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6219|回复: 2

[编曲] 运用和弦色彩,升级你的编曲和弦走向

[复制链接]

3519

积分

2

听众

3172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519
发表于 2019-7-13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运用和弦色彩,升级你的编曲和弦走向
# z9 v& f8 v; w7 K- J1 C: ^
9 S- B" i+ [9 s和弦的色彩,就是听到和弦时我们心里产生的感觉。和弦不同,感觉也不同,这就是色彩的不同。
, i0 t" G6 G; o5 B- h& l5 U; b; C2 C" w: Q  H* h
色彩,是个比喻的说法,不是真的颜色,而是指在听觉来历产生的协和与不协和、稳定与不稳定,以及明、暗、浓、淡等等的感觉。
# F$ K" Q  s2 m5 Z
# A/ _8 X6 P- c% T9 J" f8 @在古今中外的钢琴音乐里,作曲家们写下了许许多多种类的和弦,以及同一种类和弦的许许多多具体运用情形,这才有极其丰富的和弦色彩产生出来。在各种各样的和弦中,初学者至少要先懂得并能感受出三种和弦的色彩:
; G* S+ f* c4 n9 q% ]8 l% l0 U' h" z4 p+ a$ x$ L1 v
(1)、大三和弦的色彩基调是明亮、开朗的,好象是晴天,有稳定的、协和的、完满的感觉。大调式的乐曲总是用大三和弦结束。2 U' Z$ D. O& ?" ?- \: n: f

6 b' O+ d0 [+ Y8 s# _(2)、小三和弦的色彩基调是暗淡、压抑的,好象是阴天,但也稳定,也协和,只是程度不及大三和弦。小调式的乐曲,通常用小三和弦结束。但在巴洛克时期,有时小调式乐曲也用大三和弦结束,以求得更大程度的稳定感。& A; S; a) ]$ s
+ H# k" F* S& @/ C% x
这是最基本、最一般的说法。在具体乐曲,因为种种其他因素,特别是调式调性、音区、和弦音的排列方式、前后和弦的连结方式等等的不同,和弦的基调色彩会有种种微妙的、有时是很大的变化。$ \9 `8 n7 g4 z$ W

. B- c$ }( H1 J大、小三和弦色彩基调的不同,构成了欧洲音乐作品中种种变化、对比的最重要的和声基础,初学钢琴,就要从听觉感受上理解这一点。, w4 F! w+ \$ p- \7 Z

) n  a! J& L: r) Y$ c& N4 G(3)、属七和弦的色彩,不协和、不稳定。属七和弦一出来,好象在说“事情没完,必须解决”,有进入协和、稳定和弦的强烈的倾向力。7 O1 C; Z4 G* A
& F! W! N. S! y) `* P# w
协和与不协和,并非“好坏”之分。它们相互依存,相比而生。和声最根本的,就是稳定——不稳定——稳定的不断往复关系。可见协和与不协和都是乐音运动、乐曲发展所必须的。; W2 o- f( L' a

* H* P, G! Q( z  t$ \$ H" L* V3 B0 `刚好Hiphop Beat制作班的Toney老师(剪头发学嘻哈编曲请找他)运用和弦色彩的技巧,以《说散就散》为例做了个简单的和弦走向演示,大家可以听一下感觉: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519

积分

2

听众

3172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519
 楼主| 发表于 2019-7-13 |
下面我们用C大调来举例,解析更多各级和弦的功能与作用。
  {" H5 V& L5 Q# J& X8 o4 [
" O9 I" F" V" K3 o! [. i基本和弦共7个:C,Dm,Em,F ,G,Am,Bdim.分别是1,2,3,4,5,6,7级和弦。 & c5 s3 V2 }9 I$ d7 \
$ g. g  R0 h) L- Z
1,4,5称正三和弦,2,3,6称副三和弦。7级和弦在流行音乐中极为少用。1级和弦也称主和弦,4级和弦 也下属和弦,5级和弦也称属和弦。
# z) k8 d  Z" w5 p2 _0 `; P
, z* K8 v' C* M2 H" e6 |" VC,即1级和弦,是用来明确调性的。一般大调的歌曲都以它开始,也以它结束。不过在曲子的中间可以尽 量少用主和弦,否则老是给人以终止感,乐曲的进行也会很硬。 ; a2 z# b+ q6 e7 T& S

