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7442|回复: 2

[音响] CD碟 标识记号的小常识

  [复制链接]

1833

积分

2

听众

148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833
发表于 2010-5-20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前今天我们换个角度,从很多大家平时都无暇顾及的着眼点来说说CD唱片上一些鲜为人知的小常识,
这有助于大家更加全面的了解CD:这种目前最常见的主流音乐载体。
什么是AAD、ADD、DDD?
经常有同事拿起笔者桌上的CD,问CD标志下的一行小字母“ADD”,这代表着什么含义?
其实这个标志不少网友肯定都见过,但很少有人会深究这3个字母组合的具体含义,这3个字母代表着唱片制作过程中的3种录音方式.
总共有AAD、ADD、DDD三种:
三个字母的第一位字母表示音乐是以何种方式录制;
第二位字母表示后来混音及编辑的过程采用何种方式;
第三位字母表示以何种方式拷贝复制。
D是英文Digital(数码)的缩写,A是英文Analogue(模拟)的缩写。

一张DECCA的双CD装古典乐 两张碟片采用不同的录音方式
笔者以一张著名唱片公司DECCA出品的双CD装古典乐为例,
大家可以看见CD1采用的是ADD方式,CD2采用的是DDD方式。
前者的意思就是这张CD采用了模拟录音机录音、数码技术混音/剪辑、数码技术制版、
后者就意味着这张CD制作的每个环节都是采用了数码技术,没有任何模拟的成分。
一般古典乐CD和前几年发行的CD都有这种标志,但随着数码录音工艺的前面普及,
现在的唱片多是DDD制作,所以除非特殊情况,一般的唱片很少标注自己的录音及制作方式。

一张拿索斯唱片公司出品的李斯特钢琴曲上标的“DDD”标志   
用AAD、ADD方式制作的CD虽然保真度、信噪比等音响指标比不上DDD,
但是诞生于上世纪中后叶(1955-1980年)的很多伟大录音都是ADD甚至是AAD方式制作的,
现在很多再版的古典音乐都保留了历史录音的原貌,并没有全盘数码化,
大家听譬如DG唱片发行的“大师原版”系列CD(THE ORIGINALS)都会有些程度不一的底噪,
身边很多朋友甚至以有没有底噪来断定是不是正版与盗版,其实是不正确的。
ifpi的含义是什么?
打开一张CD,翻开数据面,我们会发现接近圆孔的内圈透明带会有一串字母:
“ifpi”,后面还有一串数字,这代表着什么呢?
其实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防盗版的规范编码,用来识别光盘的制作源和复制源。

ifpi码,原称SID码(Source Identification Code)
是IFPI组织(即国际唱片工业协会,英文全名为“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制定的编码方式:
通过对激光数码储存片注塑模具定模镜面板规定位置进行蚀刻的方式,
压制在激光数码储存片表面的一组四位数编码,一般认为这是对付盗版目前最有效的物理方式之一。
位于CD光盘内圈半透明带的ifpi码
其实,凡是国内正规出版发行的光盘类音像制品(包括CD、DVD、SACD等碟片)上都刻有此码。
IFPI码的基本格式是由小写的美术化“ifpi”和四个或者五个字符组成。
这字符包括数字从0到9,以及英文字母从A到Z(除去“I”、“O”、“S”、“Q”)中的任意一个。
按照规格说明,IFPI应为大写,但目前国内生产的片基IFPI号均为小写,进口碟都是大写。
需要注意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CD上很少有ifpi码,所以不能把有没有ifpi码看作是识别正版与盗版的绝对标准。
几个小数字下掩藏的“玄机”
只要是国家批准的正规音像出版单位,其出品的CD唱片上面肯定有一串以ISRC为首的字符,其实这几个字符下掩藏着许多此CD的信息。
早在1992年,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就已经批准了一项强制性的标准《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CSRC)》,
该标准是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委员会在参照了国际标准《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International Standard Recording Code—ISRC)》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起草制定的。

一张拿索斯唱片上的“ISRC”标识
这一编码和国际标准书号(ISBN)对于图书、国际标准刊号(ISSN)对于期刊—样,是对于另一大类型的知识产品——音像制品的国际性的唯一标识编码。
以上图为例,完整的编码按顺序包括大写字母ISRC、国家码(CN)、出版者码(A50)、录制年码(01)、记录码(0060)、记录项码(0)、类别代码(A.J6),其中类别代码由载体代码和分类代码组成,中间用圆点隔开,录音制品为A,录像制品为V。
ISRC码为音像产品的信息存储、检索、交换、统计实现计算机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头版CD的知识

