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0254|回复: 4

怎样进行音乐欣赏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1

听众

-918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7482
发表于 2006-10-21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看到乐友的上传,想到音乐欣赏,就此做些探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听音乐只是为了娱乐。尤其是目前乐坛上众多的通俗歌曲、流行音乐,或轻快、或抒情,内容浅显,使人听后心神愉快,似无须去深究音乐形象、乐曲意境、内容表现等。实际上这只是停留在音乐欣赏的最初阶段,即直觉的(感官的)欣赏阶段。但对于内涵更深邃的一些艺术歌曲、器乐曲乃至奏呜曲、交响乐来说,仅有这种直觉的欣赏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真正的欣赏目的,还需要通过音乐形象的启发,了解乐曲的内容表现,产生与乐曲感情的共呜,进而领悟其中的哲理构思与艺术真缔。这就是一般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直觉(感官)的欣赏--感觉(情感)的欣赏--理智的欣赏。
    音乐欣赏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一般来讲,文化素养的高低,音乐知识的多少与欣赏音乐的深与浅是成正比的。比如:对于天文感兴趣的人,就比较容易理解《行星组曲》,对唐诗有研究的人,容易理解马勒的《大地之歌》,熟习外国文学的人,对柴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曲更易接受等。不可能要求一个小学生去理解西欧古典音乐,同样,也不可能要求一个对音乐一无所知的人,能从音乐中探求什么人生哲理。但是,只要有听觉的,神经正常的人,都可以欣赏音乐。对于一般人来说,重要的是加强对音乐表现手段的理解和欣赏音乐的一般步骤以及方法的掌握。
(待续)
注:此文节选自朱敬修著音乐欣赏; H: j! I3 k/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1 18:35:40编辑过]
2 f. E% x) x  |* e) k: p! F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1

听众

-918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748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2 |

不同体裁的音乐,欣赏的要求、方法也有不同。对于歌曲的欣赏,一般可以借助歌词较直观的理解歌曲内容,达到欣赏的目的。一般不需要作过多的探究(当然还可以从音乐中分析、领会更多的东西)。一些当代的本民族的声乐作品,只要多听,不需借助更多的资料,欣赏目的即可达到。而对一些歌词内涵较深或者寓意较朦胧的作品进行欣赏,那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及文化素养。但对于一些古代的、其它民族的、外国的一些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的欣赏,除了欣赏者须具有的音乐素质之外,还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民族习俗、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理解作品的内容。例如,在奥地利作曲家舒柏特的艺术歌曲中,有很多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在他笔下少有描写爱情的欢悦与甜蜜,而多数是对失恋的痛苦、对死去或远去爱人的怀恋,对心中的恋人的追求等方面的描写。如《幻影》。如果仅从译配的歌词来看,似乎属于一般的爱情歌曲,但却不理解他为何总是对失恋的痛苦加以描写,而不写爱情的欢乐?应如何理解这些作品呢?首先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舒柏特(1797-1828)所处的年代,正是奥地利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由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冲击、拿破仑铁蹄的蹂躏,以及拿破仑倒台以后,各国封建势力的复辟等,使之处于混乱而动荡的时期。各国复辟势力残酷的镇压革命者(资产阶级),奥地利在梅特涅反动政权的控制下,社会黑暗恐怖,多数知识分子看不清革命的前途而犹豫彷徨,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更不能公开宣传共和,宣传革命。因而,他们只有以隐喻的方式来抒发个人的内心情感。舒柏特正是在这种背景中,将自己的共和理想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化作心中的恋人,化作对甜蜜爱情的回忆、追求、憧憬,写出了这些不朽的作品。他有理想和追求,又有彷徨和疑虑。因而他心中的“恋人”,既十分美好,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成为一种幻影。

附歌词:幻影(舒柏特)

