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9115|回复: 1

[技术] 小白谈发烧: 减法易,加法难

[复制链接]

487

积分

4

听众

62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487
QQ
发表于 2010-4-27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加法难,减法易的发烧原则,就是说,某个或某些声音元素,嫌它偏强,过头,依靠一定手段(如线材)去减弱它,是相对容易的,容易取得较好效果的,而某个或某些声音元素,嫌它偏弱,想要靠线材等手段去加强它,补足它,则比较困难,也不易取得好的效果.

分开再解说一下.

1.减法易

想通过一些手段(如线材)来减弱目前器材里的一些过头的东西,比如: 减弱声音的锐度(嫌声音太锐利),减弱声音的瞬态,动态力度(嫌器材声音太猛),减慢声音的速度(嫌速度过快,过急). 这是相对容易的事.

2.加法难

想通过一些手段(如线材)来"补"器材里所缺乏的hi-fi素质,比如: 补高低频延伸(嫌延伸不够好),或者补偏瘦的中频(嫌中频太清瘦),或者补偏弱的解析(嫌解析不够),或者想把较慢的速度加快(或提高瞬态). 这是很难的事情.


当然,这里的难易,都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来说,假如一个烧友选择了一部"味道型"的机器,也就是解析,延伸一般甚至偏差的机器,多数人会在选择线材时,寻求通过高解析,优异延伸的hi-fi线,来提升这部"味道机器"的两端延伸,解析.

但可惜的是,这是较难达到目的的事情. 当然,你配还得这么配,很少会有人给味道型机器再去配"味道线",但实际上你找好了,解析再好的线,延伸再强的线,事实上也很难把"味道机器"的延伸和解析补回多少.

这就是加法难的道理.

假如一个烧友买了一部hi-fi素质较好的机器,然后嫌机器延伸过好了,速度太块了,有些不耐听了,希望通过速度慢些,味道足些,音色柔些的线材,来使机器变得通俗说"音乐性好些",耐听柔和些,却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

这是减法易的道理.

在hi-fi线材的圈子里,有些线是"减法专业户",大多数情况下被用来做减法,把速度过快,动态过猛,过于尖锐的声音减到温和耐听,速度柔慢一些. 最典型而著名的,是美国的"喀哒死"(Cardas).   此外,英国Ecosse,Audio Note,荷兰VDH,美国MIT等一些线也可派此用场.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减法易加法难"的规律,其实也并不太难解释. 一个通俗的解释法是: 已经有,但偏强,稍过头了的素质,把它减弱一些,比较容易,而原本没有或很弱,你要硬生生"无中生有",是很难甚至不可能的.

举两个与耳机相关的实际例子. AKG k601,这个耳机我很喜欢,但它的高频延伸是主要弱项,表现高频泛音和空气感较为一般,然后你即使用高频延伸再好的前端去伺候它,哪怕搬出全世界高频最好的cd机,高频特性最好的耳放,高频特性再好的线材,也是用处有限的.

德国莱曼这个耳放,也很有特色,中频音色醇厚,但高频响应较差是其一大软肋. 我试过用高频特性好的信号线,试图去"补"它的高频,结果呢? 收效甚微. 这就是加法难的道理.

除了频响延伸这个方面之外,另外的一些hi-fi素质方面,也是这样的. 规律是: 把速度偏快的东西减慢下来,容易,把速度慢的东西"提速",很难; 把解析过于突出的器材搞"糊"一些,以求得听感舒适,容易,把解析不足的东西想提高解析,很难.

在专业音频领域里,使用EQ(频率均衡器)也是遵循这样一个原则: 尽量压峰(把某些过头的频段从0分贝开始衰减)而不是提谷(把不够的频段从0分贝往上提升). 靠EQ提升出来的声音,是不够自然的,实际效果也不令人满意(虽然有时还是不得已为之),靠EQ衰减一些频段的输出,是更自然,效果更好的操作法.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3万

积分

5

听众

1万

音贝

音频应用推广专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30933
发表于 2010-4-28 |
好文章,收藏了,谢谢楼主啊!~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