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7355|回复: 1

[乐理] 基础乐理知识 第九课 和弦的连接

  [复制链接]

772

积分

3

听众

84

音贝

音频应用推广专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72
发表于 2009-12-13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基础乐理知识  第九课  和弦的连接
' Q; p7 Z0 K, A% b7 g9 i% L8 a   * {' @' ~/ L" x. x) r
    在任何一个调性的大调或小调上,都可以建立七个不带变音的自然三和弦或七和弦。也就是说,从任何一个三和弦或七和弦出发,都有和其他六个三和弦或七和弦连接的可能性。6 R7 r" u& D! W5 N
    如果进一步考察,很容易注意到任何五度、六度、七度的和弦连接,实际上是降低八度的四度、三度、二度连接的反向进行。由此,我们可以将一切同一调性内的自然和弦连接,归纳为二度、三度、四度等三种基本连接形式,以及每一种基本连接形式又有上行与下行两种走向。
: q8 U1 ?  G6 T, |- ~  t: l, q/ o  三种基本连接方法在声部进行上有各自的特点。& E; v. n9 @- l9 R/ y" X! [
  如果我们将和弦看作是传达多声部音乐信息的基本单位,即可以看出,在二度连接的两个三和弦或七和弦之间,由于没有任何共同音,因而以二度连接为基本语汇的和声进行,将获得非常新鲜的和声效果。但是,下由于和弦与和弦之间没有共同音,因而,比较缺乏应有的前后声部联系,听起来就好像是在述说一连串含义不同但又缺乏语法联系的单字一样。3 I1 B7 H7 ~, ^" O& ~1 E
三度连接的和弦情况则正和二度连接相反。三度连接的三和弦有两个共同音,七和弦则有三个共同音,只有一个不同音,因而其信息的联系性较强,而提供的信息量较小,新鲜性较弱。因而,由一三度连接的和弦组成的和声进行,听起来就好像是在说一连串的同义词或反义词,虽然词语不同,但语义却比较缺少新意。: O6 i. w$ s' o, K1 Q+ a
  相比之下,四度连接的和弦其音响的新鲜性与联系性相对比较平衡。四度连接的三和弦有两个不同音和一个共同音,七和弦各有两个不同音和共同音,因而,从听觉的感受来说,四度连接的和弦比较符合听觉审美感的一般要求。+ d5 V, Z2 H1 p+ j6 ]3 g
  再从和弦连接的走向来说,任何和弦连接时,各声部的上行走向[特别是包含导音向主音的进行],都会给人以较富于向上推动力的感觉;而下行走向则意味着推动力的减弱。& c. K5 t$ N% K" t0 _. ~
  在三种不同形式的和弦连接中,首先要注意掌握运用四度关系的和弦连接,特别首先应该掌握好以调性主和弦为中心的上方四度与下方四度的I、IV、V三个和弦的连接,组成和声的基本语汇。一般说来,任何和弦的四度连接[尤其是上行四度]都具有良好的音响效果。2 g7 o$ {9 z  n
  如果在运用四度连接的同时,结合运用一些二度连接,特别是上行二度连接,则将取得更为鲜明、强有力的效果。古典和声中常见的I-IV-V-I的进行,包含了两个四度进行与一个上二度进行,就是这一语汇的典型表现。
6 l$ t/ o, c6 W5 ^! N& V  对于下行二度的连接,特别是连续下行二度的连接,常给人以下沉、坠落的感觉,初学者一般宜慎用,或是在下二度以后,即采用上四度连接,以造成听觉上的平衡感。8 h$ o: y0 `# a5 b

! s. A0 L. u8 j2 q" m如果希望获得更为柔和的效果,则可以较多地采用一些三度关系的连接。特别是大调的I、IV、V三个大三和弦的上下三度,除了VII级减三和弦之外,都是小三和弦。在大调中如采用一些三度连接,将使和声音响在明亮中透露出温馨的色彩。这对于抒情歌曲是尤为合适的。) Z! O/ n' [/ |# y6 W) p
  简而言之,和弦连接的基本要领是:一般以四度[特别是上四度]连接为主,同时根据不同情况辅以二度或三度连接。
2 `2 [& e8 r1 ?; ~/ B1 X  换句话说,在不同的和弦连接时,一般说来,共同音与不同音相对平衡的和弦连接,容易获得较适中的和声效果,而共同音较多或没有共同音,将使得音响弱化或强化,而获得更柔和或更强烈的和声效果。
" k2 n" |3 l3 R7 }  在不同和弦连接时,即使是在功能联系相同的情况下,声部的共同因素愈多,则和弦的联系性愈强,新鲜性愈弱;共同因素愈少的情况则反之。' ~9 y% M% g( D( p/ p
  即使是在和弦之间功能联系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只要和弦之间有一定的共同因素(不管是共同音或是等音),和弦连接时仍然能获得较好效果。此类情况在七和弦、九和弦、复杂变和弦连接中尤为多见。+ @2 t2 R& q/ ?9 n) l9 u0 p# q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6587

积分

3

听众

542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6587
发表于 2009-12-13 |
基础乐理知识  第九课  和弦的连接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