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fangwei 发表于 2009-5-12

基本乐谱知识

基本乐谱知识乐谱有哪几种


  乐谱,是一种以印刷或手写制作,用符号来记录音乐的方法。那么你对乐谱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基本乐谱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乐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象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乐谱。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也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

  比如我国优秀的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他从小爱好音乐,勤于学习,既能唱又能演奏,当时当地的乐器样样精通。群众非常喜欢听他的演奏和演唱。他能奏“十番鼓”,“十番锣鼓”,又掌握许多民间唱腔,还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及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和一些优秀的民间唱腔,他所创作演奏的作品,个个是精品,但由于生活所迫,流落街头,成了一个街头流浪艺人,受尽欺凌与压迫,受尽了折磨,刚刚解放就病故了,仅留下了有限的曲目,带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人世,再没人记得这些。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失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遗憾。乐谱实在是保留曲目、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

  乐谱的分类
  我国早在古代就发明了乐谱。记谱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公元九世纪我国唐五代世俗歌舞音乐的琵琶伴奏谱手抄本《敦煌曲谱》、《敦煌卷子谱》,曾经广为流传的《工尺谱》,古琴演奏用的《古琴谱》,锣鼓用的《锣鼓谱》等等,这些古老的乐谱有的还延用至今。现在我们的专业音乐工作者还在研究它们。此外还有现在仍广为应用的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熟悉的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简谱》。以及国际上流行通用的《五线谱》等等。

  总谱

  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

  分谱

  分别记载着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

  大谱表

  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在欧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一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阿雷佐的圭多逐步发展成四根线。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钱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来又成为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13世纪有人使用第五根线,成为五线谱的前身。到了16世纪又有了加线的办法,它更加完备了音高的记载。

  有量记谱法是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的。这种用音符、休止符和记号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的记谱法,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用涂以黑色涂成的,它被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又被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一直使用到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沿用至今。如小节线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号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号取自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号源于纽姆谱,17世纪系统化后用于五线谱。五线谱所用的音符及休止符各有8种。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五线谱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是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才有所推广。在五线谱之外,还存在着各种线谱的体系。除纽姆谱外,在16世纪中意大利和英国就曾使用六线谱及七线谱供管风琴之用。20世纪初,也有人对五线谱进行过改革,并作过种种多线谱的尝试,但都未能普及。

  五线谱的优点
  《简谱》的优点:它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在单旋律的情况下运用还算方便。但是如果是多声部几个音同时出现或者是音域比较宽高低音距离较远以及转调频繁的时候,简谱就不那么方便易读了。

  相反五线谱在这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五线谱在视觉上有明显的表示。比如那些复杂的和声在一个位置上有几个音同时出现如谱例1很容易识别。视觉非常清楚。其次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众多音的形态更是一目了然如谱例2,就好象站在我们面前的一排排的人,哪个人高,哪个人低,而哪些人胖,哪些人瘦,都是很明显的,一眼望去很容易辨认。因此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五线谱。

  我们国家的专业音乐工作者,也都采用五线谱,连民族音乐领域也逐渐过渡到五线谱上来与国际接轨。在音乐的领域里不管你是哪国人,只要拿起同一张五线谱,大家唱出的都是同一个调子。可以说五线谱是无国界的,是音乐中的“世界语”。这就是五线谱的优点,要想进入音乐的世界里,我们必须首先学会五线谱,它是我们跨入音乐大门的桥梁。

focusrite 发表于 2009-5-15

简谱介绍及分类



  简谱的定义:简谱就是以 1、2、3、4、5、6、7七个音符、休止O,以及一些其他记号,表示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的记谱法。下面来了解下简谱及其分类吧。



  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科谱,系指数字简谱。

  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简谱的分类:

  数字简谱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记载入史册。18世纪时法国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因当时他写《忏悔录》一书,反而名声大增。人一出名,书也出名,《音乐新符号建议书》也被人重视了。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在1882年这种记谱法传入日本,1904年再由沈心工等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字母简谱

