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9062|回复: 2

[diy发烧] 小白谈发烧: 对入门者说两个简单原则

  [复制链接]

368

积分

4

听众

59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368
发表于 2009-12-23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小白谈发烧: 对入门者说两个简单原则

原则一: 基本没有一个器材是所有人喜欢的,你找不到恶评的.

现在是网络时代,是观点极其泛滥的时代. 网络是一个最草根的大众媒体,毫无以前印刷时代的媒体的"精英特点". 就此问题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
所以各种器材你都能在网上找到好评,也都能找到恶评. 没有一个器材的声音是能符合所有人的口味的,不管多么昂贵,高档,传奇,著名,圣洁 ... 都不能. 耳机里,大奥能吗? 也许 ... 这个可以存疑; 但除了大奥之外,我很明确地可以断言,其他耳机你都能找到恶评,或者说对它不满意的评论.  

很多人养成了这样一个消费习惯: 购买一个东西之前,上网搜一下对它的评论. 如果搜的是数码网站的所谓"评测",他会发觉,基本都是好话,因为这些所谓"评测"都是厂家或代理商提供样品给网站人士的,甚至做广告搭的,你说这样的情况,会给出负面评价吗? 想想就知.

但若是在论坛搜的话,他很快会发觉,他购物清单上的每个东西,仔细搜的话都有"恶评".

这是由三大原因造成的: 第一,就是网络草根媒体的特性. 简单说就是林子里什么鸟都有,都在发表观点; 第二,是每个人的口味差异,听音水平,生理差异; 第三,是我下面要写到的第二原则.

第二原则: 每个器材都可以发出恶声,只要搭配或使用不合理; 而多数器材在搭配和使用合理的情况下,是可以发出好声的.

这条原则是正反两方面合起来的.  

"每个器材都可以发出恶声",这句话是颇有意思的,但它绝对正确,普遍适用. 比方,我要使大奥发出恶声,就非常容易,给他接一个MP3音源就行. 恶作剧一下,可以播一些从网上下载的MP3文件,那就更精彩了.

同样,每个有经验的发烧友都会知道,如何使那些天价的放大器,喇叭,音源发出恶声 ... 简单概括就是,不论一个器材本身素质多么过硬,声音多么好听,但在不合理的搭配下,都是恶声; 英雄好汉个人再勇猛也无济于事.

一个音源素质再高,它也需要同样高素质的放大器和喇叭,来表现出它的素质.

一个放大器素质再高,它需要良好的,与它搭配协调的后端(耳机/喇叭),以及优良的前端(音源),这样才能表现出它的素质.

一个耳机或喇叭素质再高,它需要良好的音源给出高素质的信号,还需要与它搭配良好的放大器来提供适当的功率.


以上两个原则,是有关联的. 比如,第二原则影响第一原则. 事实上,搭配不当造成的不良听感,是形成网上恶评的三大原因之一. 也就是说,网上的一部分恶评,纯粹是搭配不当出恶声造成的.

一个器材要想在网上没有恶评,必须满足: 一,它本身的声音令所有人喜欢; 二,它在被使用时,搭配永远是合理的.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回到结论,第一原则是正确的.

负面的东西说了不少,先打住了. 说说正面的消息吧. 那就是第二原则的后半句话: 多数器材在合理搭配和合理使用的情况下,是可以出好声的. 当然,这是指以他的价位档次而论的好声.

我这里用"多数器材",而没有用"所有器材"或"基本所有器材",是因为确实有些器材是无可救药的,基本设计都有问题的,声音非常偏颇的.  在国内DIY类器材里,这种例子见得较多.

以我个人的经验,国外的知名品牌,绝大多数器材在合理搭配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出一个平衡而良好的声音(在它的价位).

有些人可能会跳: 啊! 小白又在崇洋媚外了,又在看不起国内DIY制品了.

OK,我是尊重事实的. 国内DIY制品有很好的,我也给大家介绍了,但遗憾的是,就我听过的而言,大多数是有问题的.

问题在哪里? 绝对不是用料不够多,不够好,绝对不是用的芯片不够档次 ... 相反,国内DIY和国内一些厂家一样,芯片往往挑好的用,料也挑"发烧"的用,但归根到底,声音出问题的关键原因是: 设计师不懂得什么是平衡良好的声音,而把声音做偏了.

所以我们可以听到一些DIY的胆机放大器,胆味浓得不得了,基本的清晰度都没了,细节大多淹没. 解码器动态很大,但粗,硬,冲全占. 晶体管放大器声场很大,但结像密度没有,或者声场混乱,一放古典交响,就各个声部全坐错位子. 或者为了"专配"某个解析良好而中频较瘦的耳塞,就刻意加厚中频,搞得声音极不自然 ... 这些都是我自己接触过的活生生的例子. 这叫什么? 我只能用"偏颇"一词来形容. 器材的声音偏得太厉害了,就无法靠搭配去纠正了,只能不出好声.

HI-FI这个产业,毕竟在西方是发展时间比我国要长得多的,时间长有一个好处,就是比较成熟,成稳,不容易走偏. 设计师普遍对声音的平衡感有着良好的认识,不会弄出顾此失彼,或者偏颇,偏激的怪声. 所以国外一些已成名的牌子,一般不会搞出一个声音很偏的产品. 它可以声音平庸,但一般不会偏颇. 而国内不少东西,特别是DIY的东西,却会这样. 这是目前阶段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这个话题先放一下,回到原先的地方: 我认为多数HI-FI制品,在使用合理,搭配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发出它所处价位的,比较平衡而良好的声音.

所以搭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说"搭配决定生死"也不为过.

就耳机系统而言,搭配的问题我以前谈过一些个人观点. 总结起来大致是这么三点:

一,前后档次平均的系统,往往最合理. 即,一套系统里不应存在一个突出而高挑的东西,或者一个明显的短板,而应该档次大致相当.

二,越是高档的系统,音源越是重要. 大致来说,音源应该是比耳放更贵的. 一个音源比耳放便宜的系统(更不用说音源比耳机便宜了),是搭配有问题的.

三,搭配上应该使声音向"中庸"去靠,而不应该加重器材的某些倾向.  比方一个耳机已经有解析过强,偏冷的倾向了,就绝对不宜再用这个风格的前端去加重这一特点.  一般来说,平衡的声音是最好的,即使以"中庸"为代价,也好过偏激,偏颇.  

搭配的学问,很多是特定的,具体的经验,泛泛而谈理论很难,所以我就总结这么三点,,打住,不多说了.


当我说"多数器材在搭配和使用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出好声"时,除了搭配的问题之外,所谓"使用",指的是器材周边的线材,摆放,避震等措施,也不能忽视.

举个现成的例子: 讨论较多的DAC1解码器,要出好声,就需要一个素质较好的CD转盘,良好的避震措施,高素质的电源线,还有机器的合理设置(跳线).

假如给DAC1配DVD做转盘,全部鸡线,机器放玻璃台板上,跳线设置到-30dB,那   如果再用来直推GS1000耳机 ...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753

积分

3

听众

59

音贝

音频应用推广专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53
发表于 2009-12-23 |
分享了,谢谢楼主的发布,我收藏了!  :victory::handshake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839

积分

2

听众

-93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839
发表于 2009-12-24 |
不容易顶:hug: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