一、关于IFPI
.
CD可划分为早期和后期。
.
94年前制作和发行的CD称为早期CD,94年后制作和发行的CD称为后期CD。
.
因为在94年出现了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那年开始,唱片公司制作、发行的正版CD都必须在光盘内圈上打上IFPI码,94年前的CD内圈上是没有IFPI码的。
.
因此,鉴别一张CD是早期发行还是后期再版,其中一点就是看它的内圈上有无IFPI码。
二、多版本CD种类:
早期制造、发行的CD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同一张专辑有各种各样的版本。
从我了解到的一些情况,香港唱片公司为旗下的当红巨星制作CD是从83年开始的,之前只有卡带和黑胶。
早期CD版本主要分:
日本三洋版、日本SONY版、日本天龙版、日本东芝(TO)版、日本三菱版、
西德版、法国版、美国版、澳洲版、韩国版、香港本地版几个版。
其中制作、发行年份大致是:
1、“三洋版”为86-87年间(分为有字头版和无字头版);
2、“SONY版”为85-88年间(分为细圈英文字版、细圈无英文字版、普通版、无星版);
3、“天龙版”为86-91年间(分为凸字版和虚字版);
4、 “东芝版”为87-92年间(也叫TO版);
5、“三菱版”为88-90年间(分为内圈有MT版和无MT版);
6、“西德版”为83-89年间(早期发行的主要以银圈版为主,后期发行的多以胶圈版为主);
7、“韩国版”为88-94年间(其中分为韩国银圈版(早期韩国版)、普通胶圈版、T113版、PAN ASIA版);
8、“法国版”为89-91年间(早期发行的碟面大多为红色,又叫做红色法国版);
9、“澳洲版”为89-91年间;
10、“美国版”为90-91年间;
11、“香港本地版”在92-93年开始生产。

早期的不同版本中,关于音质排名,一些收藏家的说法为:

西德版排第一
三洋版、SONY版并列第二
天龙版第三,法国版第四,东芝版第五,韩国银圈版第六
三菱版第七,美国版第八
澳洲版第九,香港本地版排最后。
我个人认为西德版和SONY版音质最好,其次是三洋版,第三是东芝版,法国版和天龙版并列第四。

三、谈一谈头版:
早期CD众多版本中第一版俗称头版
对于不同的版本,可以根据制造、发行年份来认定是否是头版。
据资深人士说,当年香港本地激光唱盘制作业还不发达,在本地没有条件大批量生产激光唱盘,因此就拿到日本、德国、法国等成熟国家生产。
唱片公司之所以选择不同的厂家,是根据质量、成本等多方面综合因素考虑的。
就像WEA华纳,他们总部早期只委托SONY和西德做,
而 EMI百代早期则委托三洋做,后来觉得东芝成本低些,质量也相当不错,就叫东芝做。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833

积分

2

听众

148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83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

第一张CD的故事
.
CD唱片开发源自胶木唱片技术,胶木唱片之前一直是唱片工业非常畅销的产品,CD唱片要想横空出世首先必须挑战胶木唱片市场。
.
罗·奥藤斯(Luo Ottens)是当时飞利浦公司音响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他理性地分析市场,他认为:CD产品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尺寸的大小,只要解决了尺寸问题,就将获得成功。因为资金有限,当时研究CD是一个很小的团队,奥藤斯没有直接加入到这个团队。
.
但是,奥藤斯的想法对日后CD开发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意识到:灌制在CD上的音乐,演奏时间必须控制在大约1小时,新的音频圆盘的直径应该大约10厘米,以便消费者携带。
.
从1979年8月开始,索尼和飞利浦的研发小组、物理学家和音响工程师分别到位于东京和埃因霍恩的对方实验室学习。这是一次被称为“带有竞争性质”的学习,这场具历史意义的合作对索尼和飞利浦研发小组的专家们来说,是一次技术竞技。
.
飞利浦负责开发了大部分激光技术,索尼则负责数字编码,确保盘片的内容能平滑、正确地播放。
.
“大部分决定都在第二年才逐渐确定下来,例如盘片尺寸等等。”光盘的尺寸是如何制定的呢?“实际上是为了完整地装下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贝九’时长为74分钟,最终的CD光盘容量、尺寸和时间规格与它息息相关。”彼埃特·克莱默告诉记者,经过冗长的会议,才最终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最初的存储容量设计是一小时的音频内容,这样的话,CD的直径11.5厘米就足够了。后来,音频内容的容量被扩展到74分钟。
.
1980年6月,数字音频光盘协会通过了飞利浦和索尼提交的红皮书——包括所有CD和CD-ROM标准所需的技术规范。
.
在CD研发之旅中,在核心技术团队之外,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
.
1981年春天,柏林爱乐乐团的指挥家卡拉扬成为第一个在飞利浦被允许聆听CD的“局外人”,他立即被这种新载体的音质打动,在那年4月萨尔斯堡音乐节期间,卡拉扬告诉观众说,“这是一个能够同煤油灯到电灯的伟大发明相媲美的技术飞跃”。
.
1982年8月17日,德国汉诺威郊外一个工厂的生产线上,CD诞生了。第一批CD内容包括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理查·斯特劳斯的《阿尔卑斯交响曲》。
.
到了1983年1月,在飞利浦新总裁500天推广CD计划即将结束时候,CD的销量就已经达到了50万张。
.
1985年是CD开始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年,新格式的CD唱片销量首次超过了100万张。
.
一经问世CD就获得了巨大成功,25年后的今天,告老还乡的彼埃特·克莱默深知,尽管不可能在一夜间消失,但CD已经时日无多。
.
“现在的男孩女孩们口袋里装的是MP3等小玩意儿,CD也已经快要退休了,MP3和其他便携式设备最终肯定会取代CD。”彼埃特·克莱默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我们无法想象在今后的某一天,计算机以及娱乐产业同样会选择数码光盘来存储不断扩容的电脑程序及电影。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970

积分

4

听众

153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970
发表于 2010-5-24 |
谢谢楼主的发布,文章资源丰富,收藏了!~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