  关于字母简谱,主要为美英等国所通用。其中如H.C.格洛弗首创,J.柯温完成的可动唱名法。它以d、r、m、f、s、l、t,7个字母作为基本音符,其中除第7音读作ti外,其余各音与数字简谱的读音一样。有关半音的记法:遇升高时一律加e,降低时一律加a,高八度在右上角标1,低八度在右下角标1。其时值及节拍则以纵线表示强拍,双点表示弱拍;横线表示延长,单点表示数音连结成一拍。

raiju 发表于 2009-6-9

音乐有两大类别:一类是用乐器演奏的器乐,一类是用人声演唱的声乐,如果以这种类别为准,乐谱可分为器乐谱和声乐谱。

   同一首音乐作品,是可以用不同的记谱法来记录它的,有的人喜欢用五线谱,有的人喜欢用简谱,有的人喜欢用其它的谱,因习惯、使用目的等等而异。如果以所用记谱方法为准,乐谱就可分为五线谱、简谱、工尺谱、文字谱、六弦谱等等。有的人一看到用五线谱记录的谱子就将它叫做钢琴谱,一看到用简谱记录的谱子就将它叫作歌谱,错了,钢琴谱固然多数用五线谱来记录,可是歌曲也有用五线谱记录的呀。中国多数人习惯用简谱来记录歌曲,但用简谱记录器乐曲也比比皆是的呢。

   无论是器乐或声乐,演奏或演唱都有不同的形式,有合奏(唱)、小合奏(唱)、齐奏(唱)、重奏(唱)、独奏(唱)等,所以,如果以这种形式为准,当然就有相应的乐谱名称了,如合奏(唱)谱、重奏(唱)谱、独奏(唱)谱等

      乐谱还可以按声部的多少来划分。合奏(唱)或重奏(唱)的音乐,都有两个以上的声部,如果乐谱上面记录的是所有的声部,就叫总谱,如果只是其中的一个声部,就叫分谱。

   无论是西洋乐器或中国民族乐器,都有许多的品种,钢琴、小提琴,二胡、琵琶、笛子……林林总总。如果以供什么乐器演奏来划分,就有钢琴谱、小提琴谱、电子琴谱、吉他谱、二胡谱、笛子谱等等。

      那么,常用的词语“琴谱”是什么乐器的演奏谱?是不是一定指钢琴谱或古琴谱?笔者认为,“琴谱”是一个使用很灵活的词,它的确切含义取决于用这个词时的语言环境和活动。对于正在上钢琴课或练习钢琴的人来说,“琴谱”当然是指“钢琴谱”了。但现实生活中也常常有人以“琴谱”来泛指其它器乐的谱。例如,有位吹笛子的演奏员匆匆赶去排练,一坐定下来就说:“糟糕,我忘记带琴谱了”,这时的“琴谱”当然就是指“笛子谱”。

   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在咱们中国,“琴”的原义是指古琴,但后来“琴”的词义在语言的发展中范围扩大,不单指"古琴",也泛指一切乐器。古人提倡读书人都要学“琴棋书画”,这琴字并非单指古琴,也指其它乐器甚至扩大到音乐。

    乐谱还可以用其它的标准来划分,以上仅是举例而已。

    音乐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听听唱歌,哼哼曲调,几乎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自从出现记谱法以来,人类所积累下来的乐谱可谓汗牛充楝。当咱们要将它部分整理介绍出来的时候,必须有个统一的标准,否则就会杂乱无章,丈二和尚,让人摸不着头脑。

Edirol 发表于 2009-6-21

普遍的民族乐器用简谱多点,西洋乐器用五线谱多点,想学bai习音乐方面的最好都懂点吧.
分类方式一:
1、中国古代就有“宫,商,角(jue),徵(zhi),羽”五音,对应简谱中的1 2 3 5 6,是乐谱的基本音符,在谱曲时古曲用这五个音。在谱曲时是以它们其中的一音定调,只有在乐曲中才会体现音节,几分音符和音的长短。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就是这样谱曲的,整首歌里没47两音出现,是传统民歌。
2、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宗教歌曲。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J·J·卢梭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因此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得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体制,已基本通行于各个国家,在学校里已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3、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种方法。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和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一线、上加第一间,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一间等,各代表一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中音谱号,又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五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三种用 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
五线谱一般分类为:
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
分谱:分别记载着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
大谱表: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在欧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一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阿雷佐的圭多逐步发展成四根线。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钱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来又成为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13世纪有人使用第五根线,成为五线谱的前身。到了16世纪又有了加线的办法,它更加完备了音高的记载。
有量记谱法是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的。这种用音符、休止符和记号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的记谱法,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用涂以黑色涂成的,它被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又被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一直使用到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沿用至今。如小节线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号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号取自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号源于纽姆谱,17世纪系统化后用于五线谱。五线谱所用的音符及休止符各有8种。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五线谱在中周逐步流传和使用,是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才有所推广。在五线谱之外,还存在着各种线谱的体系。除纽姆谱外,在16世纪中意大利和英国就曾使用六线谱及七线谱(供管风琴之用)。20世纪初,也有人对五线谱进行过改革,并作过种种多线谱的尝试,但都未能普及。
分类方式二:
较有针对性的记录不同种类乐器的演奏方法的乐谱,如:钢琴谱、吉他谱、古筝谱等!

