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4999|回复: 4

[转载] 对舞台技术管理专业教学的一点建议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4

听众

586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3126
发表于 2010-2-10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所谓舞台技术管理,中戏的管建波教授是这样定义的,“案头技术设计中的模型、布景制作图;布景、道具制作中的木工、金属加工、各种材料的塑型以及软景缝制等工种的工艺技术;演出中运用各种剧场舞台机械设备以及根据演出需要设计临时舞台机械设备;装台及布景迁换的技术。管理则是对上述舞台技术部门负有组织、指导的责任。”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技术管理专业(包括舞台管理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是为了适应先进的演剧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她在分工越来越明确的演剧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正因为她是一个年轻的专业,院校在专业教学中难免会有还不完善的地方,教学的侧重点也会有失偏颇,致使学生难以明确要掌握哪些技能和重点掌握哪些技能。
      结合几年的工作经验,结合我对市场需求的认识,我认为舞台技术管理教学在以下四个方面还需重点改进:

一、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
      众所周知,中戏学生的实践机会比较多,但这仅局限于学生课外的自身争取,与课程并无关,真正得到很多实践锻炼的只是少数积极分子。学生自己争取实践机会当然重要,教学课程也一定要主动和实践挂钩。目前,除了剧场史、舞台机械和灯光等少数课程能够在剧场现身体验外,其余重点课程如布景制作技术基本上是老师口传心授,学生得不到直观的认识,动手能力无从谈起,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在校生和刚毕业的学生初入演出舞美团队时,显得无所适从。
(1)、院校和厂家、剧院团建立紧密联系
      对于舞台技术管理专业来说,学校、厂家、剧院团构成了一个面,呈一个三角稳定关系,学校侧重于打好理论基础,厂家侧重于提高制作能力,剧院团侧重于专业的综合锻炼。但是目前,这三者似乎有些脱节,厂家和剧院团的实践成为教学中的短板。事实上,这两块短板很容易抹平,学校因为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学术底蕴而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国内的舞美厂家、灯光音响、激光特效等公司不计其数,他们在技术研发能力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对于如何脱颖而出也是费尽脑筋,我曾去过两次珠三角一带,参观了一些灯光音响公司,强烈感受到他们对舞美学术的渴望。院校和厂家建立合作关系,无疑是一条双赢的明路。厂家因为有了院校的金字招牌而收获广告效应,院校因为有了更多的定点合作单位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至于和剧院团的合作,学校有固定的合作单位,但我很奇怪,拥有这块资源,学校却很少组织过学生去剧院团实践。

  在国外,很多私立学院都是企业控股,这有一个好处,学生学即所用,学习和就业的承续连接非常好。国内虽很少有这种合作模式,但只要院校稍稍放低一点姿态,合作机会是很多的。去年,国戏与苏州剧装厂联合建立“传统戏剧服饰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事实证明,学校利用自己的品牌价值能够为学生谋取更多的实习机会,这远比费劲心思去争取世界××理事和亚洲××协会来得有意义得多。
(2)、将实践能力作为学生成绩的一个考核标准
      许多学校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些按考试标准成绩不错的学生,到了高年级的实习阶段乃至后来的工作中,不见得就继续优秀,反而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毕业后反而如鱼得水。这说明学校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完全体现社会的需求,学校的能力标准和社会的能力标准有出入。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实践和社会实践,在限度之内,尽可能为他们参与实践活动开绿灯,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成绩的一个考核标准。当然,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实操意识的评判标准应该体现在多方面,不单纯是以学生跟戏的多少来衡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阐述作业的能力、自我推销的能力都可以纳入实践考核中。
(3)、逐步完善实践的教学设施
      目前,学校用于实践的教学设施可谓严重不足,仅有的一个大剧场和两个小剧场也因为学校的严加看管而让学生望而却步,学校的舞美制作车间仅负责学校教学剧目的舞美制作,不对外开放。这还算是条件比较好的。我曾经在某校当过一段时间代课老师,发现舞美设计专业大三的学生进剧场的机会竟然只有寥寥几次。这可算是国内整体教学设施落后的突出表现。
      学校在慷慨的把学生进剧场学习的门槛降低的基础上,应不断完善与教学内容配套的设备设施,购置和建设具有满足技术管理学生进行布景制作、木工、铁艺及各种材料加工制作的设备和场所。学生可以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熟悉布景制作的工艺及流程,加深对各种材料的感性认识,试验各种新材料在设计效果上的不同含义。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4