/ X/ ^) u" g) w9 s2 }2 c; k5 h3 Q+ z& U. ]2 D8 ]

( P5 u; Y! s5 y1 |! k# zDm,即2级和弦,是一个很柔和的和弦,它的最重要用途就是放在属和弦即5级和弦之前。而5级和弦则自 然要回到1级和弦,所以很容易就形成了2-5-1的进行。这是一个极其常用的进行。 * x  k& d; M! V8 h5 [6 ~6 \

# B4 Q$ z4 M; D5 h) K( o' y4 _6 V* A0 b8 A
, ~! g$ e1 A6 d/ T
Em,即3级和弦,也是一个非常柔和的和弦。音乐的进行中有了她马上就会变得柔美而略带忧伤。1-3-4的 进行,也即在C大调中的C-Em-F是一个很常用的进行。乐曲中本来用1级和弦的地方有时可以考虑换成3级 和弦,音乐立即就不强硬了。港台音乐中这种手法很常用。 6 _+ {; e. [5 V/ U
5 M8 @4 c6 V; K% \0 b3 q1 J5 l) M. p" _
& p& `7 }: [7 b3 W  a

6 z. l6 I% J' c4 W) j+ k+ EF,即4级和弦,大调中的又一正三和弦,属于骨干和弦之一。它非常明亮,让人感觉心胸开阔,有一种一下 子“飞”起来的感觉。我们听到的美国乡村音乐和描写西部大草原和大峡谷的歌曲都使用4级和弦来表现。1级 和弦后面跟4级与跟3级和弦是不同的。
& k2 l8 U" l9 T4 D/ @) C$ |- j! ^% _6 c/ s

+ T2 s2 ^% v+ C9 T3 M- u  b! j4 I  |( W- O
G,即5级和弦,大调中的第三个正三和弦,任何一首歌曲都不可缺少。它起着对主和弦支撑的作用。乐曲的终止感就是由5-1这样的进行产生的。当然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欧美音乐中不使用5-1终止的歌曲也很多, 这正是流行音乐的特色,但5级和弦作为音乐的骨架和弦仍然不可动摇。 - q. R9 C" ^5 r6 d( T( n7 B  \9 i

! s7 Q" `3 a$ ]& C6 T) O# [- j
" d- \% F# T1 K- ]0 ?: K. E3 @; @
2 j- |& O3 m8 ^( y, y0 U' rAm,即6级和弦,一个中性的和弦,如果把它作为主和弦那就是小调了。歌曲肯定会变得忧郁,悲伤。如果 6级和弦出现在大调中的某些部分,那它起到的就是连接不同和弦的作用。6级和弦象一座桥,它前面可以接 几乎所有的和弦,后面也是如此。它可以是和弦的进行连贯,不呆板。1-6-4-5是极为常用的进行,事实上就用这四个和弦就可以写歌了。 $ s# a0 ^1 i+ f  W1 I

" f. C5 h3 o1 x. v* m. n
+ r4 a% R1 i" S* C5 v  C6 ?6 t2 j- j5 P
Bdim,即7级和弦,在流行音乐中很少用。因为它是减三和弦,有一种向里收缩的紧张感,一般只在某些特定进行中使用,或是为了根音的流动而使用。
  D3 D, A! L  Z/ E% ^# c$ t/ e7 ^) u, E5 @& e! E3 a9 S' @" z
/ H/ Q% c5 ~1 Z# V1 M6 [5 l! v+ @+ u

$ U# @' y. O) w7 I- f" w6 J: b再说和弦的功用:
* a- {; \# N5 j1 F/ g, ^  ~: g# u$ A- _* R/ O1 b2 ^5 x4 L

