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0108|回复: 2

[资讯] 前期录音素材不满意,后期怎么办?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3

听众

-2205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3293
发表于 2005-12-29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德格才让,独立电影人、电影录音师、作曲、编导。先后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系,文学学士。2000年开始音乐创作及制作,创作并演唱《故乡》等二十余首歌曲,荣获二十一世纪校园优秀歌手等多种奖项,影视工业网特邀专栏作者,2 011年11月赴美作1年的交流访问学者实习影视编导与录音工艺。2013年成立SoundFilm声音工作室,2014年担任新加坡YellowBox studio国内声音监制。


知道这个项目很早,当时有个摄影系的校友问我有没有时间跟拍一个周期很长的纪录片,因为他觉得我一方面懂藏语,而且也是录过很多西藏的片子,最主要是觉得我的综合条件可能比任何一个录音师适合参加登顶。其实影片的内容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我当时玩笑说:“只参加登顶那段的拍摄,其它时间我的档期有问题,”实际上心里是有影响的,像影片中的僧人说的一样,那是一片圣地,过去藏人是不登顶的,于是也未能结缘参与前期拍摄。


后来是张献民老师联系我,问我有没有时间做一个关于西藏登山人的纪录片,于是约监制雷老师在一个咖啡馆用笔记本看的第一版粗剪,当时看完后感觉工作任务挺大,一方面可能是粗剪原因,另一方面是本身这种长时间、高海拔的声音纪录本身就有很多困境和局限,无论是配置什么样的设备与摄影机搭配,还是选择什么样的录音团队,或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补救声音方案等等都可能会在做后期时凸显出来,好比泼出去的水是不可逆收回的,前期录的很脏后期会是个苦恼的事,并且要面临院线电影要求的问题。我想到更多的是如果当时我去了会选择怎么样的一个工作方案把同期录好,因为纪录片不像是剧情片可控,随意即兴发挥的拍摄使录音工作会增加更重的挑战,首先问题表现在人员配置,像这个片子多机位拍摄,声音的景别重现,纵深塑造空间感,不可能一台录音机和一组工作人员就可能完成,更何况所有摄影机多半情况是随机外置麦克录制,他们觉得进入高海拔地区后声音的最大敌人就是暴风雪,但是我觉得那也是最大的魅力,因为那里是一个风雪的国度,光从听感而言我觉得哪些各种各样的风雪都像是气势磅薄的交响乐,它的存在和庄重不雅于这一座座雪山。我拿到素材的第一理念就是如何把那片世人遥不可及的风雪国度怎么在声音后期上塑造出来。


真正拿到片子后开始是比较痛苦的,因为我要不断修对白,现场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造成的声音损失,其实世界最高海拔的拍摄我觉得无论是摄影师还是登山员们,能得到一份参考的声音其实已经是很难能可贵,尤其是冲顶到时候,有几台摄影机还是登山的藏族青年协助拍摄完成,在这过程中就存在着很多困难,一方面要确保他们的登山任务,另一方面还要协助拍摄。因为我觉得纪录片的同期声音和画面是一样重要,绝对不可以有先后之分,如果那样就失去纪录片的魅力,还好冲顶也纪录了声音,虽然很粗糙,但它是鲜活的、生动的、真诚的,尽管是因为设备缺陷和没有专职录音,但我听到冲顶那段索多登顶后的言语,很触动人,虽然风雪很大要吞噬他的声音,但他微弱的声音却很有力量温暖感人,他的心声并不像是内地游客登顶后澎湃喊:“哇!好高兴啊,我终于看到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了!”,而是毫无思索的双手合十磕三个头给珠峰,然后祈祷:“愿登山者和所有人健康平安”。因为是多机拍摄和抓拍等等因素,所以有很长一段精力在修正类似索多这样同期中的对白。当对白修正完后,就安排工作室的人铺5.1环境声音制作,与此同时我开始调整音乐和同期声的预混前期工作。
音乐作品专辑:http://www.zgycgc.com

8704

积分

2

听众

-1480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8704
发表于 2005-12-30 |
声音上整体设想没那么复杂,因为剧情线是以索多为主的青年登山员们的成长故事,那么大概念划分就是山下与山上,细分就是索多他们的学校以及生活的城市,其次是登顶的准备,然后就是登顶过程,最后是冲顶与登顶,声音上也是把山上和山下大概念气氛作足。细节上山上又分到登山过程、冲顶、登顶,每个阶段的声音塑造区分是花了时间去推敲的。我想象中的整体概念就像一个锥形的台阶,越走路越窄,所有的声音设计是一个减法过程,就如同氧气随着高度越来越稀少,在登顶后的片刻没有暴风雪那个瞬间,我理解是应该是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那是一种“宁静”或“安详”,在此刻我觉得每个人能释放自我或找到自我。至少我在作片子的过程好像也和索多登了一次顶的感觉,那种情绪很微妙。