听众

586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3126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
二、技术研究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事实上,现在的教学课程和十年前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有区别的话,学生进剧场的机会可能多了些,但不要忘记,剧场的设计使用寿命是以数十年计的,也就是说,同样的剧场,十年前是这样的,十年后也并无二样。与之相应的是,演出设备技术在短短的几年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还将以更快的速度升级换代,一项又一项新式震撼的技术运用于大型演艺活动,《印象西湖》中,樊跃拍着胸脯说能让西湖下场雨,《印象海南岛》中,庞大的巨型升降舞台从水底伸出……显然,传统的演艺设备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演出的需求,如果院校还是仅仅着眼剧场的常规舞台技术学习的话,恐怕学生毕业后将很难适应更宽泛艺术领域演出的工作。
(1)、图形制作课程
      制图绘图是舞台技术管理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布景设计的最终体现效果。长久以来,学校只教授制图的标准和方法,对于电脑制图教学还是空白。但是,电脑图形制作有几个很明显的作用,一是效率高,熟练地操作CAD和photoshop比起手绘制作图和气氛图,效率会高很多;二是电脑图形更规范标准,更直观;三是随着国际演艺交流日趋频繁,统一制式的图形制作便于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目前,学生只能用课余时间自学一些软件,技术上并不成熟,面对强大的图形处理工具和图像生成工具束手无策,制图过程中遇到问题依然用老办法来解决。为了适应高节奏的演艺舞美工作,学校应该加强电脑软件应用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逐步深入对电脑运用的研究,从简单的图形处理到三维立体建模再到flash动画模拟舞台现场,凡是能够有效演示设计效果的东西皆能为我所用。在案头中尽可能完美呈现出设计效果,不仅能在以后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更是最终呈现效果得到保证的重要因素。
(2)、加强周边技术的研究
      舞台技术管理专业是舞美系站在科技最前沿的专业,这就要求它在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学习和掌握上,也应该走在最前面。
目前,演艺活动的呈现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从富有工业时代气息的机械舞台,到体现信息时代特色的视频美学,舞美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灯光和布景也不像以前那样界限分明,诸如LED、视频已不再是灯光和特效的专利,它们本身也成了布景的一部分,奥运会开幕式的卷轴和09年春晚的LED柱呈现出来的全新舞台美学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技术管理专业对于剧场结构、舞台机械、材料学、布景技术的纵向研究还应加强,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仅仅这些课题的研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舞美发展的需要。我以为,舞台技术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史,未来的舞台技术管理工作一定还会涉及到更多的技术门类以及不同学科的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仅仅纵向研究某一学科将很难适应多元的演艺变革,横向研究、交叉学科的研究势在必行。
(3)、定期找一些舞美专家来讲课,拓宽视野
      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对前沿技术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学校平面的教学中,学校的师资难以满足学生更多的知识需求是其一,其二,仅依靠学校老师的传授,渠道过于单一,学生的视野难以拓开。这两年,中国舞美界发展势头迅猛,从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到09年央视春晚,从投资浩大的张艺谋“印象”系列到周杰伦、刘德华的巨星演唱会,人们从未对布景、灯光这么关注过,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的运用让人眼花缭乱,有些高端技术甚至连业内人士也雾里看花。这些新奇的技术手段深深地吸引着技术管理班的学生,他们如饥似渴地搜寻着这些材料,却苦于没有渠道了解更多。
      在学校读书时,每周都会有名人过来讲座,但大多是导表演和文学界的专家,很少有关于舞美的讲座,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我希望,学校能够不吝在界内的品牌号召,为舞美系学生安排更多的专家讲座,专家们愿意把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学生们更是能够打开视角,立体的吸收最前沿的舞美技术。