夜深人静,那街巷冷清清,

在这间屋里住过我的爱人,

她早己远离城市,

但这座房屋却还在原处。

那儿有一个人沉默地凝视天空,

他绞扭着双手,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431

积分

2

听众

-45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431
发表于 2006-10-22 |
2006-10-19 09:03:16
       我给网页加了一首自小喜欢的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为什么不是贝多芬、巴赫?更不是德彪西、巴托克什么的?那绝不是因为他们或属古典,或属巴洛克、浪漫、印象、20世纪……
       我一直在追求有深邃思想、沉重感情的音乐,当然还有技法繁复的。但为何心底一直期待简单、快乐的,不用思考只要打开听觉即能被感动的音乐?
       我现在是个手里没多少本事,心里有一些想法的人。我学习是为了有朝一日,手里笔下的即为心中所思的。但那时手中的笔该去书写一切复杂的思考结果、一切强烈的情感体会么?这倒不是笔该去写什么,而是心里该想什么!
       人的天性也许都是很美好的。也许该放下那些思想上的武装,回归到极天真的状态,也许那样,各感官会更彻底的打开。
       这几日常常在思考:为何音乐上的知识多了,听音乐的快乐感却没了;写作技法丰富了,创作的欲望却淡了;作品写得进步了,欣赏自己作品的兴奋劲却找不到了。应该找回小时候对音乐的感受啊,会心灵震动、会手舞足蹈,会快乐的无法表达。也许那不是因为知识的增加,而是因为,追求深的,反忽略了感受。那不是,应该回到天真?


摘自一博客
. v" m; G" _/ X!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2 15:36:48编辑过]

" `( g8 Y' Z" U
audio app

1万

积分

1

听众

-918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748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

器乐作品没有歌词作媒介,全部以音乐手段来表达思想内容,一般比声乐作品难于理解,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而除了需要更多的音乐知识以外,对欣赏的方法,也需要有更多的了解。

一些小型的、近代的、单一形象的轻音乐曲、独奏曲等,比较容易理解。这些乐曲常常是有标题的。具有一般文化素养的人,可以根据标题的提示,通过自己的联想去体会乐曲内容和情绪。比如,贺绿汀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听音乐之前,透过标题我们己经可以联想到这样一幅生活图景;sonar色(田园景色),小桥流水青草地,牧童横坐牛背,手拿短笛,信口吹奏,怡然自得。而这种人们所熟悉的图景,也正是作品所要塑造的形象。乐曲A段主题具有浓郁的江南色彩,因而使用了宁静悠扬的民歌性旋律。作者用复调技法,使旋律此起彼伏,连绵不断,这正是牧童手拿竹笛信口吹奏的一幅恬淡的sonar色图。B段速度加快,旋律流畅、活泼,节奏跳跃热烈。右手的倚音奏法,使人想起竹笛奏法中的打音技巧,情绪与A段形成鲜明对比。第三段又回到A段的主题,旋律稍加装饰,更为流畅谐和,完成了这幅“sonar色图”的创作。音乐形象鲜明具体,比较容易理解。由于其内容接近生活,音乐形象生动具体,加上标题的提示,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当然,每个人对乐曲的理解有深有浅,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是正常现象。因为音乐形象本身不同于视觉形象或文学形象。它只是规定、描绘大致的情绪、图景,而不可能有具体的细节的描写。它更多的是人们的感情体验,而不是情节描述。

对于一些大型的标题音乐作品,除了了解其时代背景之外,还可以根据其标题和乐曲说明去欣赏理解作品。例如何占豪、陈钢所写的小提琴协奏曲《粱山伯与祝英台》。作品以我国的民间神话传说梁、祝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借鉴民族器乐的表现手法,并以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根据戏剧情节的发展顺序加以概括而创作成的。在欣赏时我们可以按照乐曲展示的情节顺序:草桥结拜-共玩共读-长亭惜别-逼婚-楼台会-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70

积分

0

听众

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70
发表于 2006-12-20 |
各位好,我是一名高中音乐老师,想和诸位讨教一下在哪个网上能找上和欣赏有关的内容?谢谢.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Powered by Audio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