我和导演基本上理念一致,镜头语言比较克制,虽然有大量的逐格拍摄,但只是作为片尾出字幕,所以声音整体还是往纪实风格来作,最多的讨论是在工业标准上要不要把一些不理想的对白重新作ADR,虽然我自己原则上非常排斥给纪录片作ADR,但是介于它是要做为一个院线电影,一个剧情片要求来作,就力争部分作ADR,最后还是导演与监制还是希望保留这种粗糙感与真实感,我这边也是尽力修正最低极限来提升工业标准。


前期的团队据我了解,因周期很长,没有全程的专职录音,所有素材质感还是层次不齐,但这个比例不是很多,带了部分便携式小录音机(Zoom H4n)采集素材。我觉得它的性价比和实用性能可能挺适合山上高海拔,因为只需要怀里带2节5号电池即可。如果换做sounddevice744T或664之类的硬盘录音机,更别说背个cantar x3上去,首先制作成本上也会是个问题,其次供电耗费和重量也得考虑,所以小巧的zoom h4n我觉得挺好,我记的在纽约上 Richard Topham 的公开课时他就说好多时候我们老调设备,其实设备固然重要,根据现场条件选择一个适合的设备才是最关键,这和你节省预算没有关系,而是你去提升可执行的质量。


声音在后期制作中用了cubase 8pro,nuendo 7,protools hd 9,waves等软件,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声音空间,除了个别场景外后期声音制作上尽力避开了降噪,因为我希望片子保持统一的质感,纪录片不像剧情片我们可以有很多方位的创作,比如用一些压缩、压线、滤波器、声码器等效果来营造各种气氛,本片后期理念上还是想保持一个片子的干净,那怕它有点粗糙,但会真实不希望变形。


具体的流程还是按一般剧情片工艺,修对白、铺环境与动效、预混音乐、预混与终混,其中铺环境修改了几次,第一次工作室人员铺完后我觉得有些地方并不满意,然后我自己操刀又补充了很多东西,小细节的东西。比如一些生命元素,像高原牦牛,很多人没有见过,见过的也未必熟悉它的真实声音是如何,前期拍摄中虽然没有录到,但是我在后期制作中将它添补,使画面里的动物具有生命感。它当之无愧也是除了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声音元素之一。类似的例子有好几个点就不一一列举,我更希望大家能在影院发现它们。


这个电影里面,我觉得可以讲的地方很多,这也是创作的兴奋点,比如素材中暴风雪吞噬淹没登山人的片段,很多人觉得风雪太大摄影机上声音削波、噪音是成为遗憾,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渲染气氛噪音也是一种美,而且你完全后期无法模拟和还原原始的现场感。要知道在这么大的风雪环境,一个专业录音师他如果没有加强的防风毛衣套,就得迫使用压限,但压限本身声音会有一定的损失,不可能经受那么大动态的风暴冲击,本身话筒的天敌就是风,我录过很多涉藏片所以资料库里有各种各样的高原风,自己也曾在海拔5千多录过暴风雪,可是发现作干净后发现失去了原来那种恶劣环境的质感,所以将同期上的噪音风调整EQ(将低频切一部分,保留中高频。)混搭录制的风雪从而营造出不一样生命的风,既凸显纪实感,又增强真实感,从而带动观赏者身临被暴风雪环绕吞噬的感觉。


在创作上这个片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混音上与音乐的割舍问题,当我第一次听到配乐时很振奋,不仅是因为好听,最主要是好多配乐的点都细腻与准确,因为我自己也一直作配乐所以非常清楚什么情绪点要升与降,神奇先生的好多点和我想象要配的点都非常有共鸣。关于升,比如教练普布在拍照的时候,画面非常震撼险峻的有个登山队员在攀登,那个山似乎都是倾斜的,然而人感觉都是悬空的,虽然只有短短十秒不到,但是神奇先生的配乐很到位,只是用简单几个不和谐音符就把险峻表现出来,最初的粗剪工程同期风雪环境完全有点淹没糊了这几十秒的音乐,只有混音的时候才把这个音乐情绪点提升,使视听更生动起来。混音上也统一风格,没有走院线大片大响度,而是作大动态,就如同这雪山有高峰也有阔地,其实声音波形和同画面一样,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尤其是随着海拔升高,我们在一种静的气氛下更容易专注声音聆听画面。

关于降,我觉得本片的配乐很大气,又有力量。通常是一个片子最升华的时候配乐也是随之升温,但是本片中就是克制了音乐中最美最大气的段,索多登顶的瞬间是神奇先生的音乐是升温扬起来的,但我们讨论很久把它降下来聆听更多同期的声,监制和摄影老师觉得有点煽啊,我也认为藏人那种心态是比较坦然的,并不是说索多没有激动,而是我觉得有个信仰的东西在支撑。记得在北京首映礼,映后有个观众觉得信仰的东西表现的没有那么多,我觉得是因为这观众没有解读到藏文化,没有理解他们对生死观的坦然,当年轻的学员们听到北坡雪崩遇难的消息时,他们都是坦然的,甚至在和伙伴们开玩笑,其实这些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都是和与生俱来的宗教文化是有关系的,都是信仰的力量在支撑,而镜头语言只是没有放大而已。换句通俗话就是低调,所以在索多登顶的时候音乐也需要低调,这就是我所说的降,虽然音乐是用学员们民歌旋律改编的大气磅礴大交响与电子融合乐,在此刻我们应该更多焦点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声音,聆听索多的心声,去解读一个信仰之音。哪怕他的声音被风雪吞噬不清,但我认为那声音是“干净”的。