# p: m& O: T4 }) G% o6 [+ C% s$ m% }; l! c4 s6 Q
1,主四六和弦(K46和弦)
4 i& m4 }$ |+ c8 ~# X0 Z/ g& G
4 T: A" @9 c2 G1 `. N( g  f$ p7 n" c1 @: A! o3 Z; _
5 m6 f& a8 e/ L9 a% U' \
这是一个在古典音乐中很常用的和弦,但它在流行音乐中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的形式是主和弦的第二转 位,以C大调举例就是C/G和弦,即5-1-3和弦。这种和弦的特点是,虽然算是主和弦,但因为它以SOL为根 音,所以一点也不稳定,有着极强的向属和弦去的倾向。* C* S: ?' N7 g8 H( n
* N. R% T% U) Z. W5 p# d
试验一下,如果一首大调歌曲结束时贝司手不弹 DO音而弹SOL音,你肯定会感觉很奇怪,你会觉得这首歌曲根本就没有结束。这充分体现了主四六和弦的 不稳定性。因此在编曲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如果有一首歌曲的结尾是C-G7-C(这可是很常用的结尾哦)我们就可以改为C/G-G7-C。/ w8 y# x  y* B5 K' F
5 q. `9 Q. }. x- S6 ]& b
由于C/G(主四六和弦)倾向与属和弦G7,而属和弦G7又倾向于主和弦,这样从C/G开始一系列的和弦都顺着它的倾向性行进,音乐就变得流畅了。在古典音乐中,C/G-G7-C 的进行是最出色的终止式。 ' a% q. f9 U) O1 x, C6 {

5 ^% H, [$ F1 Q! K# p% s) X
- G8 d- T( Y" A6 t9 V
  u1 o# \) _) H  y  L5 C/ n* [
9 n# N. N4 l( J; W2,二级六和弦9 {2 y, Z9 A1 V( f
, S. E9 P, b; E, Q. l) E
; Y) L: w% c3 A2 t3 @) L- x
8 X2 X4 Y0 o: h6 W6 O, P
二级六和弦是二级和弦的一转位,在C大调中是Dm/F。它的构成音是FA,LA,RE。大家会发现它与F和弦(四级和弦)只差一个音,前者是FA,LA,RE,后者是FA,LA,DO。
& G. o3 r1 W& e# ^: Q8 f
6 m! w7 \1 O3 h0 ~* {; v5 F所以,二级六和弦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四级和弦的一个替代品,也就是说某些地方本来用的是四级和弦,现在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C大 调中就是用Dm/F代替F和弦。二级六和弦保持了二级和弦柔和的特性,不象四级和弦那么硬,也没有强烈 的“飞”起来的感觉,所以如果你想要使1-4级的进行不要那么强硬,但又要保证有1-4级进行的和声效果,你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四级和弦。' x) {# q+ Q9 i. k7 ?/ D

  ^: q0 t  N% j2 ?如果大家听过电影《红河谷》的主题曲,它的第二个和弦就是二级六和 弦,而这个地方的和弦功能和听上去的感觉实际上是四级的,这就对了!这就是二级六和弦要达到的效果。 ! A8 x& j4 i6 a2 p4 H& B

8 j7 u7 N0 m+ G% c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519

积分

2

听众

3172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519
 楼主| 发表于 2019-7-13 |
3,大二级和弦
) c/ g* Z/ h/ g% X+ \8 I6 W5 N% h: X/ w' w