三、心理素质的培养
      为什么要增加心理素质的培养呢?舞台技术管理的工作不仅在案头、制作和演出中要应对大量的纷繁事务,更重要在于,演出过程中充斥着许多不可预知,人员的临时撤出、布景灯光的突然故障都会给演出带来毁灭性的影响。舞台正因为它的不可琢磨而具魅力,为此它给舞台技术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冷静的头脑和极高的抗压能力。
      据我观察,几乎所有的演出都有大小不一的舞台事故发生,大到设备失灵换景错误,小至布景灯光变换点不精确,但是只要不破坏演出线,大部分观众并不以为那是事故,或者说观众以为原本就是这个调度。记得演出英文版《迷宫》时,刚好表演到一群小鼹鼠参观工厂时,吊杆上悬挂的景片突然掉了下来(所幸没有砸到人),当时侧台的工作人员乱作一团,有说赶紧关大幕临时改调度的,有说直接取消后面演出的,好不热闹。此时,导演和舞台监督组没有慌乱,迅速分析了一下,果断作出决定:继续演出,利用下一个灯光变化把景片撤下去。演出结束后,我问台下看戏的朋友对这个点的反应时,他说:这个调度非常好,就是不好控制,冒险了些。这个例子说明发生舞台事故不可避免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临场关键时刻没有冷静的头脑却有慌乱的心。
      舞台技术管理者是舞台上的技术总监,他是对除演员以外任何技术问题的判断者和决策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承担责任的态度是最基本的素质。然而,纵然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技术管理专业如此重要,院校教学中却没有把它纳入进来。或许,这超出了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师资,但是就专业特性和发展趋势来看,这个课程是必需的。据说上戏新增的剧场管理专业有一项心理素质的考试,我以为,这是个很好的开始。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4

听众

586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3126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
四、加强和兄弟专业的衔接
      舞台技术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要使学生认识到演出环境的复杂性,就不能孤立地偏重于某一方面的训练。虽然舞台技术管理专业开设了舞美系的所有课程,这非常好,但是对其它舞美专业的学习方式过于平面,仅停留在常规认识阶段,并没有体现出专业与专业的良好衔接。比如,技术管理专业和舞台设计专业、灯光设计专业有着最亲密的关系,但是在教学中,各专业的学习很孤立,舞台设计课按照舞台设计班的教学方式,灯光设计课按照灯光设计班的教学方式,唯一不一样的就是课时要少一些。在兄弟专业的学习中,我并不能深刻感受到舞台技术管理专业和兄弟专业之间的有机联系,看似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关系问题,事实上这个小问题直接造成了学生毕业后对于舞美整体的概念不清和对自身综合能力大打折扣的隐患。
      我认为,增设分小组模拟设计制作的课程能有效的加强各专业的衔接。具体如下,将全班学生分成N个小组,每组学生3名,老师拟出一个剧目,要求在规定期限内,三名学生要分别完成这个剧目的舞台设计、灯光设计和技术管理的案头工作,其中一名学生负责舞台设计,一名学生负责灯光设计,一名学生负责技术管理,做下一个剧目时依次轮换职能。课程展开过程中,各小组完全模拟演出团队,每个学生在将自己负责的版块做好的同时,时刻关注兄弟部门的进展状况,定期组织制作讨论会,向兄弟部门阐述自己的设计或技术方案,并对兄弟部门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质疑,进行讨论。作业完成后,老师给每个小组评分,评出设计、技术方案最有创意最合理的小组。
      分小组模拟设计制作训练,将单元性的各专业综合在一起教学,还原演出舞美团队的工作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学生在深入了解兄弟专业的职能和创作特点的基础上,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客观的考虑到整个舞美系统的最终体现效果。
      以上从四个方面简单阐述了一下舞台技术管理专业在教学上还应完善的地方,因为本人并未从事教学工作,某些观点难免有主观片面之嫌,但我想,思考和讨论是提高的源泉,只有大家积极地参与到总结和探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8万

积分

29

听众

5118

音贝

音频应用推广专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8398
发表于 2010-2-10 |
谢谢楼主的发布,文章资源丰富,收藏了!~!:lol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3

听众

993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9494
发表于 2010-5-17 |
:victory::victory: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