐鼓”,“Gu”就是参照陶罐鼓而产生的部分[10]。



(二)手碟的制作与调整



手碟制造过程复杂繁琐,在Felix Rohner和Sabina Scharer所写的“HISTORY, DEVELOPMENT AND TUNING OF THE Hang”文中写道,两个锅状的钢板壳在气体渗了氮和氨的条件下,于600°C高温火窑中烤的数小时。外壳(直径50厘米,厚度为0.91~0.95 mm)的表面刷镀有黄铜,然后退出火窑放在400°C的温度当中,15分钟后得到以下结果:拉伸强度提高了10%左右,增加核心的硬度,将黄铜扩散到表面[10]。



每一个音区都经过制作者无数次的敲打,以刺激周围的区域来调整手碟的内部共鸣,达到调试手碟音高的效果[11]。每个手碟都有固定的调式,它内部就是它的共鸣腔,如果音不准演奏时就会脱离原本的调,以至于做出来的手碟达不到这个乐器本身空灵的声音效果[7]。由于钢板会越敲越薄,若敲击的过程中出现了任何失误都有可能毁掉整个手碟;制作者们会按照他们自己的风格,凭自己的直觉,用自己的眼光来对待每一次“雕琢”,因此有几十个因素影响着声音的质量;他们必须掌握这门艺术独一无二的技巧,比如如何设计形状、如何平滑、如何拓展和颠覆金属本身的音乐性。他们通过耳朵感受这个过程,用眼睛观察调音器上的变化,还用石英砂形成的Chladni图案④检查所调整范围的对称和振动(如图4)。他们向物理学家、工程师和冶金学家等专家请教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工程师和建筑师的建筑学,在物理学家那里理解共鸣体的振动模式,以及在这样复杂的系统中调整并恢复到原始效果[11]。


4.png


图4  石英砂展示的Chladni 图案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837

积分

2

听众

149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2837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
二、手碟的历史



(一)Hang的起源



瑞士的两位钢鼓制作者Felix Rohner和Sabina Scharer在2000年接待了一位打击乐家的来访,这位打击乐家向Felix Rohner和Sabina Scharer展示了他的印度陶罐鼓Ghatam。这个叫做Ghatam的陶罐型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吸引了他们。后来他们两人便把钢鼓的高音和印度Ghatam的低音这两个特点结合起来发明了这个新乐器——Hang[1]。



(二)Hang的发展简介



1.2001年~2005年间



Felix Rohner和Sabina Scharer的公司PANArt Hangbau AG成立于1993年,在Hang出现之前,PANArt Hangbau AG是制作钢鼓的公司,他们一直在试验新材料,对各种材料进行了密集的研究,设法将普通的钢转变成一种更音乐声学用途的新型材料。他们制作的第一批Hang主要是由打击乐手演奏的,而打击乐手最初被这一新的乐器所吸引,是因为Hang把节奏和旋律结合起来了。人们把Hang放在架子上或是大腿上演奏,甚至试着同时演奏几个乐器,并试图把它融入他们的乐队或管弦乐队[2]。



手碟的呈色是钢化的,它的“Ding”被抛光了,镜面抛光(如图5)。



他们在每个音区的中间设置了一个凹曲面,试验不同的材料来寻找不一样的声音,有了新的材料,他们就能够改进音场中的凹曲面,制造出更好的声音。还有一些Hang是根据演奏者的需要而定制的。早期的Hang大部分是通过音乐商店或全球分销商网络销售的。在每一个Hang中都有一个单独的编号,和特殊的签名:F. Rohner或S. Scharer[6]。

                  
640 (7).webp (1).jpg


图5  抛光Ding示意图



2.2005年



随着新型材料的引用,Felix Rohner和Sabina Schärer满足了客户对更深沉饱满声音的需求。更深沉的音效便需要更大的音圈,更大的震动范围需要更大地控制内在张力和更明显地共振效果,在窑炉中多次回火,使音域更加稳定,使声音更加平衡(如图6)[11]。