; x$ I* s/ D5 q
0 X! o: V% g: b1 E" ^7 L( B这实际上是一个离调和弦,不过在这里我不从这个角度去说明问题。大二级和弦就是升高三音的二级和弦, 在C大调里是2,#4,6和弦。它的特点就是强烈倾向于属和弦(五级和弦),也就是在C大调里构成D-G的进行。) M& m' {" f6 }$ M
$ n7 k& ?" P4 M7 N& A" \( z
在前面介绍二级和弦时我曾提到二级和弦最重要的用途是置于5级和弦前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大二级和弦是增强了小二级和弦向属和弦的倾向性。在C大调中就是用D-G7代替Dm-G7。7 ~  J* u3 E) I$ i4 q
. ~: v" r' m0 `, X* d* c/ f
在歌曲的适当位 置使用这种代替手段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要注意,歌曲的旋律音如果是FA(首调)则不能这样代替,因 为这会构成与和弦#4的小二度冲突,非常尖锐刺耳。邓丽君的许多歌曲及那个年代的许多歌曲(如《今宵多 珍重》)都会在属和弦前使用大二级和弦,大家可以去仔细地分辨一下。
# S% ]) T5 M9 |7 o: [) M
' s1 u4 @) n3 v+ B另外,和所有的离调和弦一样,大 二级和弦也可以扩展成七和弦,C大调里是D7和弦,2,#4,6,1。它的和弦性质和D和弦是一样的,只不 过音响更丰富些。 1 p; Z' G) `' U  c7 T2 H" ]* O7 n
: `- I: \9 X; |$ f
2 D6 x/ o. H7 k( ]0 a" C
: d+ G5 p+ S( X6 E$ h

( f, C- [+ R6 K$ V4 j5 |6 ~3 u4,大三级和弦5 |# T+ ]! _9 Y+ T9 Y7 M

" N6 L7 Z! ^5 [6 x5 V- r5 {' Q! p0 P' M/ Q+ p; `8 k( N
0 I! a. t4 ?5 `. _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在C大调里是E和弦,3-#5-7。是由三级和弦Em升高三音形成。它倾向于六级和弦 Am.也就是在C大调里构成E-Am的进行。它实际上也是Em到Am进行的强化。
% X1 b1 I; y& ~6 @2 H2 [5 K% o& S0 l2 w- f, r/ Y; S) O
和前面一样,我们可以用E- Am代替Em到Am,但仍要注意,如果旋律音是SOL,就不能这样代替,因为SOL会与和弦里的#5冲突。有 一首老歌叫《我家在那里》就使用了大三级和弦。
/ H& k* v2 f  ]
2 ]3 k6 d& S0 u, T! K3 x有首圣诞歌曲就连续使用了大二级和弦和大三级和弦。另外,和所有的离调和弦一样,大三级和弦也可以扩展成七和弦,C大调里是E7和弦,3-#5-7-2。它的和弦性质和E和弦是一样的。 ; m: f* i- h8 s/ T2 E
, \& }, k. y" i% ]) W
8 f/ ?# i/ A! ^  a6 L! y8 u
) m- |# g3 a) ]0 o0 j

$ I+ m+ C; I' m5,大六级和弦
) r$ t; |+ M/ H$ l
7 y( E4 t  `3 R5 e3 D! s2 f, h
4 C/ ~7 i0 U8 R6 F. w% y
! [4 C: M9 R; ^2 o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而且这是一个很常用的和弦,它的“离调感”非常远,所以能制造出很动听的效果。在 C大调中是A或A7和弦(和其他离调和弦一样,它可以扩展成七和弦)它强烈倾向于二级Dm和弦,这样就 在C大调中形成A(A7)-Dm的进行。! _/ c. s; J  u# p3 L. k2 O

, D) [3 `6 e$ J这可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进行,它不仅可以代替Am到Dm的进行,还可 以代替其他和弦到Dm的进行。只要你的旋律中带有6,#1,3,5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音,你就可以使用这 个进行。它是用来强调和声在音乐中作用的较好例子。看一下:3 - 4 | 2 - - | 这个例子,如果你想在第二小 节配置Dm和弦,那么前一小节用什么好呢?Am可以,Em也可以,但它们都不是较好的,试过用A(A7) 吗?那将会是一种新鲜的感觉。  D4 e: |$ g4 @5 ~% X6 N$ {
9 I9 q: Y! A& r4 B4 L; p
这种和弦手法在流行音乐中被广泛应用,邓丽君的歌曲《爱的箴言》就使用 了该和弦,资历深厚的圣诞歌曲全曲多次使用该和弦。这个和弦非常有色彩,恰当的使用肯定可以使你配置的歌 曲和弦及伴奏比原来丰富得多。当然仍旧要注意,不要在旋律音为DO时使用该和弦,因为它会与和弦的#1 音冲突。
# w" j% f( h; x  U6 z" O3 F; r" I0 u! e+ `