kinetics 发表于 2009-7-6

乐谱的种类如此之多,你都见过吗?

乐谱的种类如此之多,你都见过吗?

古今中外乐谱的种类很多,大致有字母谱、文字谱、符号谱、 音节谱、时值谱、点子谱、图谱、手法谱、数字谱、线 谱、简谱、标图谱、 电子音乐图表谱等。下面我们就大体列列举几种。

1.五线谱

五线谱 (Musical Notation)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

贝多芬手稿




2.简谱

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



3.工尺谱

工尺谱是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工尺谱是中国传统的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它与许多重要的民族乐器的指法和宫调系统紧密联系,在中国古代跟近代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应用广泛。



4.减字谱

减字谱又称指法谱,中国汉族古琴常用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减字谱”。


5.古琴文字谱

古琴谱最早是用文字来记录的,也就是文字谱。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减化,发展成为减字谱。



6.井间谱

井间谱是韩国最具特色的乐谱,产生于朝鲜时代初期.它之所以被称作井间谱,是因为它由很多的小方格构成,就像是由'井'这个汉字连接、延伸而形成的.井间谱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有量乐谱(Mensural Notation).与西方的五线谱不同,东方的许多乐谱大多只注重对音高的记录,而往往忽略了音的时值和节奏.与此相反,井间谱用井间的多少来表示音的长短,并在井间里写上律名以表示音高,从而解决了以往乐谱中以音高为记载主体的缺陷.


7.BD谱

十孔

8.六线谱

六线谱世界上通用的一种专为吉他设计的记谱方法,它的基本结构是由六根间隔相等的线组成,六根线分别代表吉他上的六根弦,最下面的一条线,代表吉他的第六根弦。


9.方格谱

在中国,最初在放个中记录音乐的乐谱是14世纪初中国元代的余载的方格乐谱,称之为音图,并制成了韶舞九成乐补。乐谱的书写方式是每行自下而上,自右向左。方格谱的各间记谱法是1行分12间,由下而上记录十二律吕的音名并标记每格的音高。自右而左将歌词填入与音律相对应的方格中,依照旋律唱出歌词。

元代余载方格谱


10. 简五谱

这种乐谱比较新,伴随电脑时代的产生而产生,是一种合成乐谱,本质是五线谱,再用简谱做标记。





11.十五世纪的四线谱



12.尺八谱





13.曲线谱

《玉音法事》是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道教音乐之声乐谱集,大约问世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5年)。 该书分上、中、下三卷,卷上和卷中载赞词及其曲谱,卷下载斋醮法事及赞词。《玉音法事》上卷、中卷所载声赞使用的谱式非常独特,它既不是古琴所用的减字谱,也不是琵琶用的工尺谱,而是一种形似曲线婉蜒之状的曲线谱,亦称曲折谱,或步虚谱,是一种源远流长、传播广远的中国古老的乐谱形式,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道教音乐有密切关系。其初始至迟可追溯到汉代,《汉书.艺文志》所载二十八家歌诗篇目中即有声曲折之名。

《玉音法事》共辑道曲五十首,现收入于《正统道藏》第三百三十三册。由于时代久远,且曲谱晦涩深奥,至今《玉音法事》所用之乐谱无人能识,还是一部有待破译的天书。




14.藏族乐谱“央移”

在西藏喇嘛教中,为了使唱诵经书的音调便于流传,十四世纪,经布敦(公元1290—1364)和他的弟子宗喀巴(公元1357—1419)多年的研制,创作了一种记录音调的符号,藏语称它为“央移”。“央移”乐谱是一种初级的、不甚完备的乐谱,它是用曲线的形式将声音的高低形象化地记录下来。由于它只能记录声音进行的方向和大致的音高,所以在乐谱的基础上,再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做为辅助,以弥补记谱的不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本乐谱知识