在夜里冲顶的片段用环境塑造氛围,用了很多不同频率的风去掉高频,混搭着同期的风,让风模糊,刻意产生低频,让夜里的风滤掉雪的声音,派生出一个在大容器被不安情绪环绕包围的效果,营造出夜里万丈深渊的险峻,从而制造出所处环境的所有的空气都是危险的,使人摸不着方向感的情绪画面更立体起来,甚至适当抽离呼吸声,使夜里的片刻的“静”与冲顶前潜伏随时狂风肆虐的“动”造成显明对比,也使登山人的艰难也凸显出来。

从夜到晴天的跨度,都是用风雪在转场,营造紧张气氛。有些细节我们把层次清晰调整,用小细节来辅助渲染情绪,比如在险峻的登山路上遇到过去遇难的尸体,被暴风雪吞噬喘气的声提炼放大出来,营造索多他们在登顶路上的危机感与海拔高度感。


纪录片在声音制作上个人觉得还是得看题材风格,不同题材在处理声音上还是可以去推敲的,比如人物传记它可能会有多次同一话题的采访,甚至为了工业标准,我们都可以去作ADR去补充去不足之处,但比如纪实性更强的题材,灾难、战争、探险等题材,不可能是二次拍摄或录制,所以在声音处理上尽可能的保持原素材的完整与还原至关重要,但往往也因这些题材的局限,总是有想不到的意外,我个人觉得这类纪录片先天就是遗憾的艺术,这就是困难所在,我们挽救的是最大限度的去还原。除此之外,其它的常规纪录片,我都觉得难就难在对声音的在意程度,因为纪录片不像是剧情片还可以作大量ADR,不重视或忽律声音前期,其实后期的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代价更大,如果算一算代价就知道肯定是不明智的,只有声音前期作到位了,后期才能真正发挥效果,去润色它去提升它从而得到质的飞跃。真所谓巧妇难无米之炊,你前期没有足够的素材,后期是无法去提升声音的质。纵观国内的好多纪录片,其实都是人为的难造成的难,事实上并不是去无法完成的一个制作环节。所以我的经验是拍摄之前,先得熟读剧本或大纲,和导演沟通最终片子要呈现什么样的气质,为此要定制声音设计,构思影片的声音风格,然后列出拍摄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补救方案,最后才是根据这些综合信息而选择团队,选择设备。


需要一个重视声音的导演或制片非常重要,当然这还关键得看这个录音师的水平和要求,如果只是单纯的收声没有更多的追求的话,在声音后期介入后就会暴露各种问题,我觉得纪录片在某种意义上比剧情片要求还得高,应该有感觉是在拍胶片得紧张感与兴奋感,且保持极高的灵敏度才行,因为你要感觉每个镜头只有one take,这样才能捕捉到最原始最准确的最完整的声音,要不然像剧情片,觉得数字拍摄拍,可以删除素材重来,要知道纪录片要的就是第一次的警觉性,如同一日之计在于晨,你可以把夕阳的画面借当旭日用,但要知道那画面包含的生命元素声音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的建议是选择合适的团队,或者让他们意识到声音的重要性,这点比你配再高段的设备要重要的多。需要一个非常重视声音的现场制片,因为在拍摄现场他们的协助会让你们的录音工作事半功倍,在某些时候没有他们的工作,录音部门无法去完成好一个嘈杂难控的场景。最后要说的是录音师要多录素材与备份,因为这会给后期的声音部分在创作上会给予更大的空间,去提升整个片子声音质感,我不反对ADR工艺,但纪录片我始终认为同期的就是最好的。


关于《喜马拉雅天梯》,我推荐给观众是因为可以让耳朵聆听世上最高海拔的声音,让我们远离喧嚣与雾霾,在蓝天下可以让自己静心聆听风雪的国度,它的风平浪静与波涛汹涌,可以让我们释放自己,找到自己,让心灵去登一次顶。因为在这过程中需要勇气、信仰还有爱,《喜马拉雅天梯》不但纪录的是那些鲜活年轻的生命力,也关注了当下西藏登山人的境遇,以一种很平淡如水的调调,而没有刻意宣扬那些震撼美景,也许这就是魅力所在。
音频应用

679

积分

6

听众

25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679
发表于 2016-11-26 |
我收藏了,谢谢楼主的分享啊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