0 d& M  x& i  k' s! A8 e
7 L' Z0 {6 a4 G: p6 R6,一级七和弦2 L/ R5 {. Q- L2 e3 V! C/ f: o$ y8 T$ c
  I" B7 i* v0 l

7 X  ]: Q2 O9 M3 m  P8 H4 d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一级七和弦在C大调里就是C7和弦,1-3-5-b7,看清楚了,这是一个大小七和弦,是降SI而不是还原SI,在其他调里可不要搞错了。+ E/ h3 Z. N. b+ X: [- M

( k! I3 Z$ ~2 {2 k7 R/ q它的用处就是置于四级和弦前面,一级七和弦有强烈的倾向 于四级和弦的特性,又由于它本身属于主和弦系列,所以如果我们使用了一级到四级的和弦进行,就可以在 这两个和弦当中插入一个一级七和弦,形成C-C7-F的自然进行。有一首英文老歌就使用了该和弦。
2 F. k, u1 Y( ^/ t1 o- `$ [  L: U' s3 J7 i; c! T/ f4 A8 [: H+ f8 w
. L" N) h% q5 |
# q" N" g  o* S+ k
7,小四级和弦# _9 M, o* [, T* _- n8 M! z

- H: \( {. t/ j" ~
  d& d5 y  Y$ x大调中,四级和弦应当是大三和弦,但有时侯我们也会使用它的降三音形式,就形成了小四级。它的最有效 作用是置于四级和主和弦之间,也就是在C大调形成F-Fm-C的进行,小四级当然是一个小三和弦,它的加 入会使音乐突然变得忧伤,所以它不但可以置于四级和主和弦之间,而且可以直接加在乐曲中的某个部分。
8 s6 N* O; R" B9 i+ n
$ H5 o4 l7 p6 F/ F资历深厚的(雪绒花)在最后结尾时,就使用了小四级和弦。很多港台流行歌曲也使用小四级来表现忧伤与失落。 7 r( S3 N" J* @7 D+ v* ~

% S* u& q9 {* K# e, K( I1 t! j' p8 h8 w. f4 v) R

# w2 M/ i; Z7 T) X+ P1 S
+ L5 J7 Y/ r  _% n. S! v8,五级增三和弦! {/ F0 l( Q  W2 u$ E" h4 X7 K8 ]

) W2 ^1 z7 c2 v' S  }" M
2 B" a6 X% ^) }4 p2 r' g. V. d
. r0 U1 {( u3 H% o9 ?! m' {这个和弦不算很常用。它升高原来五级和弦的五音,变成增三和弦。在C大调中是Gaug(G+),这个和弦的用处是当一个乐句结束在属和弦上时,可以用五级增三和弦来代替五级和弦,增加意尤未尽的气氛,然后音 乐稍作停留便又从主和弦开始,这种手段在爵士音乐中有着较多的应用。8 \6 X- m" I5 B9 I; N/ Q

. P( B7 \, a" H# u0 N5 M% V
1 q. X2 ~" p8 a
# i! W- G6 [  g0 K7 ?& a& E
. Q; E  [+ l4 M8 w2 r9,降六级和弦& }2 @7 Y7 Q. G5 h
( k$ G' M# a' p. S  F" I
! p1 p& N  _# ?
: C) m" \4 |! j# b4 a$ O4 x' P
是一个常用的变化和弦,是大三和弦,在C大调中是bA和弦,b6-1-b3,降LA-DO-降MI。这个和弦看上去 离C大调很远,确实如此,因为它只有一个音DO属于C大调自然音阶,就是这个DO成为降六级较大的应用 之处。$ H+ H$ E8 ]7 j. w/ L