640 (7).webp (2).jpg

图6  low Hang



3.2004年~2007年



Felix Rohner 和 Sabina Schärer开发了“Gudu Hang”[1]。当一件被称为“Dum”的由梨木制成的小喇叭管被插入到Gu中(如图7),“Dum”改变了“Gu”的长度,也就调节了共振器,整个乐器的音调就会降低,开辟了新的方式来演奏空气中的共振。演奏者也可以通过改变膝盖的间距来改变“Gu”的长度以获得各种更广阔的低音(如图7)[8]。

640 (7).webp (3).jpg



图7  分别为被改变的Gu、Dum、在Gu中的Dum



4.2006年~2007年



在2006年的春天,Felix Rohner 和 Sabina Schärer向大家展示了一种音质更加精致的Hang,工艺也有所改变,他们将黄铜涂在金属表面上看起来就像陶瓷表面,也改善了音色,还有一个铜环保护着乐器的边缘(如图8)。这款手碟的“Gu”的颈部被调整了,使其声音变得更丰富了[11]。制作者对Hang的探索,不仅仅是对不同的材料进行了密集的研究,还对钢片所加热的程度不断改变,试图发现更美妙的声音[1]。



Hang的声音最开始是偏明亮的,在2006年它的声音变得更温暖,使人更加愉悦。制作者们开始更加专注地倾听,并尝试去理解这一复杂的钢在手上演奏时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思想和精神。当在演奏者的腿上演奏时,乐器两侧的声学关系变得明显[2]。

            


640 (7).webp (4).jpg
图8  铜环



PANArt Hangbau AG在2004年到2007年间制作的所有Hang,在“Gu”的侧边都有一个“Du”(如图9),如果不喜欢“Du”带来的音效可以用一个有弹性的磁贴覆盖住[18]。




640.jpg
图9   Gudu Hang



5.2008年



Felix Rohner 和 Sabina Schärer开发出的一个整体的Hang系统(如图10),使他们越来越清楚的是,他们并不是在处理一个单独的音符系统,我们看到的“Hang”就像一个唱诗班在教堂里唱歌,像是进入了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多维空间[2]。有人说这是一个直观的舞蹈、一个即兴创作、一个催眠中的状态、一个梦、一种冥想状态……



6.2009年



到了2009年的深秋,制作者们研制了不一样的Hang。他们强化了制作工艺之后,增强了它们的内部共振,制作出了高度敏感的Hang[1]。在2008年和2009年间有些人向PANArt Hangbau AG公司申请购买Hang,但是Felix Rohner和Sabina Scharer认为他们并没有能力获得它便给那些人回了一封信并解释他们理想中的Hang。Felix Rohner 和 Sabina Schärer心中对Hang的创造和发展远远不只是现代的音乐发展,他们要求演奏者对Hang进行学习、实践和表演。玩这个乐器可以带来一种自由的音乐形式,一种只有在没有压力和胁迫的情况下才能展开的亲密对话,而不是用Hang进行商业交易。他们还在信中表明,作为潜在的玩家需要意识到这个事实的重要性。制作者被迫接受了社会各界过去几代Hang的定义和活动,但他们无法与之赞同。甚至,发明者Felix Rohner和Sabina Scharer认为:“如果想象这个乐器是一个‘有灵魂和肉体的个体’,但是我们把这个乐器当作‘鼓’来宣传,就会产生一种错误信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将会导致乐器受损,使它身体受伤,造成它精神和情绪上的紊乱,以致于无法令演奏者更好地与它交流,更不会创造出美好的音乐了。”可见两位发明者对Hang这个乐器倾注的心血、感情和对此乐器的美好期望。所以在PANArt Hangbau AG公司定制手碟的人们,还要经过公司的挑选,是因为他们把Hang当作情感交流的一种工具,不希望一些“伪职业音乐人”用它来谋生[2]。

                       
r.png


图10  2008年时期的Hang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