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3967|回复: 1

[转帖]鲍元恺谈中国古典文学和当代音乐创作

[复制链接]

855

积分

1

听众

-4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855
发表于 2006-6-17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转帖]鲍元恺谈中国古典文学和当代音乐创作

中国古典文学和当代音乐创作
侯:你方才谈到民歌中常有根据需要随意改动一、二句歌词的现象,这使我想到了两干多年前的《诗经》。在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十五国风其实都是民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印象中好象许多首有个别字句的变化。比如《诗经》第一首《关雄》,在上一段写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到了下一段略作变动,改成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其他如《桃之夭夭》《相鼠》等篇,也都采用了类似的手法。这种写法,可能正是后来民歌填词时常出现某种即兴或变化的直接渊源。你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内行,不知对此有何高见?

鲍:关于民歌的发展演变历史,有许多真正的内行,许多专家在研究。《诗经》的确是有记载的中国民歌的鼻祖,这一点毋庸置疑。你上边谈到即兴改词的现象,只是《诗经》对后来民歌影响的一个方面,实际上《诗经》对中国民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惜当时的歌谱已经失传,我们无法从音乐方面去考察其影响了,但是单从歌词方面看,我们也足以窥见这种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诗经》讲究“比兴”。比喻在民歌中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的,而“兴”更是中国民歌的一大特色。按照朱嘉的说法,,“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个先言的“他物”,可能与所引起的主题有关,也可能与所咏的内容毫无关系,只不过是一种引子或映衬。《关雄》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后代有人解释说,可能是一个年轻男子,看见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欢唱,就联想到了美丽的女子。可是诗中并未写明鸠鸟是成双成对的,这种解释就显得有些牵强了。其实,这只是一种起兴的手法,而且这种手法在后代的民歌中还一直沿用着。《拔根芦柴花》,题目和内容可以毫无关系,“拔根芦柴花”这几个字虽然在歌词中反复出现,但只是作为衬字,并无实在的意义。你填的新词也可以和它无关,但这首歌总是叫《拔根芦柴花》。此外如《杨柳青》,也是只有这几个衬字是固定的,别的词可以随便填。我想,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也是直接源自《诗经》,特别是“兴”的手法。

这里所谈的,已经涉及到了民歌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在具有某种严格限定性的同时,又具有相当大的可变性,也可以称作不确定性.我想,我们的祖先在创作《诗经》里边的民歌时,恐怕根本不会想到文学上的和音乐上的规则,他们只是随口吟唱,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精炼,使之日臻完美,于是,便成了一首首公认的好歌。民歌音乐是一片天地广阔大有作为的处女地,穷毕生之才力去耕耘开发,也不过是取沧海之一勺。

我对中国古典文学怀着深厚的感情,不止是《诗经》,还有远古神话、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属于民间文学的《竹枝词》、鼓子词等。仅为这一点,我就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热爱中国古典文学,除了家庭的影响外,还要感激我的两位文学老师——文怀沙先生和方承国先生。他们在当年的中央音乐学院及附中任文学课,他们以深厚的修养和独到的见解,拓宽了我们这一代音乐学子的文学视野,使我们受益终生。

中国古典文学是我们当代音乐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许多西方音乐家也从中国文学当中寻找灵感。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代表作《大地之歌》是以王维、李白的诗作为题材的,英国作曲家勃里顿为唐诗谱过吉他伴奏的歌曲,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取材于中国宫廷故事,并明确声称为“中国戏”。我想,如果把中国古代神话如《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蜗补天》都搞成舞剧,把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都搞成歌剧,把唐诗、宋词谱成现代歌曲,依屈原诗作中奇瑰的想象搞几套电子音乐,依乐府叙事诗的故事搞几套清唱剧……这无疑将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提供了一个无比广阔的创作空间。

莎土比亚的一部《罗米欧与朱丽叶》就启发出来三部同名音乐名作:柏辽兹的清唱剧、柴科夫斯基的交响幻想序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剧。普希金的一首短诗《不要唱吧!美人》就由格林卡和拉赫玛尼诺夫分别谱成完全不同风格的两首艺术歌曲,又都成为两位大师的歌曲代表作。俄国作曲家们十分珍视他们民族的文学遗产,我可以数出十几部取材于普希金诗剧的著名歌剧:格林卡的《鲁斯兰与留德米拉》、柴科夫斯基的《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玛捷帕》、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金鸡》《沙皇萨尔丹》《莫扎特与萨利那里》、达尔戈梅斯基的《石客》《水仙女》、斯特拉文斯基的《在科洛姆那的小屋》、拉赫玛尼诺夫的《吝啬骑士》《阿列科》等。在舞剧方面取材于普希金作品的有格里爱尔的《青铜骑士》、阿萨菲耶夫的《高加索的囚徒》《泪泉》。用普希金的诗谱写的歌曲,据我知

音频应用

1392

积分

2

听众

-261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392
发表于 2007-7-15 |
具有古典文辞美的歌,当下的人多半是敬而远之了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