& w6 c* T8 |) N0 X1 i/ c因为绝大多数大调的歌曲都会结束在主音DO上(首调),我们可以利用降六级含有DO音,把降六级 置于主和弦的前面,达到一种特殊的音响。在C大调中,如果本来是G7-C的终止,现在可以用G7-bA-C来 替代,这样就能得到这样一种效果:旋律虽然保持是DO,但和弦是降六级-主和弦,非常有色彩。它可以烘 托出那种宏伟,壮观的终止,不是属到主简单了事。 3 R& B* |! c) _# |1 w& u/ m

. Q8 Y7 K. r9 x* {' n1 T3 g5 j. m6 c/ d. e& T; g0 T# {& d
! Y0 k4 |" C" f. T" X9 P( T

  i- Y0 X1 t+ g% w: v10,降七级和弦7 y' h  j& f! e- W) E* `( Y$ {
# n9 n7 j5 w: d; E7 [3 ?$ U- i

4 R8 ^  y3 {) F1 j. ?5 w; i( S+ P, y
! u8 H$ ?. ?8 u& H4 R9 L7 M& }相比降六级而言,降七级离原调好象近一点。在C大调中,降七级是bB和弦,b7-2-4,降SI-RE-FA,也是 大三和弦。它含有RE,FA两个调内音,它可以被较自由地运用在歌曲中间部分,如果旋律中出现了这两个 音就有可能使用降七级。( _4 \, D9 V' G4 Q6 y

8 k$ T2 A* J5 P$ C- N在歌曲中如果在本来使用一般和弦的地方改用降七级,会有一种突然转调的感觉, 降七级后面可以接1,4,5级和弦,C大调中,C-bB-C,C-bB-F等都是常见的。邓丽君的《千言万语》, The Beatles乐队的,,都使用了降七级和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七级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对降六级作进 一步扩展,把bA-C扩展为bA-bB-C,也就是在降六级与主和弦之间再插入一个降七级,得到一个连续上行 大三和弦的效果,更适合于那些气魄很大,雄壮而有震撼力的终止。
' a; m& J( q% m3 [
  A# D% s, r7 A+ j
' {) ]8 X7 L- R: [% K7 l+ E3 `* O7 P% {
  V7 g: U, Q$ G; {+ _+ d9 B+ M
11,降三级和弦' \2 P9 Y, [- w: f3 H# v

+ c1 h  F  E( ~; v
2 l& A+ i7 E( \+ H3 ?4 m
( n8 y4 P9 B6 [# n这也是一个用得不算太多的变化和弦,在C大调里是bE和弦,b3-5-b7,降MI-SOL-降SI,也是大三和弦。它离C大调也比较远,只有SOL是调内音,因此只有旋律出现SOL时,它才有考虑的可能。& Q7 i2 A, b! H6 Q! i, S
, W' {9 J% G  A# b
它适合在乐曲中 起丰富色彩的作用,使用一下以后马上又回原调。这种和弦就一定要用得好,用得到位而不能滥用。. R+ d- T6 P) v. c) w/ v

# D. q6 S. L+ ?0 R! l2 I5 R. X. a# m& G9 `6 I1 B; J1 ~0 o) k: E/ Q
+ a; l! z1 G+ ]3 P0 P- i

7 K3 `2 s3 ?9 l8 J7 P+ N12,降二级和弦 ' W: ^& X- t6 e! P

' B& j' w) Y9 n! |: D9 y& u$ b# I9 k/ J$ Y

  n) M$ e: K/ D+ h降二级和弦在流行音乐中用得比较少,在爵士乐中倒有一定的使用.出色和声学里给予这个和弦以一个名 字,叫"那波里和弦".当然对于我们的应用者来说不一定要了解这么多.这个和弦在C大调里是bD和弦,b2-4- b6,离C大调相当远,在钢琴上听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但这样就注定了它是一个极有色彩性的和弦,一般可 以用在曲子的结尾,在主和弦的前面,感觉是非常奇特的 。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